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突厥來了
作者:周老貓      更新:2020-05-10 12:45      字數:2208
  刀是什麽樣的刀,自然是大唐橫刀。

  鋼是什麽樣的鋼,周邵很想弄出來切紙刀那種鋼。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合金鋼還是高速鋼,都不在他的知識範疇之內。

  所以很自然的,周邵想到了高爐煉鋼。

  簡單、高效、能耗低。

  至於環境汙染的問題,絕不在周邵的考慮範圍之內。

  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紀,高爐煉鋼依舊占據了世界生鐵生產總額的95%以上,絕對經得起考驗。

  最關鍵的問題是炭,不可能用木炭這種高端玩意,主要是木炭燒起來不夠堅挺,還是煤炭比較靠譜。

  周邵與程處默興致勃勃的研究起來,高爐該怎麽建,從哪兒弄到煤炭,這會還叫石炭,燒起來會有炭毒,俗稱一氧化碳,會死人滴。

  如何把石炭有效的利用起來而不傷及人命,便是重中之重。

  程處默的直覺告訴他,這個高爐煉鋼絕對很牛,至於牛到什麽程度,他不知道。

  周邵一門心思的回憶自己為數不多的關於高爐的知識,對於這種劃時代的產品出現的後果,根本不作理會。

  一上午下來,兩人終於大致確定了高爐煉鋼的法子,至於後邊如何改進,可以慢慢實驗嘛。

  討論的正激烈的時候,一匹馬風風火火的闖進了莊園。

  “大公子!大公子!”

  程處默皺了皺眉頭,不悅道:“我家的家將來找我,看樣子出事了。”

  “那就歇會吧,也該吃飯了。”周邵笑道。

  來人正是程家家將程十三,下了馬火急火燎的道:“大公子,紅翎急使進了長安,國公爺的近衛也來了,說是頡利可汗起奇兵二十萬,即將兵臨長安,夫人讓大公子速速回家。”

  程處默麵色大變,周邵眉頭微皺,這段時間瑣事太多,他倒是把頡利那小子的事忘了。

  程處默二話不說,翻身上馬,沉聲道:“召集所有家將,全都來長安。”

  “是!”

  莊園內頓時動了起來,周邵悵然的看著騎馬的程處默,好生為難。

  “無咎兄,與我速回長安。”

  周邵無奈,硬著頭皮道:“我不會騎馬。”

  程處默這才想來,來的時候周邵就死活不騎馬,坐車來的。

  “無妨,你我共乘一騎。”

  程處默大手一抓,周邵騰空而起,落在了馬上。

  周邵被一個傻大憨粗的家夥抱在前頭,渾身不自在。

  程處默卻驚訝的看了看周邵腰間的不器劍,自己一時情急,倒是忘了不器劍很重,但是為何沒有任何感覺呢?

  來不及再做思考,數十匹馬往長安疾馳而去。

  一路上,眾人不斷看到一匹匹馬狂奔向長安,顯然是各家都得到了消息,散落各地的家將開始匯聚長安。

  含元殿內,李世民麵色陰沉似水,難看無比。

  千防萬防,沒想到還是讓頡利那老小子長驅直入,即將逼近長安。

  尉遲恭在涇陽與突厥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斃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不曾想頡利與突利竟然分兵,頡利率大軍繞過了尉遲恭,突利率本部拖住了尉遲恭的大軍,導致了現在這個局麵。

  也是李世民出了昏招,在兩方最緊張的時候,竟然把守衛邊疆的大將李靖喚了回來,導致邊境一時空虛,突厥趁虛而入。

  如今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縱然是李靖乃是當時第一名將,也有種無力回天的感覺。

  除了李靖,隻有一個傷病纏身的秦瓊,其餘的大將,盡在外地,或者平叛,或者阻擊突厥,如今的長安,堪稱一座空城。

  “諸位卿家,如今頡利小兒即將兵臨城下,諸位可有退敵良策?”

  眾人默默無言,李靖皺了皺眉頭,歎了口氣,說起來他也是倒黴,李淵起兵的時候,李靖察覺了他的這一動機,於是李靖把自己偽裝成囚徒,前往江都,準備向隋煬帝告密。但當到了京城長安時,關中已經大亂,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

  不久,李淵於太原起兵,並迅速攻占了長安,俘獲了李靖。李靖滿腹經綸,壯誌未酬,在臨刑將要被斬時,大聲疾呼:“明公興起義兵,本是為天下除去暴亂,怎麽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李淵欣賞他的言談舉動,李世民讚賞他的才識和膽氣,因而獲釋。

  這本就是令人詬病之處了,導致李靖一直領兵在外,而且手下的兵將從來都是換來換去,靠著自己強大的戰略眼光,這才博得了百戰百勝之名。

  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大家都站好隊了,偏生李靖誰都不買賬,除了李淵,無論是太子還是秦王,他都不偏不倚。

  李世民贏了,於是李靖又坐蠟了。

  排排坐才能分果果,你小子一連兩次犯了大忌,沒殺你已經是李世民寬宏大量了,調回來也是應有之義。

  偏偏一回來就遇到了突厥大軍進犯的事,滿朝文武一籌莫展,這時候要是再不表現一下,李靖覺得這事無論結果如何,反正自己的結果肯定不會太好。

  於是一代軍神無可避免的站了出來,在這個風口浪尖上,他也隻能硬著頭皮站出來。

  “陛下,突厥人大舉進犯,糧草必然不濟,雖然兵臨城下,卻並無足夠的糧草支撐他們進行大規模作戰。

  而且突厥從來不善攻城,隻需各路大軍回返,就是突厥滅亡之時。

  臣以為,傾府庫賂以求和,潛軍邀其歸路。

  先麻痹頡利,而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是上上之策。”

  李世民點了點頭,李靖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如今的情況,這是最好的辦法。

  “李卿所言深得朕意,隻是長安空虛,若是被頡利看出虛實,強行攻城,又該如何?”

  李靖大著膽子,沉聲道:“陛下,頡利遠道而來,繞過涇陽,必然在渭水之北安營紮寨,一路上並沒有糧草補給,渭水之北,人煙稀少,難以供應大軍,臣料定,頡利不敢攻城。

  陛下隻需親自露麵,怒斥頡利,必然令頡利膽怯而卻步,倒是自可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