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沈浪重生
作者:凱夫拉頭盔      更新:2020-05-10 11:43      字數:3773
  寒冬臘月,天空飄著豆大的雪花,寒風吹的刺骨,白茫茫的驛道上走來一隊人馬。

  待隊伍走進,才發現不過是一隊十來歲的孩童,總共十七人。

  他們每人背上背著一個編筐,編筐裏麵盛放的是一堆衣物。

  這些衣物隻能用破衣爛衫形容,可以清晰的看到露出的棉絮和磨損的針腳。

  隊伍旁邊,一個十二歲的孩童手裏揚著皮鞭,“啪啪啪”打的脆響。

  “走快點,等著爺管飯呢?!”

  孩童叫做張蒼水,從他桀驁不馴的口氣看,他是這群螻螻的老大。

  “蒼水哥,熱湯總要喝得。”

  一個孩童笑嘻嘻的說道。

  張蒼水瞪了他一眼,把鞭子甩的更響了。

  孩童吐吐舌頭,咬牙快走幾步。嘴裏呼喚著大家走快點,張蒼水這廝真的不管飯。

  頂著寒風走了三裏地,終於看到村寨的夯土堡壘。

  張蒼水笑嘻嘻的喊了一嗓子:

  “先到我家者,賞匕首一把!”

  “呼!”

  話音還沒有落下,十六個孩童一窩蜂的衝出去,嘴裏嗚呀喊著,有些人甚至拳腳相向,生怕別人搶在自己前頭。

  張蒼水看著這些猴崽子撒歡,嘴角露出滿意的笑容。

  “徐娘,我來了。”

  “徐娘,我背的最多。”

  “......”

  孩童們一個個攀比編筐裏的衣物。

  張徐氏今年四十有九,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生活壓力下,她看起來像個佝僂的老太太。

  “慢點放,別弄破了。”

  張徐氏笑嗬嗬的看著這些孩子,如同看待自家的子侄。

  孩子們一個個膀大腰圓,麵色紅潤,衣著整潔。

  這些百戶,總旗之子竟然被自己的兒子像馴馬一樣馴的乖巧聽話,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害怕。

  “馬六,歸你了。”

  張蒼水從腰間掏出一個一尺長的木雕匕首,甩手扔給馬六。

  馬六,大名馬忠,身高六尺有餘,是興和守禦千戶所帳下百戶馬明哲的六子,正牌軍戶。要不是他排行老六,早就上礅堡扛槍去了。

  張蒼水來之前,他是這群孩子的老大,張蒼水來後一個月,打的他指東不敢往西,成了一人之下,二十人之上的二把頭。

  馬六摩挲著手裏的匕首,引來一眾羨慕嫉妒恨。

  他憨笑著對張蒼水說道:

  “多謝總把頭。”

  張蒼水沒有搭理他,眯縫著眼睛掃視了一眾部下: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都給老子滾回家吃奶去!”

  一眾孩童笑嘻嘻的跟張徐氏告別,蹦蹦跳跳的出門。

  剛把木柵欄關緊,一陣哄搶開始了。

  “這是老子的匕首,誰敢搶!”

  “我敢搶!”

  “我也敢!”

  張徐氏看著院外的孩童,憂鬱的責怪起自己的寶貝兒子:

  “咱們不比人家,小心他們的官家找咱們的麻煩。”

  張蒼水幫張徐氏整理衣物,嘴裏寬慰道:

  “阿娘,不用怕。沒人知道咱們是誰。這些孩子長大了還能幫咱們說話呢。”

