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老將
作者:蟹的心      更新:2020-09-16 12:37      字數:2646
  數百名騎兵漸漸加速奔馳,激起翻卷煙塵,而上千鐵蹄踏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就像是濃雲中翻滾不歇的雷電。而程普的本隊,就如紮根於大地深處的巨岩,身當雷鳴電閃,巋然不動。

  不得不承認,相比與鄧銅、賀鬆的光鮮戰果,此前郭竟所部針對程普本隊的攻擊,顯得有些失敗。他組織了幾次衝擊,都未能打散吳軍,己方反而死傷不少。

  郭竟的兜鍪碎裂開了,他的左腿被利刃刺中,傷處鮮血汩汩,透過鍛鐵的甲葉,染紅了外袍。他將長矛倒插在地上,拔刀割下袍服下擺,緊緊地裹住左腿,隨即重新握住長矛。矛杆上因為沾了血,變得有些黏滑,於是他將長矛舉過頭頂揮舞,把血液甩掉一些。

  “司馬你看,鄧銅已經帶人上來了!”

  郭竟的部下鄧驤大聲叫喊著,讓郭竟來看。

  郭竟沒有理他。

  適才郭竟成功突入到了吳軍的陣列之中,連破兩道盾陣,幾乎直迫程普的將旗,可是旋即遭到十餘杆長槍攢刺,幾名親衛為了掩護郭竟撤離,不惜以肉身為盾,連人帶馬都陷在了敵陣之中。他探看著前方戰場,試圖找到他們的遺骸,可是放眼望去,隻看到人馬喧嚷、來去廝殺。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剛才衝殺到了什麽位置,又哪裏找得到他們的喪身之所呢。

  “郭司馬!”鄧驤再度大叫。

  郭竟瞥了鄧驤一眼。這名部下來自於雷遠在灊山中最初接受的一批雷氏部曲,起初是隊率,因為軍中聚賭而被降職成了什長,現在又被一路提拔成了曲長,其驍勇善戰和暴躁量狹一般鮮明。就如此刻,鄧驤急的並非戰局本身,而是鄧銅將來搶功。

  “不要急。”郭竟凝視著對麵旗幟下那名老將,冷靜地道:“所有人跟我往左側去,拉開隊列吸引吳軍的注意力。老鄧的騎兵多,有他來到,一定能成。”

  程普端坐在馬上,同樣凝視著這名幾度叱喝衝鋒的敵方軍官。雖然戰局膠著慘烈,他的神情絲毫都不慌亂,臉上每一處肌肉,每一處皮膚都凝固得好像岩石一樣。

  這是身為大將者必須做到的。

  無論內心有多麽慌亂,一定不能表現出來。隻有大將不亂,部屬們才不會亂。

  所以程普竭力保持著穩健姿態,但他的額頭已經冷汗涔涔。

  眼前這名敵將的勇猛程度,隻怕比自己年輕時候也不遜色太多。適才此人衝突入陣,幾乎迫的程普本人拔刀補上一線作戰,雖說最後將之逼退,勝得著實艱難,是硬生生拿自家精銳部曲的性命堆出來的。

  隨著程普渡江抵達的兵力,扣除留守艦隊的水手們,合計四千上下,其中有一些是山越人組成的部隊,還有少量江夏郡的郡兵。唯獨與郭竟惡戰的,乃是程普的本部部曲,總數共計一千。

  這支部曲是以程普在右北平郡與鮮卑人惡戰的私兵為骨幹,一點點擴充起來的。從北疆到江左,這些將士們經曆了無數戰鬥,一批批人凋零於戰場,又有一批批新人補充進來;其實當年的右北平同鄉,已經變成極少數了。但這支部隊的精氣神還保持著,他們從來都擅長於強敵交手,也見慣了、至少也聽說過騎兵在廣袤原野縱橫衝突的場景。

  這就是老將、老兵的價值所在。他們的經驗足以應付各種突發情形,也足以使他們在不利的環境下始終作出正確的選擇。

  在嘈雜狂亂的戰場上,他們竭力堅持,哪怕零散的同伴不斷死於騎兵的砍殺和踐踏,他們也不動搖,隻是不斷聚集起來,在中軍旗幟之下穩住陣腳。雖然敵方騎兵軍官努力衝殺,卻不能阻止他們的陣型漸漸穩固,而集結的人數從兩百,到三百,到五百,最後漸漸形成七八百人的防禦陣型。

