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力承擔,搞小動作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9-02 11:38      字數:2218
  長安,甘露殿。

  李二正吃著長孫皇後特意為他煲的蓮子羹,突然有密奏呈上。

  李二邊吃著蓮子羹,邊打開密奏。

  看了密奏的內容,李二不禁哈哈一笑。

  長孫皇後見狀,雙眼隨即浮現出疑惑而好奇的目光。

  李二看了一眼長孫皇後,臉帶笑容道:“這是從涼州傳回來的密奏。”

  “陛下,既是密奏,請切莫與我說。”長孫皇後連忙說道。

  她是一個不想幹涉朝政的皇後,隻希望能管理好後宮,替李二減輕後宮負擔便可。

  “沒事,這份雖說是密奏,但與朝政無關。”李二依然臉帶笑容道,“密奏的內容是關於王公大臣的兒子進行軍事訓練之事。”

  長孫皇後微微點頭。

  “李在古確實有辦法,六弟、七弟本來身子骨弱,走幾步路,都氣喘籲籲,如今被鍛煉得脫胎換骨,居然能跑五裏路,並且被訓練得沒了脾氣。”李二笑道,“連敬德與老程的兩個桀驁不馴的兒子,如今也乖乖的聽李在古的話。”

  長孫皇後莞爾一笑。

  “早知如此,朕應該將乾兒也送去接受訓練。”李二接著道。

  “乾兒還小。”長孫皇後道。

  作為母親,總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

  “想當年,朕在乾兒這個年紀,已跟著父皇上馬殺敵!”李二不以為然道。

  “如今天下太平,乾兒又是太子……”

  “正因為乾兒是太子,更需要鍛煉!”李二打斷長孫皇後,語氣變得嚴肅起來。

  長孫皇後的嘴角微微動了動,像是有話要說,但還是把到嘴的話吞了回去。

  李二意識到自己過於嚴肅,話鋒一變,表情和語氣和緩道:“你說的也對,乾兒還小,可以過一兩年後再讓他接受軍事鍛煉。”

  長孫皇後微笑道:“謹聽陛下做主!”

  ……

  這一天的午膳過後,李在古對何文、樂泰和劉姓校尉道:“如今新兵訓練差不多結束,若能讓其上一次真正的戰場,經曆一場真正的戰鬥,便更加圓滿!”

  “將軍,讓新兵上戰場?”劉姓校尉眉頭一皺,有些驚訝道。

  “有何問題?”李在古瞥了一眼劉姓校尉。

  “將軍,這些新兵身份與普通新兵不一樣,若上真正戰場,萬一有個三長兩短,我等難以擔當得起。”劉姓校尉感到為難道。

  “要擔當也是本將軍擔當,還輪不到你!”李在古臉色一沉道。

  “屬下並不是害怕承擔責任,可新兵都是王公大臣的兒子,若有個閃失,恐怕我等根本無法承擔後果。”劉姓校尉眉頭緊鎖道。

  “本將軍是此次軍事訓練的主管,有任何事,本將軍一力承擔,與你等沒有任何關係!”李在古板起臉來,冷聲道,“劉校尉若害怕,可離開此地,本將軍絕對不為難!”

  劉姓校尉聽到李在古這樣說,知道他意已決,自己勸告也無用。反正他說了他會承擔責任,自己多說無益。

  “新兵經過兩個多月訓練,已不算是新兵。”李在古繼續道,“你等也看過新兵進行了實戰刺殺訓練,不論是野豬還是野狼,都能擊殺,絕對夠資格上真正的戰場。”

  何文和樂泰點點頭。

  劉姓校尉則皺著眉頭,一副心事重重模樣。

  雖然說李在古是軍事訓練主管,若新兵有個三長兩短,他確實需要負責任,但是自己是受了聖上命令來保護宗室的,萬一宗室有閃失,自己肯定會背上保護不力的責任。

  “你等大可放心,本將軍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想法,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到時上了真正的戰場,本將軍也不會讓新兵有任何閃失。”李在古神色威嚴道。

  “既然將軍意已決,屬下唯有配合。”劉姓校尉無奈道。

  “劉校尉不用勉強,到時新兵若真上了戰場,你大可留在此地,免得承擔不必要的責任。”李在古揶揄道。

  劉姓校尉臉色微微一變,輕輕幹咳一聲:“屬下不勉強,屬下不勉強,屬下一切聽從將軍吩咐!”

  若真的上了戰場,他留在此地,萬一出了事,他更加需要承擔責任。

  “將軍,讓新兵上真正戰場不難,可目前大唐沒有與別國開戰,找不到真正的戰場。”樂泰若有所思道。

  “樂校尉所言極是。”劉姓校尉急忙附和道。

  “將軍,前幾日屬下去找範將軍要軍糧,無意中聽到最近有吐穀渾的士兵時不時侵擾涼州與吐穀渾相接壤的地方,掠奪大唐百姓糧草、馬牛羊等物品。”何文插話道。

  “自從漠南突厥被蕩平之後,吐穀渾已向大唐稱和,如今竟敢侵擾大唐百姓?吐穀渾是想成為第二個頡利?”李在古雙眸微微一縮,掠過陰寒的冷意。

  “將軍,吐穀渾隻是表麵上向大唐稱和,暗地裏卻不斷搞小動作。屬下聽駐守赤烏鎮的將士提過,附近的吐穀渾士兵在上個月,便侵擾了大唐百姓不少於三次。”何文神情嚴肅道,“不過每次吐穀渾的士兵都蒙著臉,而且搶完物品便走,因此沒有真憑實據證明是吐穀渾的士兵所為。有時,吐穀渾士兵還打扮成山賊來搶大唐邊境百姓的物品。”

  李在古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雖說沒有真憑實據證明是吐穀渾士兵所為,但附近除了吐穀渾的士兵外,沒有其他勢力。況且,範將軍曾派人打探過,發現那些蒙著臉侵擾大唐百姓的人,最後的落腳點便是吐穀渾在附近的軍營內。”何文繼續道。

  “若真是吐穀渾士兵侵擾大唐百姓,為何涼州守軍沒有出兵?”劉姓校尉狐疑道。

  “吐穀渾每次侵擾的士兵不多,而且沒有直接抓到吐穀渾的士兵,若吐穀渾士兵矢口否認,涼州守軍也奈何不了。若涼州守軍貿然出兵,勢必引起兩國糾紛,涉及到的範圍太廣,萬一吐穀渾士兵倒打一耙,說我大唐搞摩擦,到時便是兩國的外交問題,搞不好會導致兩國開戰。”何文分析道。

  劉姓校尉明白似的微微點頭。

  “既然涼州守軍不方便出兵,那就讓本將軍給吐穀渾來一個難忘教訓!”李在古喃喃道。

  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在場的人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