  張蒼水前世是個28歲的軍人,一身的腱子肉。

  魂穿到12歲的沈浪身上,超強的身體素質變成了如今這副麻杆樣。

  不過肚子裏的墨水不會隨著穿越消失,思想和城府比近五十的張徐氏成熟許多。

  巧的是,沈徐氏為了隱姓埋名,給沈浪改名張蒼水,自己成為張徐氏,正好和了張蒼水的名字。

  張蒼水是個軍人,訓練上課,戍邊巡邏是個很枯燥的工作,閑暇之餘,木雕成了他的業餘愛好,手藝不錯。

  那個時候靠這個手藝哄得連長和指導員心花怒放,團部的幾個軍妹紙時常暗送秋波。

  可惜他穿越的是嘉靖年間,要是往後推一些,重生到天啟時代,他一準跑到天啟身邊秀共同愛好,那可就發達了。

  張蒼水對這個便宜老娘很敬重。

  倒不是因為親情,而是因為她身遭巨變,為了死去的義士沈煉,為了年幼的沈浪隱姓埋名,甘受屈辱,一步步走到今天。

  寒冬臘月,尿可成冰。

  張徐氏為了一家人的吃食,還要從軍營淘換些舊軍服漿洗,修補,賺些辛苦錢貼補家用。

  本就蒼老的身體,弄的滿手都是皴開的裂縫,不要說沾水,就是晚上睡覺都紮心的疼。

  “阿娘,您先回屋烤火吧,這是最後一批衣物,大後天我招呼馬六他們背回去,咱們不幹這種糟踐的活計了。”

  張蒼水心疼的說道。

  張徐氏苦笑:

  “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吃食不能比別人家差。如今的麥麵已經漲到10文一斤(對於張徐氏來說,用石當計量單位是奢侈的,想都不敢想。窮人總是從指甲縫裏擠出點錢,零碎的買米買麵。沒錢買的時候,挖野菜,刨地虎頂上一陣子。),我再漿洗幾次,今冬總不至於讓你挨餓。”

  張蒼水放下衣物,推著張徐氏進屋:

  “家裏不是有錢麽,您何苦為難自己。”

  張徐氏眼睛放光的說道:

  “那些錢來路不明,再說是你束脩的錢,不能動的。”

  “勞什子的東西,我才不稀罕。”

  張蒼水一聽去上學就搖頭晃腦的離開。

  他已經十二歲了,學識連這裏八歲的孩童都比不上。

  三字經不會背,百家姓能念頭一列,論語大概能吼上幾段。

  唐詩宋詞倒是能完整的背幾首,上不了台麵。

  一個現代人魂穿大明,繁體字認識不到一籮筐,斷句實在頭疼,等同於文盲。

  “哎。”

  張徐氏無奈的哀歎。

  想那沈煉一代學霸,堂堂的越中十子,獲王陽明“千裏才”之讚的人物,生的兒子竟然是個文盲,嗚呼哀哉!

  這一趟在馬六他們的幫助下,從班兵那裏淘換了47套軍服,每套一文錢,能買不少麥麵。

  班兵也稱募兵,也就是雇傭軍,多數來自河南和真定府,都是些亡命徒和餓死鬼。

  朝廷用年俸12兩銀子把他們雇來。為錢打仗,戰鬥力比礅堡兵強悍許多,就是那些衛所正規軍都比不上。

  一應武器裝備由宣大總督府承擔,夏冬軍服每年各一套,比起衛所兵每三年一套軍裝強了許多。

  當然,夏冬軍服每年各一套是上麵的規定,到了宣大總督楊順這個混蛋手裏自然無法保證。班兵軍服兩年都沒換了,破爛不堪。他們不像衛所兵,沒有家眷照應,飲食起居都得自己動手。

  漿洗,縫補,彈花這些女人幹的活自然幹不了或者不屑於幹。

  張徐氏通過馬明哲百戶的介紹,承接了班兵的雜活。

  這幫吆五喝六,沒少欺負張徐氏,張蒼水魂穿沈浪後,讓這種情況有了徹底改觀。

  零下十五度的天氣,張蒼水幫著張徐氏淘洗衣服,忙了一天,晚飯不過是一大碗粟米粥,堪堪看不到碗底那種。

  “吃掉這個,身體要緊。”

  張徐氏變戲法似的從背後拿出半個黑麵饅頭,遞到張蒼水手裏。

  “你沒吃啊!”

