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塵埃的歲月
作者:偉大的主      更新:2021-01-23 07:05      字數:2209
  絕大部分的盜墓賊在進入法老的陵墓,即古埃及金字塔,很多都難以活著從古墓中爬出。

  要知道,古埃及法老們生存的年代,雖然是距今四千多前的商朝早期,落後的印度古埃及是十分貧窮的,土地的貧瘠,在加上天氣一年四季都是熱天,人口的稀少,印度古埃及普及的百姓生活水平,要比中原落後數十倍不止。

  按道理來說,印度古埃及國家如此貧窮,為什麽在現代有考古學家卻發現這些法老們的陵墓,哪怕是歲月過去四千多年,無數風吹日曬,他們的陵墓,依舊修造的如此豪華,穩穩的屹立在古埃及的國土上。

  那這些又該如何解釋?

  難不成一個國家越貧窮,國家的首腦就越有錢?死後不惜花下無數財富,寧願耗空國庫,也要在自己死後修造如此豪華的陵墓。

  要知道四千多年前,可是商朝早期,即公元四千三百年前,商朝元年,夏朝滅亡,夏朝的最後一個統治者夏樂成了亡國之君。

  當年可是群雄逐鹿的年代,秦皇還未出世,天下並沒有實行君主的統治。一些強國政策,根本沒有發明,是後來的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興起的。

  商朝是一個封建社會奴隸製王朝,第一代君主商湯,即子湯,公元前一千六百七十年到公元一千五百八十七年,在位時年十三年。

  在商元年,距今四千多年前,其實古人對於死後的歸宿,有修造過陵墓。雖然以前的古人,社會條件落後,無論是從經濟,還是條件,都是比較具有講究的。

  以前的古人事死如事生,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是出生高貴,還是貧賤,死後就算進入了黃土,也是可以享有生前應有的東西。

  墓主人會把生前用過的東西,全部帶進自己的陵墓,這樣他們就算進入了陰間,一樣可以在地下世界,做著同樣的事情。

  四千多年前的古人,非常信奉神靈,他們認為人死之後,也跟大自然的法則一樣,塵歸塵,土歸土,有生老就有病死,有人出生,便會有人死亡。

  於是根據這種迷信的思想,四千多年前的古人,便會在自己死後修造陵墓,作為自己的最後歸宿。

  以印度古埃及出現在地球上最早的一批金字塔古墓開始,在古墓出現以後,於是便有了盜墓賊為了發大財盜掘古墓的事情出現,古代的工匠修造古墓,而盜墓賊則是破壞古墓。

  所謂的盜墓賊就是一群土夫子,吃的是死人飯,靠著進入古墓翻找棺材,以及賤賣墓主人的陪葬品發財。

  印度古埃及法老們的陵墓是最早的一批古墓,雖然修造在地麵上如同金字塔,非常的顯眼,但卻不是那麽容易盜掘的。而且古埃及法老們的陵墓,也是有分層次等級的,就好比古代的帝皇將相,按照不同的官職來掌權。

  古埃及的法老生前的地位和權力,就決定了他死後所能享有的陵墓等級,假如這個法老生前掌管一方的土地非常遼闊,軍隊眾多,且這方土地被法老管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很繁榮,那麽這個法老在生前的地位絕對是很卓絕的。而這個法老生存的年代,也會是在和平的年代裏,國家強盛了,自然國力也是不虛的。

  在這個法老死後,他的陵墓定然修造的很豪華,以及他陵墓中的陪葬品會異常之多,反之,如果這個法老在生前沒什麽權力,或者是一方土地的傀儡,那麽這個法老生存的年代隻有兩個可能。

  第一種,這個法老是這個朝代最後一個統治者,也是最後的亡國之君。

  第二種,也許這個法老生存的年代,不僅是這個朝代的亡國之際,更是在一個軍閥混戰的年代裏。

  在這個法老死後,因為國家受到其他敵國的攻伐,導致國破,而他自己本人也因為亡國,最後自殺身亡,短短的前半生,得不到最後的善終。

  在他死後,可能是因為亡了國的關係,所以敵國的將領於是就把這個亡國之君草草的埋了。這個亡國之君雖然是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但戰敗跟階下囚其實是沒什麽兩樣的。無論生前有著怎樣的地位和權力,淪為敵國的階下囚,就是別人的奴隸,活的連狗都不如,自殺是最後的尊嚴。

  或許他的陵墓在荒郊野外,也許是在某個陰溝裏。死了沒有豪華的陵墓,敵國也不會花錢去給一個戰敗的敵國統治者去修造,那樣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再說了,一個死了的人,是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所以敵國一般選擇直接將亡國之君當成是一條阿貓阿狗,隨意的找一塊地方掩埋,死後沒有墳包,就連一塊像樣的墓碑都沒有。

  在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後,他的陵墓被盜墓賊盜掘,卻沒有想到,看似一塊不起眼的墳墓,竟然是一國之君的墓地,墳墓裏頭隻有一棺一屍,和一塊簡單的墓誌銘記載著墓主人的一生,根據墓誌銘上麵刻有的文字記載著,這個國君最後因為亡國的關係,導致他兵敗自殺死於宮城。

  在他死後,敵國的將領將他死後的屍體,隨便找一個荒郊野嶺的土地裏掩埋。

  難怪據現有的考古學家對曆朝曆代的古墓產生了質疑,在對過去古人的陵墓發掘中,諸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天子,諸侯王的墓地,一些大型的古墓裏頭,雖然古墓的麵積十分龐大,有墓主人的棺槨,在墓中還發現了許許多多的殉葬者,但在墓中卻唯獨沒有發現值錢的隨葬品,誓如金銀玉器,絲織品,戰馬寶劍等等。

  要知道,古人生活的年代是在社會封建王朝,上至皇帝老兒,下至貧民百姓。如此規模龐大的陵墓,隻有天子,諸侯王,一些王公貴族才能享有的,貧民百姓是不可能享有。

  古代的封建社會王朝,尤其是春秋戰國之前,奴隸製社會王朝統治的年代異常繁榮,而印度的古埃及就是封建奴隸製統治的王朝。

  法老是整個國家的首腦,其次就是王公貴族,最後是士族,其次就是貧民百姓。印度古埃及法老統治的年代,王公貴族是整個國家的錢和糧的兩個命脈。

  這兩種,隨便少了其中的一種都會讓整個國家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