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齷蹉李承乾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6-28 19:52      字數:2160
  周邵正怡然自得的看著自家娃娃在翻檢好東西,冷不防被人一腳踹在了屁股上,頓時大怒。

  咱好歹也是一國國侯,哪個不開眼的敢踹我

  轉過身正要發怒,一眼就看到李世民那張陰沉的老臉。

  “臣周邵,參見陛下。”

  “喲,我道是誰,原來是周侯爺,這是偷到國庫裏來了”

  魏征陰陽怪氣的聲音響起,周邵麵色不虞。

  “陛下,臣可沒偷國庫的東西,就是幾個孩子,見了好東西走不動道,臣帶他們開開眼。”

  李世民上前,抱起周麒,這一抱不當緊,頓時感覺沉甸甸的,還有些咯手,不由心中苦笑,這到底是揣了多少東西啊。

  不過他也沒計較,笑嗬嗬的道:“小麒兒,可喜歡這些發光的石頭”

  “喜歡”周麒奶聲奶氣的道:“皇帝爺爺,小麒兒打算用這些漂亮的石頭蓋一座房子。”

  周邵老臉一黑,這話絕不是他教的。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金屋藏嬌啊。

  漢武帝的故誌,莫非咱家閨女有誌弄個皇後當當

  這可不行,李承乾那小子那配的上老周家的閨女一臉齷蹉,宛如色中餓鬼。

  周邵沒由來的打了個冷顫,這事得防著點,李承乾那小子可不是什麽好東西,形容令人厭惡的很呐。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小麒兒有誌氣,拿,可勁的拿,能拿多少拿多少,算是皇帝爺爺送給禮物。”

  周麒笑得咯咯的,拿胖乎乎的小手去抓李世民的胡子,一不小心就拽下來幾根龍須,看的眾人一臉懵逼。

  周麟撅著大屁股,坐在珠寶堆裏,左手一把右手一把的,抓的不亦樂乎。

  周思思就文雅多了,挑挑揀揀的,專挑大個的,顏色好看的往兜裏揣。

  李世民抱著周麒,看著滿船艙的珍寶,笑容一直就沒斷過。

  李承乾蹭到周邵身邊,賊兮兮的道:“無咎,見麵分一半,好東西要學會分享啊。”

  周邵一臉警惕,離李承乾遠了一些,這小子莫不是惦記自己的閨女畜牲啊俺閨女才一歲半啊

  “門都沒有”周邵怒道:“我家的就是我家的,不是你家的,想都不要想”

  李承乾一臉錯愕,旋即訕笑不已,小氣鬼,討兩個寶石討好媳婦,發這麽大火幹嘛,不要就是了。

  兩個人各有心思,一個鬼鬼祟祟的想趁機偷兩塊寶石討好媳婦,一個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跟李承乾保持距離,這就是一個色鬼。

  老周家滿載而歸,三個孩子身上的兜都滿滿當當,心滿意足。

  周邵一如來的時候,肩扛手拉的,歡喜不已的坐上了馬車。

  從周麟的份量上看,收獲不菲啊

  回到家,顏如玉一把接過兒子,旋即玉手一提,頭上腳下,一通亂抖,寶石嘩啦啦落了一地。

  如法炮製了另外兩個,顏如玉的眼睛都笑彎了,一旁的奶娘看的隻抽涼氣。

  這是親媽嗎孩子不好好疼惜,搞得跟要飯花子一般就算了,這麽一通折騰,也不知道會不會傷到孩子。

  “發財了”顏如玉抱著裝滿寶石的大箱子,喜滋滋的道:“這麽多寶貝兒,可以做好多首飾了。”

  周邵無語,“啥時候成財迷了這些東西好好放著,說不定以後咱家敗了,還能靠這些撐著呢。”

  “我就不”顏如玉大怒,“老子英雄兒好漢,你兒子要是不爭氣那是你的問題,子不教父之過,就算是敗家了,也是咱老周家的命。”

  周邵連忙舉手投降,家和萬事興啊

  無奈,隻能來到學宮散心,去看望老李綱,老頭在曬太陽,隨手就把他趕了出去。

  去找李泰,李泰正忙著研究從海軍大艦上拆下來的蒸汽機,懶得理會他。

  去看學生上課,先生們覺得他礙眼,一腳就踹了出去。

  周邵唉聲歎氣的找了個亭子歇著,過了一會,走來了另一個麵色陰沉的家夥。

  “喲,小王,你這是怎麽了”

  看到別人不開心,周邵沒由來的開心了起來,尤其是眼前這一位,乃是大名鼎鼎的王玄策,就更令他開心了。

  王玄策今年才十三歲,在學宮進學一年多了,一向自視甚高的他,被打擊的體無完膚。

  他學的是縱橫之道,上陣殺敵的本事,至於學問,他覺得夠用就行了。

  在洛陽的時候,他是天之驕子,誰曾想來到長安,竟然成了庸碌之輩。

  論文,學宮學子算得上飽讀詩書,論武,學宮出了薛仁貴、劉仁軌、李恪等少年名將。

  縱然是學宮的月考中考,他的成績都在中遊徘徊,從來沒有什麽出彩之處。

  所以他很憂鬱。

  周邵卻知道眼前這位將來的功績是何等厲害,一人滅一國這個傳說,就是從他開始的。

  再過十幾年,王玄策帶領使團出使天竺,正巧趕上天竺朝政混亂,戒日王病逝,大臣阿羅那順篡位。

  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伏帝阿羅那竟派人伏擊王玄策的使團,王玄策一行數十人悉數被俘,投入大牢,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暗中幫助下,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功越獄出逃至吐蕃。

  在吐蕃王玄策借兵近萬人,討伐天竺“吐蕃遣精銳千二百人、泥婆國遣七千餘騎赴之。”經過激戰王玄策率軍大破敵軍並擒獲了阿羅那順和其妃子、兒子。降城邑五百八十所。

  以上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吐蕃的強悍。吐蕃幾乎是和唐朝同時誕生的政權,和唐朝的戰爭幾乎貫穿了吐蕃整個時期,始終是唐朝邊疆的強敵,在其最為強盛的時期大唐也要避其鋒芒。

  不用大唐一兵一卒,靠著從吐蕃借來的一萬軍隊,就能幹掉天竺,完成一人滅一國的壯舉,這事無論在什麽時代都值得大書特書。

  當然,天竺哪個破窟窿,誰都能鑽進去占占便宜,畢竟人家的信仰就是這樣,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下一輩子投個好胎好好享受。

  這麽肥的肉,誰不想咬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