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過去的不可能在回來
作者:偉大的主      更新:2021-01-23 07:04      字數:2149
  李美嬌看著心愛之人王秀才死在自己的麵前,心突然撅起一股劇痛,這種感覺好像一塊石頭被一分為二,她快速的跑到王秀才的屍體前,蹲下身子,伸手撫摸著他的臉頰,眼眶中湧起一股股淚水,一滴一滴的掉落在王秀才的額頭上,“你···你怎麽這麽傻?為了我,竟然連命都可以不要,曾經我看錯了你,過去我在看錯了你,直到現在我還是看錯了你。”

  “過去你跟我說過,那個我們相識過的地方,就是我們相愛的起點,過去我們坐在那個位置,那裏就是我們坐過的地方,你說你會陪我到老的,在我還沒有徹底老去之前,你怎麽現行離去···”

  趙無霸巴不然的王秀才早點死,那樣就沒有人跟他搶李美嬌,眼下王秀才因為幾句話,就氣的撞死,他想著,這小子也算是有點自知之明,也省的自己下手將他斬草除根。

  “美嬌,這個窮書生已經死了,他的靈魂已經被老天爺收走了,你就不要在傷心了,日後我娶了你,一定會比這個窮書生更愛你百倍,千倍的。”趙無霸站在李美嬌的身後,拍著胸膛對她保證道。

  論吹牛,他從來沒有服過誰,隻服他自己。他想著,王秀才已經死了,他還活著,就算李美嬌非常深愛王秀才,畢竟人都死了,也就沒有什麽愛可言。

  他堅信,隻要自己用行動去證明,他是愛她的,如果她能感受得到,那麽她一定會接受自己的愛。

  趙無霸打定主意,說做就做,在王秀才死後,按照李美嬌對王秀才的重視,給他死後的陵墓,以從一品官員的葬禮下葬。

  做完這些之後,李美嬌才答應嫁給她。雖然李美嬌答應嫁給了趙無霸,但是當天夜裏,卻並沒有跟趙無霸入洞房。

  趙無霸當時問她,李美嬌,你已經都是我的妻子,為什麽不肯跟我行夫妻之事,難道守身如玉是為了那死去的王秀才嗎?

  李美嬌搖了搖頭對他說,自己不肯跟他行夫妻之事,並不是因為王秀才,而是自己還沒有想好,他愛的人剛死去,屍骨未寒,自己還不能做出對不起他的事情出來,那樣他在九泉之下,也得不到安寧。

  趙無霸信以為真,於是讓她想清楚,古代的女人都是低賤品,都是嫁夫隨夫的,嫁雞隨雞的,王秀才已經死了,讓她能夠看開點。

  “你還年輕,還有大好的青春年華,沒有必要把自己的青春浪費在一個死人的身上,日後你會遇到更好的。”趙無霸說出這樣的話,是希望李美嬌能夠明白,忘記過去,重頭再來。

  他本想著說自己就是你日後遇到的更好的男人,但是他不敢這樣說,怕李美嬌心裏壓力太大,於是就讓她自己慢慢去想。

  你還別說,李美嬌這一想就是三年,在這三年來,李美嬌因為懷念自己跟王秀才在一起相愛的點點滴滴,每天都要以淚洗麵。她深知,王秀才已經死了,而且死了三年,她試著在腦海中將王秀才忘掉,但是她越忘就越想,甚至想的在夜裏睡覺的時候都睡不著。

  每天茶不思,飯不想,沒過多久,她就憂鬱成疾。病的最嚴重的時候,已經不能兩腿下床走路,而且每天經常的流淚,導致她的雙眼患有眼疾,白天有陽光不能出門,看人需要用著扇子擋住臉,從扇子的縫隙中觀看。

  在她患有重病的時候,趙無霸經常在床前照顧她,這三年來,趙無霸因為試著讓李美嬌喜歡上自己,不斷的改變自己,把以前的老毛病全都改了,目的就是為了證明給自己心愛的女人看。

  在此一年前,趙無霸還做了一件善事,故事的起因在河南開封南邊一帶,公元929年,即北宋初三年,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滅荊南,武平,後周,建立宋朝還沒有三年的時間,河南開封一帶因為鬧了饑荒,餓死了很多的老百姓。

  當地有很多的官員上書給皇帝趙匡胤,書中的內容寫道,開封一帶因為鬧饑荒,百姓因為無糧可吃,於是流離失所,關中一帶,更是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當地糧倉無糧,達官貴人有糧不放倉,造成了許許多多的難民湧向官府,問官府要糧。官府不給,這些難民於是就聚集在官府門口不走。

  官府為難,於是請求上書給朝廷處理這件事情。這一年,是公元929年,北宋初三年,趙匡胤當皇帝還沒有三年,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這著實有些讓趙匡胤難辦。

  他深知,北宋建國才三年,國庫空虛,糧倉更是少的可憐,幾年前,因為滅荊南,武平,後周,軍隊死傷慘重,還吃了不少糧餉,本來這幾年因為老天不下雨,導致了旱災,顆粒無收,年年各地的文武百官呈貢的糧食,少的一批,連軍隊裏麵的人都吃不飽,怎麽還有心情去處理難民的事情。

  趙匡胤本來就是九五至尊,這種小事,他覺得用軍隊去鎮壓這些難民,叫他們滾回老家,有敢不從者,格殺勿論!

  他這話剛一開口,有朝中的大臣卻反對趙匡胤的看法,他告訴趙匡胤,說這些難民千萬不能用軍隊去鎮壓,他們都是宋國的百姓,百姓就是我們宋國建國的根本,有百姓的支持,宋朝在將來的成就也會蒸蒸日上。

  相反之,如果宋國的軍隊去鎮壓宋國的百姓,無疑是自己的臉打自己的臉,這些難民是家中無糧,才會鬧事,隻要我們給了這些百姓糧餉,他們就不會鬧事。至於用軍隊鎮壓這種方法,顯然是不可取的。

  本來這幾年宋朝就鬧饑荒,軍隊的人數有限,一旦各地的百姓因此為理由,紛紛鬧事,那宋國肯定會大亂,搞不好會有起義軍謀反。

  趙匡胤聽到這位大臣的話,覺得他說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就問他這件事情該怎麽處理。

  大臣說想要處理難民的事情,這件事情很簡單,解鈴人還需係鈴人,隻要在民間花點錢,從達官貴族的手中買回糧食就行了,然後再吩咐一隊士兵將這批糧食運送到開封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