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從今天開始當東家
作者:凱夫拉頭盔      更新:2020-05-10 11:43      字數:2392
  出了城門回家,張徐氏開心的牽著三頭牛在張家堡北麵的林地裏放牛。

  逃難來到張家堡,家裏從來沒有養過家禽,家畜。

  自然沒有準備草料,也沒有準備麥麩,豆粕。

  三頭耕牛是張徐氏心裏的寶貝,不能委屈。

  她留小翠在家歸置新買的家具,打掃柴房,自己跑去外麵放牛,也不嫌冷。

  “阿娘,這些活讓小翠幹就行了。”

  張蒼水哭笑不得的說道。

  “你懂什麽,等開春全靠這三頭牛耕地。”

  張徐氏看牛的眼神都帶著慈愛。

  “我想過了,咱家沒有地,這些牛租出去能收不少銀錢。開春後你把耕犁買回來,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當個包租婆。”

  苦難的日子結束了,張徐氏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驟然間過上小康生活,對未來有著各種憧憬。

  他還想在西牆下搭個牛棚,裏麵放上炭盆,人要蓋被子,牛也不能凍著。

  至於那匹戰馬,她倒是不心疼,那是張蒼水的事。

  “讓你買雞鴨鵝你怎麽沒買,以後吃雞蛋不用愁,過年的時候還有老母雞吃。”

  張徐氏有些不滿。

  “阿娘,我在宣府尋了一處房子,咱們要搬家,雞鴨鵝之類的東西等搬了家再買不遲。”

  “你要買房子?!”

  張徐氏有些驚訝。

  倒不是他不想搬進宣府,她也不想寄人籬下。

  主要是害怕被仇家盯上,買賣房產需要登記戶籍,需要保長,甲長作保,還需要宣府官衙登記備案,也就是發放房契。

  張蒼水知道張徐氏的擔心,笑嗬嗬的說道:

  “阿娘不用擔心,我用的是李成蹊大人的名義。他是班兵軍官,這次立了大功,手裏有了銀子,購買房產理所應當。”

  張徐氏更不放心了,這種事豈能用他人的名義。

  要是對方賴賬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他是亡命徒,別招惹他。”

  張徐氏嚴肅的警告張蒼水。

  “阿娘,他不是一般的亡命徒。他跟我們一樣,也是被人誣陷才發配邊疆的。他的仇家依然穩坐官衙。這次立功的消息會告知全國官府,他的仇人一定會擔心李成蹊翻身後借機報複,指不定會搞什麽幺蛾子害他。

  李成蹊正好借買房產的名義麻痹對方,讓對方以為他已經忘記恩怨,打算世世代代定居在宣府鎮。”

  李成蹊是個聰明人,張蒼水跟他開口的時候他一口應承下來。

  同是天涯淪落人,兩人心照不宣,誰也沒有問對方的具體情況。

  盡管張蒼水拍胸脯,張徐氏依然持保留意見。

  她撅著嘴巴嘟囔:

  “錢是你拿命換來的,你自己做主。”

  “阿娘,我給兩隻黃狗取了名字。大的叫嚴閣老,小的叫小閣老。以後不用對他們兩個客氣,該餓著就餓著,該罵就罵,該打就打。”

  張徐氏楞了一下,然後笑的前仰後合。

  “你說你哪一點像你爹...”

  ,

  宣府鎮在嘉靖30年的時候迎過一次商業繁榮。

  朝廷答應與俺答部茶馬互市,江南和雲貴商人大規模搬遷到宣府開商號。

  給宣府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刺激了房產市場的飛速發展。

  圍繞宣府三衛營地開啟了一輪建築高潮。

  一年後,繁華褪去,江南,雲貴商人除一小部分跟宣府三衛搭上關係,留下來做走私生意外,大部分商號關閉,舉家搬遷。

  由此空置出一大批的房產和店鋪。

  牙行那邊很快得到消息,讓張蒼水看房,巡視店鋪。

  九邊之地的房子千篇一律,跟江南的百花齊放相比天差地別。

  張蒼水在驢肉胡同選了一家兩進的房產。剛好跟胡家商號的胡飛鴻住斜對門。

  總價55兩,李成蹊特地跑回來一趟,雙方交割完畢,張蒼水來不及問上差的消息,李成蹊匆匆返回新軍衛。

  雖說是兩進的住宅,不過地方很大。

  正房,廂房,耳房,柴房一應俱全外,後院還有一個馬棚,一個草料棚。

  大門入口處有個江南風格的影背牆,影背牆後麵是個小型的魚塘,魚塘邊上種著一小片竹子。

  這裏五年無人打理,窗戶上很多地方都已經掉漆,窗紗已經破敗,魚塘裏渾濁不堪。

  張蒼水請了十幾個短工,用了七天時間把新家打掃幹淨,修葺整齊。

  後院多了一個牛棚,搭了一個雞鴨鵝的柵欄。

  一應家具能用的留用,不能用的當做煙鬥材料。

  兩米多寬的大門重新刷漆,“李宅”兩個字耀眼奪目。

  門口的對聯請字畫先生重新寫了一副。

  搞得自恃一肚子墨水的字畫先生一臉懵逼。

  地鎮高崗,一派溪山千古秀。

  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

  張徐氏飽讀詩書,也是一臉茫然。

  從張家堡搬走的時候,張蒼水特意放起了鞭炮。

  一眾小兄弟簇擁著張蒼水,興高采烈的搬進新家。

  張蒼水在家裏開席五桌,請15個兄弟,請了馬義兄弟,還請了班兵營留守的真定府人員,當然,木材鋪的洪濤和學徒們一個不落,全都請來一塊熱鬧。

  新家落成,張蒼水馬不停蹄的選定店鋪。

  萬全大街是宣府鎮主街,店鋪林立,來往客商雲集於此。

  想找個出脫的店鋪需要靠運氣,等很長時間,張蒼水便在萬全大街隔壁的將軍廟街尋了一家店鋪。

  銀錢125兩。

  位置不算衝要,貴在地方大。

  臨街店鋪上板18塊,窗戶無算。

  櫃台很長,貨架很多,稍微修整一下便可以使用。

  最讓張蒼水滿意的是,店鋪後麵有個很大的院子,房屋12間,能夠拿來當倉庫。

  張蒼水托馬六的私塾老師寫了一塊沈慶餘堂的匾額,高高掛在正門之上。

  又訂做了兩麵大紅的沈慶餘堂大旗,一左一右掛在門口,迎風招展,頗為氣派。

  此舉開創了商號扛旗的先河,引得萬全大街上的商號紛紛效仿。

  張蒼水再次宴請五桌,還是那些人,還是那樣熱鬧。

  訂做貨箱,挖地窖,請短工,置辦家私,給車轅加了頂棚,做新衣裳。

  裝飾店鋪,主要是花花草草和大量瓷器。

  沈慶餘堂主營茶葉,煙草,兼營手串,禮盒,煙鬥等小物件。

  半個月下來花去260兩銀子,分得的銀子花去大半。

  而一心要置買的田地還沒有著落。

  一來銀子不夠,

  二來尋不到合適的賣家。

  張蒼水買的是連片的良田,不是三畝五畝的零碎土地。

  消息放出去,讓他們慢慢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