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傳國玉璽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6-28 19:52      字數:2191
  母子相見,無論是抱頭痛哭還是互訴苦楚,都算是正常的。

  但是兩個人相互看著,冷靜無比的相互看著,四隻眼睛都放著幽幽寒光。

  大軍得勝而歸,李靖早早被眾人圍在了中央,去慶祝去了。

  至於蕭皇後,自然由唐儉與周邵接待。

  雖然營帳內溫暖如春,周邵依舊覺得遍體生寒。

  這一隊詭異的母子,令他感覺十分不好。

  唐儉也是,期期艾艾的不知道說啥,索性坐在旁邊喝茶,一句話都不說。

  眼瞅著外麵的酒宴都快結束了,蕭皇後終於開口了。

  “你放棄了自己的責任,放棄了你父皇、你皇爺爺的一切。”

  楊昭直視自己的母親,沉聲道:“縱然當初我不走,把父皇趕下去,我來做這個皇帝,母後以為就會改變什麽嗎”

  蕭皇後認真的思考了許久,歎息道:“什麽都改變不了,你皇爺爺雄才大略,你父皇更是英雄一世,仍舊逃不掉,你自然也不成你還不如他們爺倆。”

  楊昭笑了,笑得極其淒涼。

  “天下大事,不過是某些人手中的玩具罷了,玩膩了,就換一個玩法。

  母後,不瞞你說,在表弟身上,我看到了破除舊弊的可能性,所以我認可了表弟。

  他有我爺爺所沒有的權力,有我父皇所沒有的勇氣。

  縱然粉身碎骨,也不能讓他有半分懊悔。

  從今以後,我不會再稱他為表弟。

  他便是大唐天子,他是我的皇帝,我的陛下”

  屋子裏麵四個人,一個沉默不語,一個若有所思,一個驚訝無比。

  沉默的蕭皇後,探出手,從自己的胸口之中掏出一個小布包,拿在了手中。

  思考中的周邵在想李世民真的有這麽好嗎或許吧,畢竟是能跟秦始皇、漢武帝比擬的一代帝皇。

  唐儉則是驚訝,要知道李世民的天子之位,在某些人眼裏麵就是個屁,沒想到第一個公開承認他帝位的,竟然是前朝太子,尤其是這位前朝太子名聲極佳,這就很難得了。

  “這便是所有人都心心念念、夢寐以求的傳國玉璽。”

  蕭皇後打開小包,露出一方印璽。

  三人同時看去。

  傳國寶,秦始皇作,用藍玉,螭紐,六麵,其正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秦之後,曆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曆代欲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兩千餘年,忽隱忽現。

  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聊以,已經淪為笑柄了。

  蕭皇後輕聲道:“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鹹陽。

  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

  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征。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後掌管。

  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後交出玉璽,遭太後怒斥,太後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爾等可查驗真偽。”

  唐儉忙不迭的上前,雙手捧在一起。

  蕭皇後不理,直勾勾的看著楊昭。

  楊昭歎息一聲,躬身施禮,而後雙手舉起。

  蕭皇後這才把玉璽輕輕的放在他的手中。

  周邵的目光隨著玉璽而動。

  傳國玉璽的名頭實在是太大,親眼所見之後,周邵覺得也沒有啥,不過是一塊白玉雕琢而成罷了,隻不過這塊白玉有些大而已,一角之上,還有一塊黃金鑲嵌。

  唐儉連忙上前,楊昭把玉璽交給他,沉聲道:“是真品無異”

  唐儉躬身,拜了一拜,這才接過玉璽,慢慢的鑒定起來。

  楊昭轉身,對蕭皇後道:“母親舟車勞頓,不若先休息如何”

  “退下吧”

  蕭皇後意興闌珊,似乎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被抽空了一般。

  親手把玉璽交給楊昭,代表著前隋的傳承,在她的心中,隻有楊昭才是太子,其餘者不足論。

  也代表了朝代的更迭,前隋亡了,已經消失了,如今的天下,是大唐的天下。

  三人離開蕭皇後的營帳,唐儉鬼鬼祟祟的抱著玉璽跑了,身後還跟著負責站崗的薛仁貴、劉仁軌以及老仆。

  周邵看著唐儉如同鬼魅的身影,感慨道:“用得著嗎”

  楊昭笑道:“自然用的著。”

  貞觀四年正月,李靖大破突厥,頡利可汗困窘,退守鐵山,兵眾還有好幾萬。頡利可汗派執失思力來唐朝,假裝謝罪,請求歸降。

  唐太宗詔令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等持節前往撫慰。

  李靖趁頡利可汗定鬆於戒備,於是乘機襲擊,大獲全勝。

  頡利可汗騎著千裏馬,獨身逃奔沙缽羅設阿史那蘇尼失處,途中被行軍副總管張寶相擒獲。

  阿史那蘇尼失率眾投降唐朝,東突厥滅亡,唐朝收複定襄、恒安地,開拓國境直至大漠。

  至此,大唐征服草原,李世民的後院,又多了一位能歌善舞的可汗。

  聖旨很快就送到了軍營,李靖已經下令,軍隊開拔,返回長安,接受陛下褒獎。

  這一戰,首功自然是李靖無疑,誰都不會跟他搶,畢竟人家親率五千精兵,悍然殺入草原,一舉端掉了頡利可汗的老窩,這份本事,誰敢不服

  軍神之名,名揚天下

  周邵的功勞自然也不小,保障軍需後勤的同時,還得陪著孫思邈救治傷員。

  這一次,學宮的學生可算是露臉了,尤其是醫學院的學生,受到了廣大官兵的一致好評,不僅好吃好喝的供著,而且誰敢說一句壞話,立馬就會迎來無數人的拳頭。

  誰讓人家活人無數呢

  已經有很多軍中大將,盤算著是不是把自家孩子也送進去,這可是學本事的好機會,跟著老神仙,最起碼不會成一個紈絝子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