第268章 曾國大墓
作者:偉大的主      更新:2021-04-20 16:08      字數:2735
  我看了看手表,發現此時是下午的三點,距離刀疤臉失蹤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在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裏,我們所有人也是在這條墓道裏麵一籌莫展。

  別說在這條墓道裏麵找尋刀疤臉的下落,自從刀疤臉失蹤以後,我們連他的影子都沒見著。

  襲擊刀疤臉的生物,我們也沒有發現。

  隻知道我們所有人跟著張天道的腳步,一直往這條墓道的深處大概走了五十米的距離之後,他告訴我們有關於紅磷的信息。

  我們都摸著脖子側耳聆聽他的講述!

  據史書記載,紅磷跟朱砂,水銀這兩種常見的物質,在曆朝曆代的古墓中被普遍采用,其作用是用於保護古墓不被腐朽。

  在這三種防腐的物質中,以朱砂被古墓葬采用防腐最多。朱砂盛行於西周,還有春秋以及戰國三個朝代。

  西周古墓用於朱砂保護比較少,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會比較多。朱砂在古代封建社會王朝時期,是奢侈品,貧窮的老百姓死後是無法享有的,隻有王公貴族死後的墓葬中才會出現。

  春秋戰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中原諸侯在那個時期相繼裂土稱霸,周朝的統治地位,在公元前七百七十年,自平王東遷以後,號令群雄的時代,一去不複返。

  落難的天子不如候,一些強大的諸侯國淩駕於周天子之上,周王室的統治日益衰弱。

  很多諸侯王死後,修造的陵墓規格比周天子還要高。其陵墓的奢侈豪華程度,令人歎為觀止。

  紅磷作為墓葬防腐的代表,被中原各路諸侯普遍在其陵墓裏采用。

  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即便是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如果生前沒有堆積如山的財富,死後的陵墓絕對不會用紅磷這種奢侈品。

  眾首周知,春秋戰國時期的王公貴族墓,基本上都是以山為陵,以陵為寢修建。後人把這種古墓叫土墩墓。

  顧名思義,這種古墓是埋在土裏的,采用封土的方式填埋。

  一些王公的墓葬大小,甚至堪比一座小山包,讓後人辨別不出這是古墓還是山頭。

  張天道告訴我們,紅磷用於保護古墓出現的年代,僅限於春秋跟戰國這兩個朝代時期,常見的王公貴族墓裏麵就會出現。

  他倒鬥幾十年,下過無數的春秋戰國古墓,可是從來沒有在哪座古墓中見到的紅磷要比斯特列這座古墓多。

  這些古墓出現的紅磷太少了,跟斯特列王陵的這條墓道出現的紅磷比起來,那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天下,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斯特列王陵這座古墓,無論是古墓的大小,極其豪華奢侈程度,和紅磷的使用,都要比他曾經盜過的春秋戰國古墓多無數倍。

  說到這裏,他告訴我們,除了斯特列這座古墓,隻有一座春秋大墓裏出現的紅磷令他刮目相看。

  無論是從這座春秋大墓的豪華程度,還是墓中出現防腐物質的紅磷,都是屈指一數的。

  這座春秋大墓的主人是曾國的一名國君,至於是什麽朝代的,春秋什麽時期下葬的。在這座曾國國君的墓中並沒有詳細的記載。

  張天道發現這座曾國國君大墓,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當時他還比較年輕,這座曾國國君大墓在他老家山西太原市境內。

  發現這座大墓的人,並不是他,而是一個叫王瞎子的盜墓賊。

  二十多年前,王瞎子就是太原市有名的盜墓賊,其倒鬥的豐富經驗,要比張天道還要厲害。並且王瞎子要比張天道的年紀大二十多歲,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父輩。

  王瞎子發現這座曾國國君大墓,是在一個陰雨天氣,古墓出土的位置,在一片南山的腳下,一個比較空曠沒有一絲雜草的地方。當時王瞎子這一天去了南山腳下的這片空地上踩點,在這片土地之下鏟出幾塊玉佩。

