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公安
作者:蟹的心      更新:2020-09-05 00:42      字數:2507
  信使入來,雷遠一看,是在灊山中認得的老熟人了。

  兩人寒暄幾句,雷遠請信使歇息,自將書信緩緩展開。

  信上簡略道:數月未見,甚是想念。前次提兵至樂鄉,又聽傳言道,卿之手臂傷勢仍未痊愈,我恰在公安城中認識精於外傷的瘍醫。如君有暇,不妨來公安暫住數日,求醫之外,也好熟悉熟悉荊州的風土、人物。

  書信末尾,又仿佛無意地提了一句:因為公安城實在狹促,所以玄德公已經在孱陵擴建了一處巨大宅院,供給孫夫人居住。這便是寬慰雷遠,若往公安去,無須因為撞見那位驕橫主母而尷尬了。

  其實便沒有這份信件,雷遠也有意往公安一行。

  此前雷遠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樂鄉境內的各項建設和整治。但最近幾個月,雷氏宗族已經在樂鄉立足穩固,之後隻需按部就班,而縣中的事務又有蔣琬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他開始全麵履行護荊蠻校尉的職責,將影響力擴充向外。

  這個過程中,必有與軍府、州府協調的地方,必有需要玄德公的僚屬大吏和各地地方官員支持配合的地方,一味蠻幹是不行的。為此,雷遠作為投入玄德公麾下不久的新人,也該拜問一下相關的人員,了解了解他們的性格和處事習慣。

  至於手臂的傷勢……

  此前左將軍府中的良醫何儼照顧雷緒時,也為雷遠診治過數回。何儼擅長用靈樞針灸之術調理各種雜症,他為雷遠施以針法和灸法,又提供了某種氣味可疑的藥膏,讓雷遠在傷處塗抹。那藥膏塗了一陣,現在傷勢似乎略有好轉,但雷遠懷疑,有可能與氣候轉暖相關,未必全屬藥石之功。

  上過戰場的武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帶著長久難愈的傷患。年輕時仗著生命力旺盛還能堅持;待到衰老,種種傷患一旦爆發,就會喪命……雷遠縱不畏懼,也希望盡量避免這種狀況。何儼畢竟是個疾醫,也就是內科醫生,如果公安城裏果然有水平高超的外科瘍醫,那可真值得走一趟。

  既然如此,雷遠便不耽擱,便當日回書趙雲。他是地方官員,無事不得擅自離開轄境的;於是又向劉備遞交了申請,就說近來周邊無事,自己打算在公安城裏擇一居處暫住,以便尋醫問藥、調理身體。

  後日便有馬謖代回書說,左將軍府已經為雷遠安排好了居處,問雷遠何時前來,他好請人相迎。

  既然知道了有落腳之處,雷遠便不耽擱,當天就出發往公安去。

  一行人打馬不停,沿途隻在兩處郵驛飲水稍歇。荊州地界寬廣,與中原不同。僅僅兩縣之間,距離便超過百裏,虧得廬江雷氏擁有的良馬不少,一行人都配備從馬,車駕也是雙馬的輕車,這才能行動如此快捷。

  饒是如此,待到抵達公安的時候,已經將近黃昏,險險要被關在城門外。

  眾人趕緊催馬向前。

  眼看這股人數量雖少,卻都挾弓矢、佩長刀,個個都形貌剽悍,氣勢逼人,城門處的兩隊執戟衛士隔著老遠就注意到了,有些警惕地湊了過來。

  李貞自懷裏取出符信,待要應對,雷遠將他喚住了。

  “我來吧。”

  第一次來到這荊南治所,客氣恭敬些,總是好的。

  雷遠下得馬來,將符信遞給執戟衛士。

  一名身披鎧甲、方麵短髭、形貌甚是威武的衛士首領接過符信,打開看看,知道是樂鄉縣開出的。他又下莫非是護荊蠻校尉、廬江雷氏宗主麽?”

  “正是。”

  那衛士首領客氣施禮:“雷將軍遠來辛苦了。不知您要去哪裏?我來引路。”

  雷遠連忙還禮,又說自己與馬謖有約。

  衛士首領想了想,他揮手喚來另一名戟士首領:“我領人往左將軍府一行,你們好生守把城門,莫要懈怠。”

  戟士們齊聲道:“是。”

  他轉向雷雲,抬手虛引道:“雷將軍與隨行的各位,請跟我來。”

  雷遠見此人禮數周全,但言行持重,並不顯得諂媚,不禁有些好感。隨他走了幾步,雷遠問道:“請問尊兄高姓大名?恕雷遠失禮,竟不知何時與尊兄見過。”

  衛士首領道:“某乃義陽人傅肜,字伯祀。前些日子,曾隨主公前往樂鄉吊喪,是以曾見過雷將軍。”

  原來此人乃是劉備的隨行部曲首領傅肜。

  雷遠不知道的是,此前公安城的城門尉懾於孫夫人的指令,未及時關閉城門,引起劉備大怒,將多名相關吏員貶入軍中做了小卒。最近這些日子,城門尉的職務一直由魏延和傅肜兩人輪番負責。

  雷遠連忙抱歉道:“失禮,失禮。那幾日神誌昏沉,想是見過的,後來又忘了。”

  傅肜領著雷遠一行人往公安城裏去。

  隻見這城池雖然不大,城牆卻既高且厚,十分堅固;城內的裏坊也營建得井然有序。寬敞的道路上,往來行人不少,看麵色尚還紅潤,衣著俱都齊整。老實說,眼下看來,他們的氣色,比廬江雷氏所控製的徒附百姓要強出一截。看到騎士們沿著道路走來,行人們讓到路邊,動作很坦然,沒有什麽畏懼的神情。

  雷遠明白,百姓們心中具有十足的安全感才會如此。他們相信這座城池中的一切行事必有規則,也相信這規則必定能保護自己。能夠在亂世中使治下百姓安然如此,這種施加於普通百姓的仁義,不是能夠刻意追求得來的,非得要長時不懈地為黎民黔首著想,才能夠深入人心。

  孟子曾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玄德公便是如此。世人皆知,玄德公的才能較之於曹公,怕是遠遠不如,但能夠在萬般艱難之中屹立不搖至今,眼前這些百姓,便是他的憑籍了。

  與此同時,傅肜看了看雷遠,微笑著點了點頭,露出與有榮焉的神情。

  走了沒多遠,就到城北的左將軍府。傅肜便問雷遠,是否隨他覲見玄德公。雷遠覺得,既然來此並無公務,身為下屬者貿然登門,不合禮數。何況既然是馬謖回書相約,就應先見過馬謖才是。於是他客氣地表示,隻需傅肜代為通報馬幼常,自己在外等候。

  左將軍府的門口也有兩隊執戟衛士,傅肜讓他們帶雷遠一行到府門旁的耳房裏稍歇。

  雷遠在耳房門口看了看,有幾名等待召見的官吏正在裏麵整理袍服,還有人滿頭大汗地低聲念念有辭,大概是在背誦某項數據。雷遠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要進去影響官吏們的狀態,以免結下仇怨。

  他退後幾步,與扈從們在門口石闕下等候。

  江南氣候濕熱,一行人在日頭下猛趕了大半天的路。每個人都滿頭滿臉的汗水,衣袍也被汗水浸透了。此前縱騎奔馳帶風,還好受些,這會兒下馬站立,隻覺得悶得透不過氣。

  好在沒過多久,傅肜一溜煙地小跑出來,卻未見馬謖身影。

  雷遠迎上幾步,隻聽傅肜道:“主公召見。雷將軍,請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