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入蜀
作者:蟹的心      更新:2020-10-18 03:11      字數:2685
  諸葛亮既如此說,玄德公微微頷首:“此議甚好。”

  他又問眾人:“你們以為呢?”

  聽得這樣說法,眾人俱都嘿然。

  這兩人是前日在夷道接到左將軍召令,與奮威將軍雷遠一起趕到公安來的,一起帶著的,還有個益州來的探子。顯然,左將軍和孔明早就安排已定,哪怕沒有曹軍出動這檔子事,玄德公也會啟用這兩人了吧!現在擺出一副忽然想到的樣子,未免有點……咳咳……

  心裏這麽想著,隻見玄德公的眼光掃視過來,大家紛紛道:“好主意,好主意。士元先生和甘將軍,都是深悉蜀地內情之人,他們恰巧在此,真是太好了。”

  “那麽,先請士元先生來吧。”

  片刻之後,侍從上堂來報:“龐統已到。”

  劉備並不離席,隻簡單地道:“有請。”

  龐統入來。

  隨著南郡落入囊中,短短數月間,玄德公的幕府愈發充實,不少原本效力於東吳的士人改換門庭,投入到玄德公麾下。玄德公對他們加以勉勵,分別量才使用,授以適當的職務。

  而這批士人當中,有不少人都提到,此前周郎治理南郡時,實際處置郡中事務、為周郎謀主的,乃是功曹龐統。而龐統其人雅好人流、經學思謀,堪稱荊楚之高俊。又有人歎息說,可惜龐統為周郎送喪至江左,想必將會得到吳侯的擢用,玄德公遂失一賢才。

  當時劉備也確實為之扼腕,還向諸葛亮提到此事,歎息臥龍鳳雛不能同在麾下效力。

  誰知道沒隔多久,龐統回到荊州來了。據說他此去江東未得吳侯青睞,謀官失敗,所以試圖在玄德公這邊求取一官半職。

  老實說,這樣的選擇,對劉備來說簡直有些侮辱。

  玄德公在荊州耕耘整整十年了。十年來,他從寄人籬下的客將,到執掌荊州的州牧,無數次的待人接物,從來沒人能說出他半點壞話。絕大多數荊州士人,都將之看做可堪托付的英主、明主和仁厚之主。

  偏偏龐統不是這樣想。明明身為荊襄士子,此人仕官時不考慮本州的刺史、州牧,而是先投周郎,再投孫權,直到無處可去了,才考慮劉備。

  我劉玄德在你眼中竟然如此不堪?我也是要麵子的!

  劉備素來寬厚,對待部下有能之人比如廖公淵之類,也願意容忍相讓,可這不代表他沒有脾氣。於是龐統求見的時候,他刻意冷談對待,想把他安置到耒陽去做個縣令,龐統竟然還敢不去!

  劉備實在很頭痛。他覺得,自己既然是不尷不尬的第三選擇,就很難擺出主君的樣子,去要求龐統。如果勉強龐統盡心效力,還不如彼此眼不見心不煩。

  誰想到,自己什麽都沒做,龐統反倒回心轉意了?據說還特地花了大功夫,為自己勸降了江東大將甘寧?

  劉備簡直不知道龐統究竟是怎麽想的。所以,雖說他聽從孔明的建議,急召龐統回來谘詢,可對著龐統,總還有幾分不舒坦。

  龐統倒是絲毫沒有什麽不自在的感覺。

  他迎著堂上許多人探察的眼光,穩步登堂,長揖見禮:“從事龐統,拜見主公。”

  “士元先生,請你來,是有事相詢。”劉備開門見山。

  “主公請講。”

  劉備見龐統端然,也略微挺直身體,簡單闡述了曹操將遣二將進入漢中的動向,同時有意沒提諸葛亮和廖立的判斷,試圖籍此探一探龐統的才能。

  最後他誠懇地道:“畢竟荊州新定,士馬疲憊,糧秣物資俱闕,所以短期內難以抽調大軍。但如果坐視著曹軍進入漢中而不理會,我又怕巴蜀動蕩,進而引發劉季玉的搖擺……士元先生,我聽聞,你在周公瑾的帳下時,就曾參予籌劃入蜀。卻不知,你對眼下的局麵,可有什麽看法?”