  當時王瞎子喜出望外,猜測這片土地之下必定埋有大墓,於是糾集了一大批盜墓賊來到南山腳下,實施對這片土地之下的古墓進行盜掘。

  張天道回憶,那個時候,他也在隊伍裏,加上王瞎子,他們一共有九個人。

  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盜墓工具,在這片土地上挖出一個直通古墓下方的盜洞之後,於是所有人浩浩蕩蕩的進了這座古墓。

  起初,張天道以為南山腳下這片空地土地之下的古墓,隻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古墓。

  哪曾想到,這座古墓非但不是一座普通的古墓,而是春秋時期曾國國君墓。

  張天道跟王瞎子他們九個人用洛陽鏟打穿了這座曾國國君墓道之後,於是進入到了這座曾國國君埋葬棺材的主墓室當中。

  此時他們一行九個人不知道這座古墓裏麵危險重重,一場暗處的殺機在等待著他們。

  據張天道說,二十多年前,他真的很後悔進入這座曾國國君墓裏,要不是為了該死的錢財,差點把自己的小命都搭進去。

  事實上,他想到這件事情,非常的後怕。哪怕這件事情過去二十多年,他一樣沒有忘記,甚至根深蒂固。

  他們一行九個人進入這座曾國國君墓裏,隻有一個人活著從這座古墓裏麵出來,而這個人就是他自己。連有著豐富經驗倒鬥的王瞎子也死在這座墓中,永遠沒有活著出來。

  張天道能夠大難不死的從這座古墓裏麵走出,還是王瞎子在臨死之前,救了他一把。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他們一行九個人從墓道裏麵,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曾國國君埋葬棺材的古墓室中。

  大概幾百個平方,這座曾國國君墓不是很大,但是卻分很多的耳室。

  王瞎子他們一等人,光是在這座曾國國君的主墓室中,就發現了三個東耳室,兩個西耳室,以及五個側室。

  在古墓室的正中心,有一個中室,在中室的左右兩邊,他們分別發現了幾個壁龕,還有幾個殉葬坑。

  壁龕中放置了很多的春秋時期曾國時期使用的刀幣【春秋時期的刀幣就是貨幣,也就是錢的意思】。幾個壁龕也就兩三來個平方,但是在兩三來個平方麵積的壁龕中,卻出土了幾十萬張刀幣。

  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王瞎子跟張天道他們九個人發現這些刀幣之後,笑逐顏開。然而這還不是令他們感到驚訝的,在這座曾國國君的殉葬坑裏,他們還發現很多殉人,殉人總計高達三十幾人。

  在這三十幾人之中,有老人,也有婦女,更多的是一些年輕貌美的女子。

  這些貌美如花的女子,年紀尚不足二十歲,便被這位曾國國君作為自己的殉葬品,埋進了他的陵墓當中。

  除此之外,王瞎子他們不僅發現了壁龕裏麵出土無數的刀幣之外,還在這幾個耳室中,發現了一些青銅器,禮器,陶器,金銀器,玉器等不計其數。

  更為難得的是,王瞎子還在一個小型的側室裏麵,發現了一套完整的編鍾還有玉戈。

  玉戈不大,有十幾副,王瞎子二話不說,拿起背包就將這些玉戈全部裝進自己的背包裏。

  至於編鍾因為體型太過於龐大,雖然價值連城,但是無法從這座古墓裏麵運出去。

  因為王瞎子知道,盜洞太小,編鍾的體型根本無法容納,他沒有這個能力,將這些價值連城的編鍾全部帶出這座古墓。

  於是他吩咐幾個手下,連打帶砸,將這些出土的編鍾全部打爛。

  他覺得,既然自己帶不走,得不到的東西,自然不能便宜其他的盜墓賊。

  所以,他在得到玉戈之後,毅然將這些編鍾全部銷毀,雖然他有些肉疼,但是卻不得不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