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王者
作者:蟹的心      更新:2021-05-17 22:08      字數:2617
  在孫權誇讚陸議的時候,劉備止住腳步,輕輕拍了拍法正的肩膀,沉聲道:“孝直,你做的很好!”

  法正完全沒有料到劉備會在這時候止步,更沒想到主公會在這萬眾矚目的場合,特意對他說這麽一句話。

  過去的一個月裏,法正承受了相當的壓力。

  益州舊臣背後都說,法正叛賣舊主而改投新主,又依賴新主的威風對舊日同僚胡作非為,挾私報複。因為舉動實在出格,連玄德公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褫奪了他的蜀郡太守職務,然後又把他的一個好友孟達扔到了上庸,另一個好友李嚴扔到了荊州。

  法正因此而惶恐,於是格外想要做點什麽來重新贏得玄德公的歡心,於是搶在玄德公的近臣、信臣之前,擬寫群臣推舉漢中王的表章,以為這樣能使自己成為玄德公心腹中的心腹。可此舉大大得罪了元從派係的許多人,使得法正的地位格外尷尬起來。

  但這一切,在玄德公這句話麵前都不算什麽了。

  主公誇我做的很好!主公在這個場合,特意止步來誇讚我!法正驚喜異常地抬頭,看到劉備溫和而坦誠的目光,也不知怎地,淚水像是開了閘的河水那樣洶湧流淌,怎麽也止不住。他擔心自己控製不住情緒,更害怕自己在這重大場合失儀,於是重重地把額頭磕在地麵,哽咽著道:“臣法正,願為主公執鞭效死!”

  劉備本想把法正扶起來,但他今日高冠朝服,環帶佩劍,穿得極其繁冗複雜,所以舉動多有不便。於是隻能深深看了法正一眼,向他笑了笑,然後繼續向前。

  從下馬的地方到原野中央那個高高隆起如山嶽的壇場,要走很遠。上萬名將士和數以百計的文武臣僚依序排在道路兩旁,一個個都站得筆直,如同原野上一夜之間矗立起了挺拔的大片林木。無數麵旗幟在空中飄揚著,像是翻湧的海浪。

  劉備不疾不徐地前進,已經走了很遠,還有數十丈,就要登上高壇。

  按照禮製,這時候他隻要前進就好了。此前已經排練過幾遍,一舉一動,都應該按照讚禮官的指引。但他沒打算如此,法正之後,還有好幾人,他覺得,在這樣的場合,應該和這些人說說話。

  王者稱孤道寡,但漢中王絕不是孤家寡人。

  當然,劉備並沒有改變對法正的看法。時至今日,他依然覺得,法正太過急躁了,連帶著龐統也是一樣。

  就任漢中王這件事,其實可以在明年初,甚至明年下半年也沒有問題。可架不住龐統和法正兩人一再催促,所以漢中之戰剛剛結束,大司馬府就在南鄭開始準備儀式。

  劉備隱約覺得,這急不可耐的樣子,未免有損自己對朝廷一向以來謙恭忠誠的形象。日後爭奪中原人心的時候,這或許會成為話柄。

  這疑慮並非迂腐,而是緣於某種私心的期盼。

  建安三年到建安五年期間,劉備隨曹操前往許都,在那裏拜見了皇帝,得到了左將軍、宜城亭侯的職務,也在那裏與車騎將軍董承合謀,從此一直號稱奉衣帶詔討伐曹賊。

  其實劉備自己知道,並沒有什麽衣帶詔。皇帝庸弱無能,根本沒有寫血書的膽量,而皇帝身邊的公卿大臣們,一個個都是自以為是的廢物,他們以為這世界還像往日那樣,能按照他們熟悉的規則運轉,殊不知,這世界已經變了!

