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元朝古墓的規則
作者:偉大的主      更新:2020-05-10 16:29      字數:2800
  還好當時我聽到他的聲音,要不然這槍一走火,後果將不堪設想。

  我見九胖連一聲招呼都不打,就鬼祟祟的進入這座古墓,於是我疑惑的問他,“九胖,你不是在上麵嗎?怎麽下來了,又怎麽知道我會在這裏?”

  九胖嘿嘿一笑的望著我,“鐵三下,整個獅頭嶺就屁大點的地方,你剛才去巡查四周的情況,想必走不了多遠,頂多就是到這片獅頭嶺的深處就沒有路可走,你從來都沒有經過弘吉剌大山脈,根本不清楚這座山的地形,今天我們才剛來的第一個地方就是這片桃園,我想,以你的性格,應該會來瓦房看這兩具棺材。白天的時候,我見你一臉興奮的盯著這兩具棺材,就好像是把這兩具棺材看成是自家媳婦一樣,這麽重,你竟然也搬得動?”

  “什麽棺材?我有搬過棺材嗎?”九胖問起搬棺材的事情,我有些聽不明白。

  九胖見我不承認,當下就伸出兩根手指頭在我麵前晃了幾下,“你腦子沒被古墓中的鬼東西嚇傻吧!這個古墓的上方盜洞有兩具棺材,今天下午我們所有人都知道,那兩具棺材還是完好無損的擺放在一起,要不是我今天早晨見你離開隊伍那麽久,來這裏找你,我也沒有想到,瓦房的下麵竟然隱藏著一座古墓,而你一個人就可以將這兩具棺材搬開,下到這個古墓室裏頭,要不是眼見為實,我真的不敢相信鐵三下,你竟然可以做到如此牛bi。你一個盜墓的菜雞,竟然第一天就找到一座古墓,實在是太厲害了!”

  “九胖,你都沒有親眼見到我搬過這兩具棺材,我哪有這麽大的力氣,幾個小時前,我在獅頭嶺附近周圍巡查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瓦房裏麵的兩具棺材被人移動過,走進一看,不僅棺材被人移動過,而且棺材的下麵出現了一個盜洞,當時我就有些好奇,然後進入這個盜洞,才發現裏麵有一座春秋戰國時期士族三線缺口墓。”

  我拋開這個話題,對九胖表明了盜洞上方的那兩具棺材不是我搬開的,我根本就沒這麽大的力氣。

  “嘶!怎麽可能,我進入這座古墓隻發現你一個人,不是你搬開的這兩具棺材,還又會是誰。”九胖聽到我的解釋,於是難以置信的望著我。

  看著我如同看著一個傻子。

  他覺得他跟我說了這麽多,應該會承認,可是我不但不承認,還想著對他撒謊。

  整座古墓就我一個人,不是我,難道會是鬼不成?

  我無奈道,“九胖,我知道你也不傻,但是我剛才對你說的話都是真實的,沒有必要去騙你,不僅這兩具棺材不是我搬開的,而且是另有其人,當時你沒有在場,根本就沒看見事發的經過,當時我發現這兩具搬動之前,就在獅頭嶺的桃園發現了一個黑影,當時的這個黑影行動非常快,隻是一眨眼的時間,我回頭一看就消失不見了,之後這個古墓上方盜洞的那兩具棺材在短短的幾秒鍾內,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被人搬開,也不知道搬開那兩具棺材的到底是何人!”

  “不是你幹的,難道除了我們這些人上了弘吉剌大山脈,還有其他人?”見我說的那麽肯定,九胖當下有些不淡定了。

  他之前就以為我能進入這座古墓室,這些事情都是我幹的,但是當他見我一臉肯定的說不是我幹的,於是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他低頭啞然的問我,“鐵三下,你說的這些可都是真的,你真的看見那個黑影在短短的幾秒鍾就搬開了那兩具棺材?”

