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吐渾侵擾,選擇討伐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10-05 14:55      字數:2198
  數日後,李在古等人押解林士弘和扶三回到長安。

  李在古協助馮盎平叛,又順利將林士弘和扶三押至長安受審有功,因而官升一品,被李二封其為冠軍大將軍,屬正三品!

  李在古拜謝李二之後,回到家裏。

  這段時間,李在古很少見李二,他主要在處理天策府的事。

  這天,李在古正於後院逗他的孩子玩,一陣急速腳步聲傳來。

  “將軍,皇宮中來人!”管家跑到後院,喘著氣對李在古道。

  “好!”

  李在古讓妻妾陪孩子,然後大步走向客廳。

  李二身邊的一名內侍正在客廳中等候著。

  行過見麵禮後,內侍傳李二口諭:“李將軍於家中休憩夠了,朕想念李將軍了,望李將軍速速進宮見朕!”

  “遵旨!”李在古躬身作揖道。

  他意識到,李二肯定有什麽大事要找自己商議。

  李在古跟隨內侍來到兩儀殿。

  此時的兩儀殿,已經站著不少大臣。

  大臣們的表情凝重,在竊竊私語。

  行過君臣之禮後,李二告訴李在古,不久前兵部收到軍情急報,吐穀渾出兵侵擾蘭、廓二州。

  “在古,依你看法,該如何對付吐穀渾?”李二瞧著李在古,嚴肅地問道。眾大臣的目光齊齊落到李在古臉上,都想知道李在古給出怎樣的建議。

  “打!”

  李在古沒有多想,嘴裏吐出一個字。

  “你的意思是要朝廷派兵討伐吐穀渾?”李二眼珠一轉,追問。

  “正是!”李在古點頭道。

  李二沉思了起來。

  “陛下,臣認為不能出兵討伐吐穀渾。”出聲的是魏征。

  “為何?”李二瞥了一眼魏征。

  “回稟陛下,今年大唐多地出現水患,災情不斷,以致民心不安,若此時動兵戈,又會加重百姓負擔,且出兵討伐吐穀渾,高昌、吐蕃、西突厥諸國恐怕會趁機攻擊大唐。”魏征分析道。

  “難道我大唐國土被吐穀渾侵掠,還要朕忍下這口惡氣?”李二臉色一沉。

  “陛下,臣有一個建議,可使大唐與吐穀渾結成友好之邦。”魏征道。

  “哦?”

  “臣聽聞,吐穀渾可汗伏允曾希望與大唐和親。既然伏允主動提出和親,陛下何不答應其請求,若兩國和親,吐穀渾日後便不會隨便侵擾大唐邊境。”

  “我堂堂大唐,乃天朝上國,豈能讓一個胡夷之國任意攻取掠奪國土而忍氣吞聲?”李在古橫掃一眼魏征,忍不住冷聲道,“如今侍中卻要與吐穀渾和親,簡直是助長吐穀渾囂張氣焰。若所有異邦知道大唐如此軟弱,日後便不將我大唐當作上國,任意侵吞我大唐國土!”

  魏征臉色微微一變,顯得有些不悅。

  李二則瞧著李在古,目光中帶著滿意之色。

  “李將軍所言極是!”長孫無忌附和李在古。

  有不少大臣點頭,支持李在古所說的。

  “陛下願受一個胡夷小國所欺侮?”李在古轉而問李二。

  “朕當然不會受一個胡夷小國欺侮!”李二板起臉道。

  “去年,伏允派使者來長安進貢,說要與大唐交好。其表麵要與大唐結交,暗地裏卻使壞。其使者離開長不久,伏允便派兵大掠鄯州而去。”

  李在古不卑不亢,繼續道。

  自從上次與吐穀渾接觸過之後,李在古一直有了解大唐與吐穀渾之間的較量,對吐穀渾很多方麵都做過詳細了解。

  “陛下要求伏允來長安說明為何表明與大唐交好,暗地裏出兵擄掠鄯州之時,伏允借口身體不適,不願前來。後來反而要與大唐和親,說和親後便與大唐永世結好。

  陛下當初仁慈,答應其和親請求,希望伏允派其兒子來長安迎親。可是最終伏允不但沒有派其兒子前來迎親,反而直接派兵侵擾蘭、廓二州。此等反複無定之輩,陛下豈可一而再再而三忍讓?”

  李二深呼吸了一口氣,直了直身子,看了一眼李在古,又掃了其他人一眼,沉聲道:“在古言之有理!朕絕不能對吐穀渾再三忍讓!若再忍讓下去,不止大唐顏麵全無,其餘異國也會有樣學樣!我大唐不惹事,但絕不怕事!既然吐穀渾主動招惹大唐,便別怪我大唐不給任何情麵!”

  “隻要有朕在,便不和親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臣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李二補充道。

  “陛下英明!”眾大臣立即附和道。

  魏征聽到這,也不好意思再反對出兵討伐吐穀渾。

  “陛下,侍中方才有一點說得有理,如今大唐多地發生水患,導致百姓受災,確實不能因為大唐動兵戈而加重百姓負擔,因此,臣建議此次討伐吐穀渾,朝廷不需要出重兵。”李在古又出聲道。

  李二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臣還有個建議,可以從契苾、黨項部落中抽調一部分軍隊協助唐軍,從而減輕我大唐軍民負擔。”李在古又建議道。

  “好,這個建議很好,就按你所說的做!”李二道。

  李二掃了在場的武將一眼,話鋒一轉:“有哪位大將願領兵前去討伐吐穀渾?”

  “陛下,臣願領兵前去討伐吐穀渾!”主動出列請纓的是樊國公段誌玄。

  李二看著段誌玄,猶豫了一下,露出些許笑意道:“好!有樊國公出馬,定能打敗吐穀渾!”

  頓了一下,李靖接著道:“鄯州刺史李玄運日前傳來奏章,吐穀渾所有良馬都牧於青海,隻需輕兵出擊,便可擊敗吐穀渾,並取得其良馬。若能繳獲吐穀渾良馬,即使不能一舉將吐穀渾殲滅,吐穀渾沒了良馬之後,其騎兵日後便發揮不了作用!”

  “陛下英明!”段誌玄道。

  於是,李二任命左驍衛大將軍段誌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任命李在古為西海道行軍副總管,然後任命左驍衛將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分為兩路率領唐軍,在契苾、黨項部落的協助下討伐伏允。

  這次討伐伏允,大唐派出的軍隊並不算多,主要是從鄯、蘭、廓等邊地抽調部分軍隊,連同大部分契苾、黨項戰士共同出擊吐穀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