  所以,世人都覺得,劉備是在許都下定決心討賊興漢,其實不是。劉備在許都的時候,決心放棄舊的漢室,創造新的漢室。隻不過他將這想法深深藏在心底,直到七年後在隆中遇見了諸葛亮,聽到諸葛亮對他說: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劉備想創造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嶄新的,不受舊有約束的漢朝。他希望這個新的漢朝比光武所建的更出色,他希望這個新的漢朝能夠像初升的太陽那樣絢爛,能夠毫無瑕疵地接收萬民的景仰。

  所以,現在稱王,真的有些急。

  畢竟皇帝還在許都,哪怕是被董賊擁立的皇帝,也是皇帝,不是更始帝或者劉盆子那種假貨!

  但劉備也沒法說什麽。

  畢竟急不可耐的又不止法正和龐統。無數文武臣僚們,其實都等著這一天呢。

  畢竟今日不同往日了,當年自己艱苦奔走於天下,在顛沛的旅途中竭力掙紮,無數部下來了又走,聚了又散。留下的那些,都是不計較得失,不計較前途,不計較生死,無條件忠誠於我劉玄德的人。但現在不同了,有了荊州、益州,又多了交州。那麽廣闊的疆域,那麽多的部下,我倒是希望他們萬眾一心,可能麽?

  有些人能做到的,但大部分人真的做不到。他們之所以擁戴我,是因為我能夠給他們所需要的東西,而且越早越好。

  劉備又寬慰自己說,話柄雲雲,或許是多慮,完全可以不計較那些。因為決定王朝命運的,早就不是搖唇鼓舌之人,而是天下萬民。

  先漢的大義,來自於從暴秦手中拯救蒼生,後漢的大義,來自於從新莽之後的亂世中解民於倒懸。我劉備欲伸大義於天下,這個大義,也與許都朝堂那些朽木無關,與那些壓榨百姓的豺狼無關,不用在乎他們怎麽說。

  所以,嗯,急就急一點吧。

  早一點定下名分,對統合三州來說,也是好事。接下去的路還很長,需要文武百官們做的事還很多。

  劉備這麽想著,徐徐向前。

  他在張飛麵前止步,用力捶了捶張飛的胸膛,咚咚地響。張飛站直著身體,旁若無人地哈哈大笑,像往常那樣,把許多口水噴在劉備的臉上了。好在這廝還知道場合,沒有撲上來擁抱。

  他在龐統麵前止步,微笑問道:“士元,今時今日,頗愉悅乎?”龐統沒有回答,隻深深跪伏行禮。士元平日裏行事沒什麽顧忌,還喜歡說些詼諧滑稽的話,可今天卻一板一眼,一丁點都不疏忽。

  最後是諸葛亮。

  “孔明……”劉備想過很久,自己該對諸葛亮說什麽。可到了這時候,他卻覺得說什麽都不合適。一切的改變,都從遇見孔明開始,而兩人所共同經曆的那些事,都化成了無數的感慨,翻湧在劉備的心裏,隱約讓劉備有些哽咽。他看著諸葛亮,知道自己不需要說任何話,諸葛亮什麽都明白。

  諸葛亮行禮如儀,低聲提醒道:“主公,請移步。”

  “哦!哦!是!是!”

  劉備挺了挺胸膛,繼續向前。

  他看見趙雲正帶著白毦兵們,環繞在高台周圍。可惜隔著有點遠,他沒法和子龍說兩句。

  可惜還有很多部屬身在遠方,沒有辦法趕來參予這典禮。

  比如在江陵的雲長,還有大概忙著搬遷宗族的續之。

  會有機會的。劉備對自己說,等到天下平定,會有更加隆重的儀式,可以讓他們都來!

  劉備登上高台,看到劉璋迎上來。

  劉璋的氣色不錯,顯然當下的局麵和待遇,都很讓他滿意。

  他和所有人一起,聽著劉璋竭力大聲地誦讀完那份奏表,然後換上王服、王冠,接過漢中王璽綬。

  此時,高台下方的文武百官一齊拜倒。他們在說,拜見漢中王。

  而在更遠處,在數以萬計的軍民百姓之中,有雷鳴般的歡呼聲隆隆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