  龐統沉吟稍頃,說道:“曹公這樣的安排,接下去無非兩種可能。”

  “哦?”劉備看了眼諸葛亮,又看了眼廖立:“敢請足下言之。”

  “第一種可能,曹公降伏張魯,隻是為了有借口向關中調兵。而增兵關中之舉,隨即就會引發羌胡豪帥們的武裝對抗。以曹公之用兵如神,一年之內就可以把羌胡豪帥驅逐到涼州。到那時,曹公再用一年時間整合關中、漢中,隨即便可南下益州。而我們則拉攏劉璋麾下諸將,與之對抗。”

  劉備微微點頭,心道,這便是廖公淵猜測的可能。孔明此前也曾私下提到,但孔明以為,若隻為了製造調兵的借口,曹操大可不必專門承諾張魯,既然他這麽做,就一定有特定的原因。另外,廖立以為曹孟德需要三年五載剿滅豪帥,而龐統認為,曹孟德隻需驅逐豪帥至涼州即可,驅逐豪帥用一年,整合關中漢中兩地、囤積糧秣物資至少也要一年,如果在這兩年裏我能控製益州,雙方正好決戰。

  劉備麵色如常,頷首道:“第二種可能呢?”

  “第二種可能,曹公付出相當的代價,就隻為了輸送夏侯淵、徐晃二人至漢中。與之同行的,或許還有一套益州牧或益州刺史的文官班底,以二將所部為憑借,這套益州班底就可以在漢中以曹公的名義招降納叛、封官許願,使得益州人心動蕩。與此同時,曹公本人則可以安心平定關中和涼州。如果待到北方大局已定,我們還未能拿下成都,那就大事不妙。”

  這……

  劉備不禁要對龐統另眼相看,他此刻所說的,與諸葛亮昨日與自己私下推算出的情形不謀而合。諸葛亮那時說的還更深入些,但若給龐統足夠的時間,未必不能將之完善。

  “說得對。”劉備連連點頭:“以本來的形勢而論,我方取蜀,而孟德定關中,雙方誰的動作快,誰就能夠規取漢中,搶占主動。而孟德此舉,便是提前在漢中布局,竭力拖延我方取蜀的步伐。”

  他情不自禁地向前挪動坐席:“士元,既然已經確認這兩種可能,我方又該如何應對呢?”

  “主公說得極是,這兩種可能,說到底並無不同。都需要我們和曹公爭分奪秒,力爭搶先穩定益州,然後爭奪漢中。至於如何穩定益州……”

  龐統微笑前趨半步,注視著劉備:“那就要問主公了,您是要伐蜀,還是要入蜀?”

  “伐蜀?入蜀?”

  “伐蜀者,我們一方麵在荊州蓄養兵力,一方麵派遣得力人手、厚饋金帛財貨,拉攏益州重臣,收買關鍵人物。待到兵力充足,擇一適當的時機,給劉季玉安排一個適當的罪名,我們自荊州鼓行而西,直抵成都,然後再徐徐收攏益州人心,與曹操決戰。”

  “入蜀者,我們借著曹公有意於益州的聲勢,提出願意為劉季玉北上漢中,討伐張魯,保障益州得安定。若得劉季玉的邀請,主公可領精兵若幹入蜀,擇一適當的時機,執劉璋於階下,再以劉璋的名義降伏益州各郡。如果動作迅速,或可搶在曹操之前,擊破夏侯淵等輩,先取漢川。”

  劉備屏息聽完,吐了口氣。

  他環視在場眾人,忽然有些後悔。今日不該召集這麽多人與會,這龐士元把話說得太明白了,有些話傳出去,有礙聲譽。

  “董子曰,以有道伐無道。劉季玉隻是溫和怯弱了些,並非無道。我與他又同為漢朝宗室,所以伐蜀雲雲,不必再說了。至於入蜀……如果劉季玉果然邀請,荊益兩州本該守望相助,我便為他討伐張魯,理所應當。兩家若能協和抗曹,那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