  張蒼水立刻吼起來。

  這個饅頭是昨天早上他去班兵大營前吃的,分一半給張徐氏,沒想到她一直留到現在。

  張徐氏見張蒼水生氣,立刻擺手道:

  “女人家吃的少,我又不餓。”

  張蒼水想發火,張了張嘴又收了回去。他實在不忍心責怪眼前這個婆娘。

  僵持下去不是辦法,索性拿過來兩口吞下。

  看著兒子把饅頭咽進肚子,張徐氏高興的一個勁的點頭。

  “好,好,咱們沈家還有希望,為娘盼你早日成才。對了,要不我跟馬大人說一聲,讓他招你當個堡卒吧。前線能立戰功,升的快。指望你登科是沒希望了。”

  說道最後一句,張徐氏眼睛黯淡下來。

  “提起那個混蛋就來氣,我自有生活之道,阿娘不要操心了。”

  張蒼水煩躁的嘀咕道。

  馬六的父親馬明哲是個百戶不假,手上有實權,安排張蒼水當兵卒很輕鬆。

  不過這貨看張徐氏的眼神讓張蒼水惡心。

  老大不小的人了,身邊又不缺女人,沈煉大人的遺孀還惦記,混蛋一個!

  張徐氏怎能不知道張蒼水說的意思,心裏極度愧疚。可是有什麽辦法呢,總要活下去。

  “馬大人沒有你想的那麽不堪,再說咱們寄人籬下,總要隱忍才是。”

  張蒼水不理張徐氏這茬,淬了一口說道:

  “遲早讓他吃癟!”

  張徐氏嘴角抽搐一下,不知如何勸這個兒子,索性不勸了,幹活去。

  彈花,縫補是細致活,張蒼水家裏點不起蠟燭。

  不過今天月色不錯,光線很好,在窗戶下彈花還是可以的。

  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夜晚溫度零下二十幾度,張徐氏隻穿了一件打滿補丁的大襖,下半身裹了一件夏天的單衣。

  張蒼水把自己的棉被抱出來,圍在張徐氏腰上。

  “十五了,今晚該來了吧?”

  張蒼水幫著張徐氏做活,嘴裏呢喃道。

  “嗯,該來了。”

  張徐氏淡淡的回應。

  兩人幹到半夜,呼聽得村內一陣狗吠,不大一會兒,院子裏傳來“咚”的一聲悶響。

  張蒼水立刻衝到房頂查看,遠處一個黑影匆忙從街坊飛奔而去。

  張蒼水知道自己追不上,索性下房,來到院子裏。

  他俯身把水井旁一個布包拿起來,用手顛了兩下:

  “嘩啦,嘩啦”

  清脆的響聲傳來。

  張蒼水回屋,當著張徐氏的麵打開布包。

  裏麵躺著一些碎銀子和上百個銅錢。張蒼水慢慢清點一下,抬頭說道:

  “阿娘,二兩五錢。”

  張徐氏奪過張蒼水手裏的布包,從剝了皮的牆壁上取下一塊夯土,把錢藏進去。

  夯土裏麵,已經有兩個這樣的布包了,加起來一共七兩五錢銀子。

  “每月二兩五錢,雷打不動,也不知道是哪個恩人。”

  張徐氏歎息道。

  不知道是驚喜還是害怕。

  張蒼水對沈煉還是有些了解的。

  沈煉學識深厚,為人剛烈,義薄雲天,門生故舊很多,加上他錦衣衛的身份,教授幾個憂國憂民的學子,結交幾個生死兄弟並不奇怪。

  沈煉被怨殺,這些兄弟幫不上忙,隻能用這種方式照顧沈煉的遺孀和唯一的兒子。

  他們不敢露麵,朝堂上那位閣老地位依然穩固,小閣老依舊囂張跋扈。

  不能讓那位小閣老和他的狗腿子宣大總督楊順知道沈煉的兒子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