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封爵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5-10 12:45      字數:2194
  門下:昔宗周煌煌、威名遠揚;功臣昭昭,分封四方。龍首原周邵,素有君子之風,獻曲轅犁、滑輪組,有功於社稷,敕封開國龍首縣子,食邑三百戶戶、食實封三百戶,餘如故。

  周邵皺著眉頭接過聖旨,從懷裏摸出一塊銀錠,塞進了傳旨的小太監手裏。

  人家能幹這傳旨的差事,在宮裏自然是有靠山的,奉送金銀也是因有之義。

  老李綱在一旁斜著眼看那太監,小太監誠惶誠恐,不著痕跡的收下了銀錠,快速的離去了。

  “李師,這.......”周邵語氣之中的不滿之意昭然若揭。

  李綱一臉無所謂的樣子道:“給你你就接著,你以為混個爵位很容易嗎?老夫活了快八十歲了,也沒混個爵位。”

  周邵苦笑,心想,現階段我是想低調的,畢竟自家有個臭弟弟,這個臭弟弟不能太引人注目,再過幾年風頭過去了,弟弟長大了,再強勢崛起,豈不美哉?

  如今一紙詔書,直接把周邵的夢想打碎,李世民在朝堂上說的明白,大家都知道了,自然不能推辭。

  有種你抗旨不遵試試?這年頭還沒有誰能抗拒李世民的聖旨,尤其這還是封爵的聖旨,活膩歪了不是?

  “李師,學生的意思是,這大唐的爵位來的也太容易了吧?”周邵組織了一下語言,咂摸著嘴巴說道。

  李綱笑了笑,指了指旁邊站著觀禮的顏昭甫、顏如玉、程處默,笑嗬嗬的道:“你們覺得大唐的爵位容易嗎?”

  程處默嘿嘿一笑,大嘴一張,“我家老頭子混了幾十年,才混了個宿國公的爵位,出生入死,大小百餘戰,能活著就不錯了,爵位?滿大唐就那麽些,我倒是想混一個,沒機會啊。”

  顏昭甫點頭道:“我伯父也算是位高權重,如今還是琅琊縣子,跟你平級,甚至食邑實封還沒有你多,才不過一百五十戶而已。”

  顏如玉大大咧咧的道:“你獻了神器,一個開國縣子算什麽?要我說,最少值一個開國侯。”

  周邵翻了個白眼,得隴望蜀這種事情,他是不想的,一個開國縣子,也就夠了。

  至於封在了龍首原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估摸著還是因為自己的出身問題,還有就是隱太子死後,那地方是無主的,長安周邊,似乎也沒有別的地方封給他了。

  至於以後要修大明宮,嗬嗬,釘子戶聽說過嗎?不給足夠的賠償,誰敢讓一個開國縣子挪屁股?

  似乎大有可為啊!

  至於三百戶食邑,周邵就想問,龍首原本來人口就少,被突厥糟蹋了一遍,估摸著死的死逃的逃,這會還有幾戶人家都不知道,人從何來?

  人從何來這事自然不用周邵擔憂,待他從禮部領了自己的印信文書,外加一套花花綠綠的袍服,負責這事的老太監,帶著周邵來到了自己的地盤。

  一群麵有菜色的莊戶人便出現在了周邵的麵前,他們目光呆滯,神情恍惚,似乎隻有軀殼,卻無靈魂。

  除了那個膀大腰圓的張屠戶。

  張屠戶一臉喜色,不停的晃動肥碩的大手,跟周邵打招呼。

  本來嘛,張屠戶也是有家有業的,可惜突厥一來,隻顧著逃命了,家業自然顧不上,全都扔了,於是乎這會就剩下老婆孩子外加一老娘。

  龍首原本就荒蕪,土地也並不肥沃,這也是這塊地方雖然大,卻人煙稀少的原因。

  周邵熱情的跟這些人打了個招呼,把張屠戶喚到跟前,笑嗬嗬的道:“張叔,還記得我?”

  “周家大小子,怎麽會不記得?”張屠戶搓著手,一張胖臉有些紅,愈發顯得紅光滿麵,精神煥發。

  “如今周家富貴了,你張叔以後就跟著你混了,別的不說,殺豬宰羊咱是一把好手。”

  周邵笑了笑,張屠戶是他們家少有的一戶交好的人家,當初周邵剛醒來的時候,還好心的半賣半送了一塊肉骨頭,後來更是沒少照顧他們一家,如今自然要投桃報李。

  “張叔,您繼續開您的肉鋪,這不能改,要是沒了您的肉鋪,上哪兒吃肉去?”

  張屠戶頓時憨憨的笑了,覺得周家小子真夠意思。

  周邵看了看自己食邑的屬民,有些悵然。

  很明顯,這些人都是流民,或者是從深山老林中剛出來的人,朝廷沒地方安排,就隨便扔給了自己。

  所謂食邑,並不是說周邵對這些人有隨意支配的權力,這些人會有朝廷安排田地,然後發放農具、耕牛、種子,周邵隻負責管理,這些人每年的產出不繳納給朝廷,而是交給周邵,然後周邵繳稅,如此而已。

  要說好處,自然是有好處,封建社會也就這點好處了,這三百戶人家,可以說算是周邵的私人財產,誰都不能動,至於周邵,隻要不把人弄死了,有一口吃的,官府也不會管。

  這就是食邑中的農戶與尋常農戶的不同之處,更像明朝的時候,那些投獻家產一類的關係。

  碰到一個好的主家,自然皆大歡喜,小日子過的悠哉。

  碰到一個不好的主家,那就跟生不如死沒啥區別。

  這就是這些人目光呆滯、神情恍惚的原因。

  周邵是一個好的主家嗎?

  很顯然!不是!

  連吃都吃不上,對你們好有啥用?周邵決定采用高壓手段,讓自己的食邑中盡快富裕起來。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

  周邵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耕種。

  這會已經入秋,正好趕上種一茬小麥,大家就可勁的往地裏使勁吧。

  至於怎麽做,周邵交給了另一個龍首原常住居民趙老五。

  趙老五也是周邵認識的為數不多的龍首原人之一,自然要交給熟人辦事。

  周邵也沒發表什麽振奮人心的演講,更沒有說一些假大空的大話。

  對於這些人來說,隻有讓他們有了奔頭,才有希望,才能真正的活著。

  至於現在,這些人跟行屍走肉沒啥區別。

  安排好事情,周邵便回長安了,至於安排房屋之類的事情,這是朝廷的事,把人家從深山老林誆過來,朝廷是要負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