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手段
作者:蟹的心      更新:2020-10-26 18:00      字數:2933
  宕渠城不大,城池周回僅四裏,城內一個個裏坊都有高而厚的牆垣,被縱橫的道路分隔開。其中有一些裏坊是屬於官家的縣寺、倉庫、軍營、馬廄等,還有一些是百姓的居所。

  這些裏坊大都以姓氏為名,或曰:“馮裏”,或曰:“許裏”。每一處裏坊,便是一個大姓聚族而居之所。這樣的裏坊原本有十四個,有一處在前幾日被雷遠令人改建為了軍營,還剩下十三個,占據整座城池裏坊數量的半數出頭。

  蠻夷士卒大舉入城以後,沿著道路狂奔向前,可道路上沒有任何抵抗。他們下意識地跑著跑著,直衝到另一頭的城牆,然後被城牆上如雨的箭矢射退。

  他們想象的那種闔城大亂,百姓奔走,可供肆意劫掠的場景沒有出現。當他們退回到距離城牆稍遠處,向左右看,全都是高聳的夯土牆垣。有人發現了牆垣下的門,猛地衝撞了幾下,門板紋絲不動,後麵顯然被堵死了。

  接著該怎麽做?

  蠻夷士卒們茫然地站在原地。

  較之於繁華地帶的城邑,如宕渠、漢昌這種嵌入蠻夷境內的小城在規模上自然遠遠不如。但這些小城以軍事屯堡的形式出現,在建設時就極度重視防禦。尤其宕渠城,五十年前由時任車騎將軍的馮緄集合當地大族,協力增築過一次,著實堅固。

  最先殺進城裏的蠻夷士卒還在猶豫,後方更多的人衝進來,與前方的人們擠擠挨挨地撞在一起。他們向城牆發起再一次的衝殺,可那麽多人擁擠在道路上,城頭的弓箭手幾乎不用瞄準,每一張弓,必中一的。

  他們的衝殺甚至到不了連通地麵和城牆的踏步,就再度潰散了。

  有幾個首領模樣、地位較高的夷酋暴躁喊道:“把火把滅了!快把火把滅了!”

  本來位置就低,還舉著火把,那是真拿自己當箭靶了。其它人反應了過來,連忙把火把丟在地上。有些人太過急迫,甚至用光著的腳底去踩踏,顧不得腳心燙出了燎泡。

  可火把滅了以後,又該怎麽樣呢?

  士卒們滿心殺戮和嗜血的念頭,就在衝進城裏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變成了野獸。可視線所及之處,隻有獵人,沒有獵物。

  裏坊的牆垣雖不如城牆那麽高,但因為城裏的道路窄些,抬頭去看,就顯得牆垣特別高聳,仿佛馬上要坍塌下來、把眾人壓倒那樣,令人震駭。

  “爬進去!翻牆頭!”夷酋叫喊著,向靠近的一處裏坊奔去。

  蠻夷入城的時候,一處處裏坊都寂靜著,沒有任何反應。但是當他們試圖翻牆進入裏坊內部時,激烈的戰鬥忽然就爆發了。

  蠻夷們或者攀援坊牆外的樹木,或者用手中的長矛長槍作為支撐,向隨便某一處接近的裏坊進攻。但裏坊內部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大量的土塊、石塊從坊牆投擲下來,砸得進攻者們抬不起頭。

  有一些蠻夷具備攻打漢人城池的經驗,他們在進攻之前就砍伐樹木,用草繩捆紮成了長長的梯子。當梯子搭上牆頭的時候,他們把刀斧之類武器咬在嘴裏,手腳並用地沿著梯子踴躍向上,很快進入牆垣的內側。

  在裏坊中據守的宗族部曲與他們展開廝殺鏖戰,時不時地將一些受傷的蠻夷士卒從牆垣裏扔出來。他們有時候濺著血,有時候慘叫著,重重地砸進進攻方的密集隊列裏,帶倒許多人。

  更多的戰鬥直接在牆垣頂端展開。在狹小的空間內,雙方誰也不肯後退半步,刀槍並舉,斷臂殘肢飛舞,哀嚎和呐喊此起彼伏。熱血在牆垣頂端的平台漫溢,順著牆體流淌到地麵,在夯土的牆體上留下痕跡,像是鮮紅的瀑布。

  大量蠻夷士卒還在往城裏湧。他們的作戰方式,與此前雷遠所見沙摩柯下屬的那些餓鬼並無不同,純粹就是靠著人命來堆疊。而一處處裏坊牆垣高聳,牆後的豪族部曲各自奮戰,似乎短時間內沒有動搖的可能。

