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也來個瞞天過海
作者:末後以後      更新:2020-05-30 15:21      字數:2334
  三人與葉秋的交情不同,聊了許久,滿園皆是歡笑。

  葉秋一直沒覺得神仙有多好,但經曆了百年滄桑之後,才萌發了重新向道之心,心想自己仙凡一體,未來的出路在何方,實在是大大的未知之數,不覺輕歎了一聲。

  三人相視一笑,羨門子高從容道:“尊駕喚我們前來,必定還有要事。”

  葉秋赧然一笑:“三位兄長,實在抱歉的很,恐怕還要煩擾三位再履一趟凡塵了。”

  三人齊聲道:“全憑尊駕調遣。”這話是當日誅殺施比龍時說的,頓時又增添一番厚誼。

  次日清晨,葉秋帶著羨門三子朝見神武天王。

  神武天王眼見三個衣衫奇古的道士,全都神采高妙,舉止飄然禦風,又聽聞這三人正是當年輔佐大興平朝始皇帝修仙的羨門三子,更是喜不自勝,當日就拜為仙師。

  葉秋對三人知無不言,三人念在昔日渡劫之恩,也全力幫忙,便即了卻了一個隱患。

  ……

  現在,就該布一個局,讓天王親自看看妖怪長什麽樣子了。

  三天後,葉秋故意大張旗鼓,領了神武天王之命,前往東海碣石祭海。

  從齊仙閣出來,全副皇家儀仗浩浩蕩蕩,向著東安門而去。葉秋故意一馬當先,身穿一身玄黃的國師道袍,威勢排場之大、俊逸出塵之姿,堪稱數千年未有。

  無數士民沿街呼喊,都在讚歎大長生朝的少年國師。他,既有狀元之才,又有皓月之姿、出塵之表,更兼仙宗氣度、奇逸非凡,完全征服了全城百姓。

  出了東安門五十多裏,葉秋便回到轎中,換了一身兵丁服甲,與字仙再次繞道回城。

  ……

  這時,局麵反轉,敵在明、我在暗了。

  葉秋隻是凡人,沒有真體、無法幻化,隻好扮成一個三十來歲的客商,麵目黝黑、絡腮胡子。好在字仙極有才藝,稍稍化妝,便能以假亂真。

  葉秋辦成商人在蓮台觀下擺了一個貨攤,賣些神像、古玩、火燭等等物事。字仙則再次遷入丞相府。

  這一次卻等了整整兩天,字仙才見到青鳥再次傳信。

  ……

  果然,次日午後,一抬小轎搖搖晃晃而來。一臉期待的呂小姐款款下轎,侍女扶著進入蓮台觀中。她十分警惕,四處凝望,雖然見過葉秋一麵,此時竟認不出來。

  葉秋不覺啐了一聲,心想:旬後十日就是你與鄭夕才成婚之期,但也就是這個關口,誰又會懷疑你呢?

  他雖然惱怒,卻也十分清楚——青鳥的攝魂之術極其厲害,它能深深觸動情欲,讓人不能自己,連自己都差點著道,何況一個閨中的女子?

  當即命字仙暗中觀察,自己收拾攤子便回宮。

  神武天王乍見葉秋,驚得一塌糊塗,詫異道:“國師,你?國師怎麽又忽然返回了”

  “陛下,微臣查訪的事情已經清楚了,今日特來相請陛下親自去看看。”

  天王想到丞相曾反告他苟且一位女冠師姐,這時他又聲東擊西、突然折返,頓時醒悟過來,脫口道:“與丞相有關?”

  葉秋淡然笑道:“陛下,並非丞相,乃是丞相的千金。”

  “這?怎麽?不可能!呂小姐即將與鄭榜眼成婚了啊?”

  他睿智無比,立刻反轉過來,想到這兩人都從震陽而來,一個狀元、一個榜眼,自然相交甚好,心想:這事看來十有八九了……但若是丞相府出了醜聞,豈不大大損傷朝廷顏麵?

  這位天王迭經叛亂,又親手平定,霸氣上來,對任何人都不再相信,沉聲道:“國師,朕曾允你查訪,所以你沒有過。今日又向朕單獨呈奏而沒有擅自行動,朕也很承你的情……但是,你要從頭到尾一字不漏地說!”

  “陛下,這事已然有了實據,且牽涉甚多,微臣不敢揣測,單說榜眼之妻交通妖魔的事。”

  葉秋當即簡略說了前因後果,隻是略去了丞相府中眾妖、眾仙聚會的情節。

  神武天王一聽有如此之多的仙人、妖魔參與其中,且其中還包括曾經教導自己修仙的赤鬆子,不禁將信將疑起來,沉吟一會兒才道:“國師,赤鬆仙人對朕並無二心啊。”

  “嗬嗬,微臣請這三位上仙來,也隻是以防萬一……陛下修仙萬萬出不得一絲差錯啊。”

  天王再看看含笑而立的羨門三子,又仔細端詳葉秋,喟然道:“好!國師,朕有言在先,此事秉公而斷,你不可不要後悔哦?”

  “陛下,微臣但為除妖,絕無後悔可言。”

  ……

  神武天王這兩天經羨門三子調教,修為已經大大進步,已經能出竅、分神,隻要合體之後,就可交代國事,一意尋訪仙府修煉洞虛了,而這全賴葉秋河三個仙人;再回想這些修為其實也不難,那赤鬆子實在是隱瞞不說了。

  他心細如發又饒有勇略,當即下令緊閉王宮,收回一切兵權,親自點了一隊羽林,埋伏在蓮台觀附近。

  葉秋見他機智老辣,歎道:“陛下,微臣有時候很後悔教陛下修仙,陛下很快就要洞虛境了,到時候天下少了一位明君,微臣豈不是造孽了嗎?”

  神武天王本來以為自己封的這個少年國師無非就是仙緣極厚,若論才幹格局恐怕還差得遠,但見這時此人一副從容氣魄,已臨險境,尤自談笑風生,頓覺此人還是很有一番格局的,國師之封,確也實至名歸,當即笑道:

  “國師,朕既然是明君,自然能安排妥當,如果天下有變,朕仍能棄仙安民!如此,可遂了你的意?”

  羨門三子也頗覺這位帝王比當年輔佐的那位實在高明許多,“大長生朝”之號果然有一番符讖。

  ……

  五人拾級而上,沒過多時已然來到九層台。

  神武天王半生辛苦,很少登山臨水,這時見萬頃碧波荷塘,天光雲影之中,又藏有氤氳靈氣,歎道:“這番風景實在喜人!寡人半生飄零,修仙若不成,那就太傷懷了……”

  羨門三子推門而探,卻見殿中空無一人,隻是一個普通的小別院,但細細觀察,又可見尺寸變小了很多。

  天王一看,隻見這九層殿確然更像一個私家小院,殿上並無牌匾,隻寫了兩個娟秀的字跡——

  “蓮台”。

  “陛下,這裏有障眼法,待臣等破去!”

  子高捏了破障訣法,袍袖一揮,喝一聲:“去!”

  天王隻見眼前的小院忽然不見了,內中情形全然顯露出來:

  “傷風敗俗!拖出去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