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太子承乾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5-28 15:19      字數:2200
  “無咎,有人偷糧食,被我發現了,打了一頓板子,可是他們家人多,糧食總是不夠吃,還有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我實在是不忍心啊。”

  李承乾淚流滿了,這段時間,他見識了太多的苦難,見識了太多的人,因為一口吃的,就敢刀劍相向。

  人心鬼蜮,令人難以置信。

  “承乾,你這些年過的太安逸了。”周邵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沒經曆過的事情,你自然難以理解。

  偷糧食的是做飯的廚子吧?你今天寬容他,明天說不定就會變本加厲,若是大家都這麽幹,咱們的糧食是不夠用的。

  現在沒人一天還有兩頓粥,若是鄖國公那邊的船隊出了岔子,別說兩頓粥,隻怕連吃的都沒有了。

  你要知道,咱們的糧倉,已經快空了,江南那邊的糧食,運過來還得一段時間。”

  “月前就要江南運糧過來,那邊富庶,糧食又多,怎麽這麽慢。”

  周邵苦笑,搖了搖頭道:“前隋的運河,這些年沒有維護,有幾個地方斷流堵塞,無法通行,隻能用馬車拉,用人背。

  聽說程將軍和牛將軍為了運糧,征調了沿途的馬車牛車,甚至連羊車都不放過。

  牲畜不夠,十六衛的士卒們就一袋子一袋子的背。

  你想想,那麽遠的路,一來一回得多長時間。”

  “太難了!”多愁善感的李承乾再次痛哭流涕,“上天為何如此待我大唐子民啊!”

  不過旋即,李承乾就抓住了重點,“我要上表,讓父皇重修運河!”

  周邵鄙夷的看了他一眼,運河為啥這樣?還不是因為天下公認,運河耗盡了前隋氣運,讓一個好端端的帝國,兩世而亡。

  重修運河?你爹可能會願意,別人呢?

  你這才叫浪費國努,虛耗民力。

  到時候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會痛罵你,說你不是名主。

  說不定就有兩個不開眼的,扯起大旗就要造反。

  李承乾是個聰明人,淚眼朦朧的道:“現在重修運河,是不是不可能?”

  周邵點頭道:“陛下還想著做出遠超秦漢的大業,這時候怎麽可能修運河?那是隋煬帝的墓碑,給隋煬帝重新立碑嗎?這如同平反,誰都不會同意的。”

  李承乾慍怒道:“都想著建功立業!誰為百姓著想!”

  周邵意外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不錯嘛,都開始為民做主了。

  “這才是正常人的想法,誰腦子抽抽了,天天想著跟泥腿子混在一起?”

  李承乾冷笑道:“誰腦子抽抽?我就是一個,你也是一個,在外麵做事的學宮學生,十六衛的兄弟們,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傻子!

  有朝一日我做了皇帝,我一定把滿朝公卿換一個遍,讓能做事的人當官。”

  周邵微微一笑,很有進步,總算是沒說出來那句千古名言:我作天子,當肆吾欲,有諫者,我殺之,殺五百人,豈不定。

  還有得救啊!

  李承乾是個悲劇,也是個教育失敗的經典例子。

  史書記載,太子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深得李世民的喜愛。

  而李世民對這位太子的培養也是不遺餘力,先後為他選擇了許多很厲害的先生,比如李綱、房玄齡、魏征等初唐名臣,都做過太子的老師。

  而從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出,早些年太子對這些老師也是非常的尊敬的。

  比如李綱在貞觀初年擔任承乾老師的時候已經七十餘歲了,承乾對他“大見崇重。綱為太子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視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每吐論發言,皆辭色慷慨,有不可奪之誌。太子未嚐不聳然禮敬。”李綱在貞觀五年去世之後,承乾還曾親自立碑紀念他。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很注意對承乾執政能力的培養。十二歲就讓承乾在尚書省聽訟,也讓他嚐試著處理一些政務。

  二十歲之前,李承乾可以說是太子典範,二十歲之後,李承乾從一個模範太子,變成了最後起兵謀反的瘋子,這個轉變應該說是在持續的高壓下逐漸產生心理變態的一個過程。

  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從一個優秀的儲君模板,最後變成了一個謀反的瘋子。這個過程中,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李世民君臣對太子的教育方針出了問題。

  考慮到李世民幾個子女最後的結局,說他一句“長於謀國,弱於治家”也並不過分。當然,古代社會治家更多的是女人的責任,從這個角度來說,長孫皇後早早去世,可能對這些子女的成長也有重要的影響。

  用周邵的眼光來看,在太子承乾的成長過程中,他的父親李世民就像是一個過於h的大家長一樣。這一點和如今流行的“虎媽狼爸”之流的教育方法何其相似?

  教育孩子呢,必要的壓力當然要有,但溝通和交流才是最重要的,一味的h最終也隻會適得其反而已。

  一切都還不算晚,最起碼在周邵看來,李承乾仁慈敦厚,又很聰明,是個難得的太子,以及合作夥伴。

  對於皇帝,周邵天生就缺乏那種盲從、服從心理,他並不討厭皇帝。

  但是說皇帝口含天憲,金口玉言,那就有點過分了。

  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會犯錯,皇帝也不例外。

  “隋煬帝的功過咱們且不去爭論。”回過神來的周邵笑道:“你先把眼前的事幹好,這次蝗災,不能讓百姓有過大的損傷,最好夏種之時就能恢複元氣。”

  李承乾頓時小臉一苦,“無咎,我正發愁呢,這夏種,應該種些什麽,以前都是趁著夏天的空擋,種些蔬菜啥的,這會誰還有閑心做這些?”

  周邵笑了笑,淡定的道:“現在才三月份,離夏種還有點時間,多想想吧,人多力量大,如今災民情緒已經趨於平穩,蝗蟲也開始捕殺,過不了兩個月,蝗災就會過去。

  到時候咱們留下來的這些基建工程,才是關中百姓賴以生存的依仗。

  有了這些工程做底子,總算不用純粹的靠天吃飯了,隻要腦子靈活,不愁沒有出路。”

  李承乾點頭,隻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