  不是我說的話吹牛,按照他的想法,一具棺材少說也有幾百斤,兩具的話約莫上千斤,兩具棺材的重量足足的可以將一頭成年野豬壓死,想要在短短幾秒鍾之內,憑借著人力,需要五個成年大漢費盡一番苦力才能勉強搬開。

  如果是一個人的話,絕對是辦不到的。

  我點了點頭,“九胖,當時我沒有看見他搬動那兩具棺材,隻知道一個黑影在我身後一閃而過,幾秒鍾之內,那兩具棺材就被人移開了,想必這個出現的黑影應該或許是為了古墓而來的,如果他當時想要對我不利,我早就被他宰了。正因為如此,我這才敢一個人下這座古墓。”

  “嗯,鐵三下,沒想到你膽兒挺肥的哈,一個人在碰見這麽危險的事情,也敢下墓,怎麽就不叫上我們大家一起。九胖問我。

  我道,“當時我也沒有想太多,以為這個盜洞裏麵沒有古墓,可是,下到這個盜洞深處之後,我才發現這個盜洞原來是有一座小墓,規格雖不是很大,但卻也是春秋戰國士族的墓地。”

  “嗯?士族墓地,我怎麽感覺有點不像,鐵三下,你不要妄下推斷,三線缺口墓可不隻是春秋戰國年代的時候才有的,蒙古元朝也有這種古墓。”九胖見我說眼下的這個古墓是春秋戰國士族墓地的時候,他抬頭看了看這間古墓室的整體建造結構,發現這個古墓室高達十多米,三角形組成的瓊樓頂古墓,古墓的外觀很單一,統一都是用著重達幾噸的塞石封閉著整個古墓室的外表,這完全符合當年蒙古元朝,一些達官貴族死後,修建的陵墓。

  眾首周知,在元朝時期,整個中原大地,都是蒙古人的天下,元朝雖然隻統治中原才不過短短三四百年的時間,但是元朝的一些大汗墓,達官貴族等古墓,要跟唐宋時期的古墓不一樣的,而唐宋時期的古墓在跟漢朝古墓對比又是不一樣,漢朝古墓,盛行厚葬,其中最流行的莫屬土葬,漢朝的古墓埋在地下深達幾十米的地方,待古墓修建完好之時,又會在古墓上方進行封土,將而這個封土的意思就是封土堆,在漢代也叫寶鼎,如同一個巨大橢圓形的雞蛋,古墓越大,其陵墓中的陪葬品也就越多,這座古墓主人在生前也就更高貴。

  除此之外,漢代因為盛產金銀玉器,所以,在曆朝曆代的漢墓中,凡是生前有些地位的漢朝達官貴族,死後的陵墓裏便會陪葬這些東西。

  尤其是天子,諸侯王之類的,他們的陵墓裏頭,堆積如山。但是這種有至高無上權貴的人,死後的陵墓肯定非常龐大,埋在地下深處上百米,如果盜墓賊想要挖掘,絕非易事。

  漢朝古墓一直都是盛行厚葬,陪葬品居多,但是唐宋時期的古墓裏麵陪葬品就比較單一,廉價,尤其是宋朝古墓,如果不是皇親國戚之類的人物,死後是得不到厚葬的,就算是建造古墓的古墓主人在生前有權有勢,可當時宋朝進行了古墓的改革。

  當時宋朝的古墓跟漢朝的古墓有著天朗之別,漢朝盛行厚葬,陪葬品大多數都是跟著古墓主人的屍體埋進土裏,古墓沒有墓誌銘,也沒有任何的比如說古墓室,地下宮殿。

  有的隻是在建造古墓的過程中,工匠在整個古墓裏挖出的墓道口。陪葬品和死人都是堆積在一起的,沒有任何區分,土一填,漢朝的古墓上方就會出現一座高達幾十米的小山。

  而唐宋時期的古墓,就比較的有講究,漢朝盛行厚葬,棺材,陪葬品是跟土埋在一起的。唐宋時期的古墓,盛行的是禮葬,陪葬品不是很豐富,但是對於死後卻極為的看重。

  在曆代宋朝的古墓中,古墓的外圍會有設置好的宮牆,墓道,主道,以及地下的宮殿,宋朝古墓基本沒有什麽封土堆,隻有一個地下宮殿,並且宋朝古墓的地下宮殿,全都是用著一些青磚鋪砌而成的,修建在平坦的地下,可不想漢墓一樣,堆積在表麵上那麽顯眼,宋朝的古墓,如果不懂盜墓的人,是根本看不出來哪塊平坦的地表皮下會有古墓的

  所以,漢朝古墓,跟唐宋古墓差別就在這裏,建造的方式不同,包括漢朝是厚葬,陪葬品居多,唐宋以禮葬為主要目的,陪葬品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