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君臣論政、彈劾周邵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5-10 12:45      字數:2225
  有人輕歌曼舞,就有人愁到頭禿。

  長安歌舞升平的時候,長安以外,土匪賊寇山大王多不勝數。

  沒奈何,說是天下太平,其實遠遠沒到那時候。

  李唐的天下,依舊是烽煙四起,賊寇橫行。

  所以李世民很苦惱,皇帝一苦惱,下麵的人自然會跟著苦惱。

  尤其是最近紅翎急使多了一些,沿海、西南、嶺南一線,簡直就沒有消停過,沒事就折騰一番。

  再加上新羅、百濟、高麗一直首鼠兩端,馮盎態度曖昧不清,苑君璋、梁師都還在造反中,羅藝個老小子更是蠢蠢欲動,不懷好意,所以李世民哪有好日子過?

  諸事紛亂,李世民這個皇帝,自然愁腸百轉。

  “諸卿,可有良策?”

  袞袞諸公麵露沉重之色,一個個交頭接耳,商議著對策。

  李世民歎息一聲,道:“天下尚未太平,四海尚未統一,朕與爾等宵衣旰食,鞠躬盡瘁,這些人怎麽就不知道消停一點?”

  長孫無忌站了出來,沉聲道:“臣以為,應該盡起大軍,剿滅賊寇,至於那些意圖謀反之人,應當用非常手段,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省的生出禍患。”

  李世民皺眉,不悅道:“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

  唐儉上前,躬身道:“非常之時,自當用非常之法,臣以為,長孫大人所說有理。”

  李世民沉聲道:“大唐初立,不宜用重法,朕與諸卿勵精圖治,鼠年之後,未必不能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眾人默默無言,李世民頗有些意興闌珊,“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來,常由身出。夫欲盛則費廣,費廣則賦重,賦重則民愁,民愁則國危,國危則君喪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縱欲也。

  諸卿當謹記,如今還是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之時。

  著兵部盡快擬訂征討辦法,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掃除這些賊寇。”

  李靖如今正是兵部尚書,當即出列道:“臣遵旨。”

  “諸卿還有事上奏否?”李世民看了看日頭,道:“無事就散了吧。”

  “臣要彈劾龍首縣子周邵,驕奢淫逸,紙醉金迷,一場宴會,竟然靡費數百貫之多,所飲美酒,價值千金,所用美食,古來罕有,更有靡靡之音,令人沉醉其中,久而久之,必然會喪失自我。

  臣聞太子殿下參與其中,令臣不勝惶恐。

  國之儲君,乃是一國根基,豈能與此醃臢之輩為伍!”

  李世民就是隨便問問,就像咱日常見麵就要問一句:你吃了嗎?

  沒成想還真有找存在感的。

  關鍵是這位還是在太子身上找存在感,這如何能忍?

  “喲嗬?王禦史,你這話是啥意思?俺老程昨兒也去了,是不是也要治個驕奢淫逸的罪名?”

  程咬金摳著鼻孔,打著哈欠,滿臉找茬的模樣。

  最近被四麵八方的邸報搞的心情不順,正要找人出出氣,這出氣筒就自動送上門來了。

  “程將軍,下官可沒有這麽說。”王禦史也是個硬岔子,身為禦史,糾察百官是職責所在,禦史可是文官的良心,他自然不懼程咬金,言下之意,我雖然沒這麽說,但是意思就是這個意思,不光是你,你身邊那兩位也跑不了,都該問罪。

  魏征的老臉漆黑,他是諫議大夫,禦史的頭頭,按理來說自己下麵的人幹什麽事都得事先通個氣,大家同氣連枝的,也好有個照應,但是這事他不知道,不僅僅是他,他手下的禦史一個個也是一臉懵逼。

  王禦史可不是一般人,人家是五姓七望的王家出來的人物,自然頗有傲氣,看不起自己的窮鬼同僚也不算什麽。

  但是這事情做的就有些不地道了。

  所以當程咬金、尉遲恭一左一右把王禦史夾在中間威脅的時候,沒有人上去說話。

  還是孔穎達看不過去,嗬斥道:“朝堂之上,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程咬金斜著眼看孔穎達,冷笑道:“老孔,說這話就沒意思了,這狗東西編排俺,你沒聽到?今天不揍他一頓,明兒誰都敢編排俺,這口氣怎麽忍?”

  孔穎達黑著臉,朝堂都被這些粗人弄的烏漆麻黑,依他老人家的脾氣,應該全部發配邊疆,把朝堂留給文人,大家和光同塵的一起共事,其樂融融,怎麽都比現在這個樣子好。

  一場爭論馬上就展開了,孔穎達上場了,別的文官也不好意思看戲,當即一頓口誅筆伐。

  眼看程咬金、尉遲恭節節敗退,又不可能真打人家一頓,年紀都不小了,碰一下都可能出人命。

  於是乎武將這邊立刻拉拉扯扯,滿嘴噴糞。

  挑事兒的王禦史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彈劾一個新晉的縣子,就惹出這麽多大佬來吵架,似乎跟他已經沒啥關係了,大佬們吵架的方向已經嚴重偏離了他彈劾的內容,直接照著先人祖宗上去了。

  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啊!王禦史血流滿麵,這是不知道哪個手黑的,一拳砸塌了他的鼻梁造成的。

  李世民終於怒了,大喝一聲,“住手!”

  程咬金當先停手,孔穎達氣急敗壞,他的笏板被這個粗貨掰折了。

  武將們快速回到了自己的一邊,一個個泰然自若,言笑晏晏,慶祝這一次屬於武將的勝利。

  文官們一個個怒火攻心,吵架他們在行,毛手毛腳的,哪裏是武將們的對手,所以他們的情形有些慘,笏板被掰折了還是最輕的,還有手指頭被掰斷的,門牙被打掉的,甚至還有一個連官服都沒了,羞憤欲死,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李世民怒哼一聲,拂袖而去。

  最近他拂袖而去的次數似乎多了一些,所以大家也不以為意,整理了一下,便各自離去。

  一個好心的小太監,還從角落裏把那個被扒了官府的家夥的官服找到了,殷勤的給人送了去,換來了一聲怒斥,外加一雙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