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再信任君臣決裂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1-01-20 11:10      字數:2259
  “陛下,臣一直以來忠心耿耿,陛下是知道的,陛下不能因為別人的讒言而猜疑臣。”李在古不卑不亢道。

  “朕正是信任你,才沒想到你會做出這種事,實在令朕感到寒心。”李二淡淡道。

  “如此說來,陛下已經不再信任臣了?”李在古看著李二,臉上浮現出失望之色。

  “不是朕不信任你,而是你如今的所作所為不再是當初那個願意替朕擋刀槍的李在古了。”

  “好吧,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陛下要如何處置臣?”

  “李在古,雖說你為了大唐立下不世功勳,可你也太放肆了。不管何時,你都要明白,朕是君,而你是臣。你若真對朕忠心耿耿,便要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陛下因為讒言而要處死臣?”

  “不!你為大唐的開疆辟土立下汗馬功勞,朕不會處死你。朕要將你流放嶺南!”

  “嗬嗬!原來臣所做一切,都是我以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大膽!”

  “事到如今,臣沒有什麽可怕的!臣就是大膽了,陛下又能如何?臣一直以來,都認為陛下是不世明君,可如今,陛下也與前朝昏君差不多,都是老了後變糊塗了。”

  “李在古,你……你放肆!”

  “陛下,若你還沒有糊塗,為何會相信如此讒言?陛下隻要用心一想,便能想明白臣不可能勾結新羅、倭國。我大唐乃天朝上國,而臣身為太尉,用得著勾結小國?”

  李二的臉色變了變,怒容滿麵。

  他眼神複雜,表麵發怒,內心卻沒有怒意,反而感到心痛。

  他心痛的並不是因為李在古對他的不敬,而是因為他對李在古表現出的不信任令到李在古失望。

  他並不是不信任李在古,也不是真的要處罰李在古,一切都是為了替李治鋪路。

  可是,這些事,他不能直接對李在古說。

  若說了,李治日後再起用李在古,性質就不一樣。

  不過,如今看到李在古對自己的失望,他有點於心不忍。

  為了讓李在古日後可以輔助李治,替李治賣命,李二唯有忍著。

  即使李在古對他怨恨,即使李在古對他感到心寒,為了大唐的未來,他也隻能啞巴吃黃連。

  “李在古,朕本來還想著保你,可你如此頂撞朕,朕唯有下詔令將你削職,奪去爵位,流放嶺南!朕念及你曾經救過朕的命,朕不會為難你家人。”李二深呼吸了一口氣,語氣冷淡道。

  “陛下是擔心臣功高蓋主,擔心臣威脅陛下皇位,陛下還擔心百年之後,太子壓不住臣。不妨直說,陛下所有擔心都是多餘,臣若要造反,臣若垂涎帝位,早已動手。以臣的能力,要奪取帝位,並不是難事。”李在古失望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傷感。

  “李在古,是否知道你此言的後果?你今日所言,已等同造反!若朕要怪罪,可將你處死!”李二惱怒道。

  “反正陛下已容不下臣,臣也無需顧忌。”

  李在古說著,右手舉起,手中卻多了一把劍。

  李二大吃一驚,李在古進來之前,明明已經解掉佩劍。

  李在古手中拿著的不是青釭劍,也不是倚天劍(這把劍已經給了張如蓮防身),而是軒轅神劍。

  李在古手中的軒轅神劍離李二有兩三米遠,可是李二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劍氣壓向自己。

  這股劍氣壓得李二呼吸都困難起來。

  “你……你要幹什麽?”

  李二以為李在古要刺殺他,大驚失色。

  “陛下,臣若對陛下有二心,臣隨時隨地都能取陛下之命!”李在古眉宇之間浮現出陰寒之氣。

  李二是經曆過大風大雨之人,什麽場麵都遇見過,可如今卻感覺到死亡離自己如此之近。

  他並沒有大叫,他知道,即使叫外麵的侍衛進來,也無人是李在古的對手。

  他唯有極力地讓自己保持鎮定。

  正如李在古所言,他若要取自己的性命,隨時都可以。

  李在古既然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他並沒有打算立刻取自己的性命,若自己叫人,激怒了他,恐怕死得還更快。

  李二咬咬牙,忽然閉上雙眼:“來吧,你若要取朕性命,拿去便是!”

  他拚命一搏,要賭李在古不會殺他,要賭李在古對他還是忠心的。

  “臣方才已說過,臣若要取陛下性命,隨時隨地都可以,也用不著如今!”李在古似笑非笑道。

  李二聽罷,睜開雙眼,發現李在古手中的劍不知何時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李二微微鬆了口氣,李在古果然沒有殺他。

  但是他明白,李在古說了這些話,彼此之間已經沒有回旋的餘地。

  本來想找個借口流放李在古,等李治當政之後再起用李在古,讓李在古成為李治心腹,輔助李治。

  他萬萬沒想的是,弄巧反拙。

  “事已至此,你我君臣之誼也到此為止!”李在古盯著李二,表情凝重,“如今不需要陛下流放臣,臣願退隱山林,從此不再過問世間事務!”

  “在古……”李二欲言又止。

  他神情複雜,像是有很多話要說,又像是不知道該如何說來。

  他知道,即使這個時候向李在古解釋,今日所做之事是為了大唐未來,李在古未必再相信他。

  “臣願意放棄一切,絕對不威脅陛下的帝位,也絕對不威脅太子日後的帝位,望陛下準許!”李在古忽然躬身作揖道。

  李二動容,眉頭緊皺,嘴角微微動了動,沒有出聲。

  “臣在隱退山林之前,隻請陛下替臣做一件事。”李在古直了直身子,繼續道,“若陛下答應此事,臣與陛下從此兩相安,大唐也永保安定!”

  李二疑問地看著李在古,開口道:“你要朕答應何事?”

  “等臣離開長安之後,陛下須命令史官不準記載關於臣的所有事跡,也須命令太子繼承帝位之後,同樣不準記載與臣有關的事跡,曆代君王都不準!”李在古表情異常嚴肅。

  “為何?”

  “唯有如此,陛下才能安心!唯有如此,才不會有人再找臣出山!唯有如此,臣才能安安穩穩的過好下半輩子!”

  “在古,朕……”

  “臣即刻回去準備,明日便與家人離開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