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又有喜事,進入涼州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9-01 11:42      字數:2276
  幾天後,那個被擒獲的影樓堂主被放了出去。

  他離開長安,漫無目的地走著。

  走到一個懸崖之上,他突然終身一躍,跳下懸崖。

  他知道,即使大唐戰神饒了他,影樓的樓主也不會饒過他。

  反正都是死,還不如自己跳崖而死。

  跳崖而死,至少能夠留個全屍。

  若落到影樓樓主的手上,可能會死無全屍。

  暗中跟蹤他的蕭煜還想著借助他來引出其他影樓殺手,卻沒想到他直接跳崖而死。

  早知如此,還不如繼續關著他。

  他一心求死,別人想救也救不了。

  死,對於他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

  他的死,對於天策府要拔除影樓這個殺手門派沒有多大影響。

  李在古被刺殺的事件告一段落,涉及此事的李孝銳等人也受到應有處罰。

  不過,李在古有些失望,他一開始還以為雇傭殺手刺殺自己的是盧清。

  若是盧清雇傭殺手刺殺李在古,便可以趁機將整個範陽盧氏都給打壓得再也無法站起來。

  盧清回到範陽後,一切都顯得很低調,似乎不再糾結盧閣和盧壽被判處秋後處斬之事。

  長安城內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李在古平平靜靜的在長安過了差不多兩個月,忽然有一天,乙失靜珠覺得身體不適,老作嘔。

  找來大夫一看,卻被告知,乙失靜珠懷孕了。

  李在古知道這個消息後,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張如蓮肚子裏的孩子還沒有生出,乙失靜珠也懷上孩子了。

  沒辦法,誰叫他某方麵太強大了!

  這樣的年代,對於李在古這種大戶人家,妻妾有喜,自然會有專人守護,不需要他煩惱。

  李在古想到自己如此厲害,短短時間內,便讓妻妾先後懷上孩子,高興之餘,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想起一個人。

  他想起的人,就是花水仙。

  他在想,花水仙是否也像張如蓮和乙失靜珠懷上自己的孩子了?

  可是,若花水仙懷上自己的孩子,應該來長安找自己才對。

  既然花水仙沒有來長安找自己,說明她沒有懷上自己的孩子。或許對於她來說,那個晚上所發生的事,是很平常。

  盡管如此,李在古還是決定派人去禧唐縣打聽一下花水仙如今過得如何。

  數日後,他派去禧唐縣的人回來稟告,花水仙已不在禧唐縣,多方打聽後,都不知她去了何處。

  李在古有些失落,不過他想了想,花水仙之所以離開禧唐縣,或許找到了好的歸宿。

  若是如此,自己應當替她感到高興才是。

  大半個月後,到了李在古開始對王公大臣的兒子進行軍事訓練的日子。

  涼州,大唐邊塞重城,戰略要地。

  左邊是霸氣粗豪的祁連山,右邊是雄渾蒼莽的龍首山。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昔日漢武帝在河西走廊開設郡縣,即武威、酒泉、張掖、敦煌郡,後又設金城郡,被稱為河西五郡,其行政機構和中原一樣。

  武威郡即涼州刺史的治所,因此,武威便有了涼州的別稱。

  到了唐朝初年,由於隋末天下大亂,河西走廊被突厥、吐蕃族和吐穀渾割據。唐高祖李淵統一天下後,深感涼州地理位置的重要,特別任命善於征戰的兒子李二為涼州總管。

  但李二並未就任涼州,李淵就派了黃門侍郎楊恭仁為安撫河西的大使,並專任涼州總管。

  李二成為大唐皇帝之後,任命李大亮為涼州都督,總管涼州軍政。

  時已炎夏,涼州顯得肅穆和燥熱。

  “遠遊武威郡,

  遙望姑臧城。

  車馬相交錯,

  歌吹日縱橫。”

  李在古坐在白龍駒上,吟唱著北魏溫子升的涼州樂歌,進入了涼州地界。

  他的身後跟著一隊上百人的隊伍。

  隊伍裏麵有數十名少年,正是大唐王公大臣們的兒子,被家裏人要求跟著李在古來涼州進行軍事訓練。

  這些王公大臣們的兒子,大部分是紈絝子弟,沒有受過什麽苦。

  一路上,諸多怨言。

  一時埋怨道路崎嶇,一時埋怨騎的馬不舒服,一時埋怨天氣太熱,一時埋怨為何要跑去涼州進行軍事訓練,一時埋怨李在古沒有照顧好他們……

  對於他們的埋怨,李在古卻沒有生氣,也沒有駁斥,更沒有責罵,反而忍讓著。

  李在古並不是顧忌他們的身份特殊,而是他打算到了目的地後,再好好教訓他們。

  這些紈絝子弟看到一路上李在古都不敢對他們怎樣,便以為李在古對他們的身份有所顧忌,越來越氣焰囂張,不將李在古放眼裏。

  “將軍,這些個紈絝子弟不將你放在眼裏,還沒有開始進行軍事訓練,一路上便與你作對,恐怕日後難以駕馭,是否給個下馬威?”李在古身旁的何文忍不住低聲道。

  李在古微微搖頭,輕聲道:“無須,先讓其狂妄一下,到了涼州後,我自然會好好的招呼!”

  李在古雖生活語氣平和,但何文聽了後,猜得到身後這些紈絝子弟日後有好受的了。

  跟了李在古這麽久,對於他的手段,何文是知道的。

  若李在古真的要教訓對方,管對方是王公大臣或是王公大臣的兒子!

  一個時辰之後,李在古等人進入涼州城內。

  涼州都督李大亮親自帶著涼州守將出門迎接。

  李在古立刻下馬,主動向李大亮行見麵禮。

  李大亮拱手還禮,同時打量著李在古。

  對於李在古的威名,他有所耳聞。

  今日一見,沒想到比他所想象的要年輕,看起來要普通得多,而且長得不像其他猛將那樣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

  李大亮並沒有因為李在古的其貌不揚而看輕他,反而對他更感興趣。

  聖上當著眾人親口讚譽的大唐戰神,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何況,能夠接受訓練王公大臣的兒子的任務,可見其膽色過人。

  來涼州之前,李在古對李大亮已有所了解。

  李大亮文武兼備,有仁有義,忠孝兩全,是難得的大唐將領!

  因此,李在古對李大亮的尊敬,是發自內心,而不是因為對方的職位比自己高。

  也正因為李大亮是難得的良將,李二才會讓他鎮守涼州這個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