  馮習歎了口氣:“可惜。這種喊殺聲,一聽就不是大隊人馬有序對抗發出的。如果徐晃再靠近一點,就應該發現不妥了。”

  馮習身為曹軍降將,曾與兄長馮楷共領一軍,參與過河北、中原的多次戰役,與徐晃打過交道。他深知徐晃雖然勇猛,卻先為不可勝然後戰,恐怕不是那種輕易會中計的尋常庸將。

  雷遠點了點頭。

  這時候雷遠和馮習帶著扈從親兵們,沿著城牆頂端的道路慢慢前進。

  天色似乎有些亮了,走在平坦的城頭,已經無需鬆明火把。城頭上有數百名弓弩手,他們隨時警惕關注下方,往複奔走著,保持著箭矢的密度,以免被蠻夷覷著機會,殺上城來。

  一隊弓弩手從前方跑來,雷遠向外側讓開道路,讓他們匆匆經過。隨即又回到城牆內側,看看城內的局勢。

  他問一名弓弩手:“有什麽新動向麽?”

  這名弓弩手名喚薑離,是雷氏部曲中的老資格了。雖然才能有限,始終沒能得到拔擢,但多少年戎馬經驗擺在這裏,作為弓弩手的什長,他毫無疑問是合格的。

  聽得雷遠詢問,他舉起手臂向間隔一個裏坊的城池東北角指了指:“適才縣寺差點被打開了,鄧伯苗親自帶了些人上陣,把蠻夷殺退,堵住了缺口。”

  “哈?”雷遠真沒想到,原來鄧芝還頗具武勇,不是個文弱書生。

  馮習嘿嘿笑道:“此番鄧伯苗必定怒不可遏,戰後將軍若見到他,須得小心些。”

  想到鄧芝的脾氣,雷遠不禁啞然。

  過了半晌,他才道:“雖說是為了擊敗曹軍,終究是拿了整座宕渠城當作戰場,想來折損人命不在少數。容他發發脾氣,也沒什麽。”

  李齊跟在雷遠身後,此時問道:“他為什麽要怒不可遏?他不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嗎?”

  雷遠搖頭道:“當然不是。鄧芝,還有當地的豪族們,其實全都和我們不在一起。他們隻願意對抗蠻夷,而希望主公和曹孟德的戰爭與他們無關。”

  “幼稚的很。”馮習道。

  雷遠讚同:“確實幼稚的很。”

  亂世這麽多年了,最初逐鹿天下的群雄已經大半喪敗,能夠追逐最終勝利的,隻剩下了寥寥數人。到這關鍵時刻,每一方都竭盡了全力,把每一份力量都榨出來,投入到對抗。而在地方上更是非此即彼,沒有一丁點的餘地。

  鄧芝和那些豪族們,大概因為僻居山野太久,已經看不清形勢變化了。

  好在雷遠和他的同伴們看得很明白。這些日子裏,他們在城裏城外做了這麽多防禦的準備,就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讓宕渠城裏的人們頂上去。

  所以雷遠開門縱放敵人入城。皆因隻有逼迫他們殺一場,見見血,才能使他們真正擺正位置、擺正思想;才能使他們放棄愚蠢的自保念頭,和勝利者站在一起。

  隻不過,雷遠原本以為能把曹軍精銳陷進城裏,沒想到闖進來的是蠻夷。

  這也沒差,如果宕渠城裏的豪族實力能把徐晃陷住,那固然最好;即使如現在這般,僅僅陷住蠻夷的大部隊,那也很好。

  這一點鄧芝說得沒錯,想要底定巴西郡的局麵,最終取決於曹劉兩軍直接對抗的結果。

  此前徐晃打算將荊州軍吸引到前往漢昌的道路上,以一次以逸待勞的截擊決勝負;而現在,雷遠希望在宕渠城下,見識見識這位曹營名將的戰場手段。

  雷遠回過身去,看看城外那隊人馬。

  那便是徐晃的本隊了。他們從野地裏起身的瞬間,就已落入城頭探察之人的眼裏。適才這一路,雷遠和馮習便是在城牆上追蹤他們的動向。

  雷遠注意到了,當這支部隊靠近城門的時候,出現了明顯的猶豫。他們止住腳步,略微收縮陣型,而隊列中有一名雄武之將越眾而出,正在向據守在城頭的少量曹軍精銳呼喝詢問著什麽。

  雷遠和馮習對視一眼,都道:“甘寧該動了。”

  下個瞬間,數百名將士從正對著城門的一處丘陵間鑽了出來。他們出現的位置距離徐晃所部極近,他們的刀槍和甲胄,在晝夜交換的微茫之中透出閃亮的光。

  甘寧所部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