  可惜七八百人還是少。當郭竟和鄧銅的兩部騎兵從左右兩個方向包抄過來的時候,吳軍將士們僅存的刀盾手也不得不拆分成左右兩隊,每一隊刀盾手後方站著的槍矛手和弓箭手,都稀薄得有點可怕。這樣下去,終究會頂不住的。

  而敵軍的步卒大隊,依舊踏著有節奏的步伐,越來越迫近了!

  那些步卒們的裝備很齊全,兜鍪、皮甲、刀槍劍戟,都很精良,程普看得出來。他們的步伐沉著鎮定,從林間出現以後,瞬間排列成了連綿的隊形,隨後前進了數百步,隊形並不見明顯鬆散,這些是紀律嚴明、作戰經驗豐富的精銳,程普也看得出來。

  步卒與騎兵不同。如果說騎兵是銳利的鋒刃,那麽步卒,就是重有千鈞的鐵錘,當他們投入到戰場的時候……己方就再沒有辦法對抗。

  程普的神情依然不變,可是握韁的手掌上,隱約有青筋暴起。

  這一仗,打得太蠢了。簡直像是伸長了脖子,等著玄德公引刀來割。程普感到強烈的羞辱,強烈的不甘。玄德公的部下們不是大都去了作唐麽?關羽、張飛、趙雲等等,那些人,是程普自愧不如的猛將、勇將。可他們不在這裏!哪裏冒出來如此強大的一支兵力?

  周郎派來傳令的軍使倒曾經提到過一個名字。廬江雷遠,玄德公部下新近提拔的偏將軍、護荊蠻校尉。周郎提醒過,此人很可能是造成周幼平身死的罪魁禍首,他和他部屬又很有可能出現在公安城周邊的戰事中,要自己小心應對。

  隻不過自己沒有注意,當時以為:區區一個土豪,能有什麽實力,周郎未免色厲內荏,太心虛了。現在看來,竟是自己錯了。在戰場上,一個錯誤,就會要命。

  三路兵馬對公安城的圍攻,難道就要以本軍的身死兵敗作為開端?

  程普還不想死,他的年紀很大了,但是愈到這時候,他愈不想死。

  怎麽辦?怎麽辦?

  程普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夥伴黃公覆。每次遇到難題,黃公覆都會這麽不由自主地喃喃自語,因此時常被同為宿將的自己和韓當笑話。其實何必這麽問?須知,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在於狐疑。

  明擺著,戰場的東西兩側都是起伏丘陵和林地,不適合大隊騎兵奔走。敵軍從西麵來,那東麵當屬空虛。隻要奔行裏許進入林地,再到江岸也不過十餘裏罷了。在江上還有己方水軍千餘人,隻要抵達那裏,就安全了。隨後水陸兩軍一並行動,仍然可以威懾公安,足以向周郎交待。

  當然,這一場是輸了。好在隻要及時撤退,折損的就不過是些山越人。山越人有的是,可以繼續抓;眼前的小小挫敗,日後也有的是機會報複回來!

  “拒守不是上策啊……”程普長歎一聲,從腰間拔出繯首刀。

  身邊的將校們都是追隨他多年的老部下了,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有人麵帶不甘地想要嚷幾句,被同伴猛地捂住了嘴。更多人開始整備武器,甚至丟棄多餘的負重。

  “諸位,隨我來!”程普高聲呐喊。

  下個瞬間,這名身經百戰的老將威風凜凜地躍馬而出,再下個瞬間,他和他的親衛騎兵十餘人,縱馬劃出一道弧線,向著戰場東麵的起伏丘陵地帶疾馳而去。而原本擺出死守架勢的部曲們,轟地一聲掉頭,緊跟著程普狂奔。

  這一舉動,出乎廬江雷氏部曲的預料,也出乎鏖戰中吳軍將士們的預料。一時間,好幾處原本正在竭力拚殺的戰團都停下了動作,整個戰場都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