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借勢打勢,獲得獎賞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8-14 21:34      字數:2269
  李二不知道該給什麽反應,心裏暗道,幸好李在古是自己人,若是敵人,對自己如此了解,又知之甚多,甚是危險。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的眉頭一皺,沒想到李在古知道的還挺多。

  “陛下重用山東豪傑,其中一個原因,估計便是借助山東豪傑勢力牽製山東豪族?”李在古用疑問的語氣說道。

  李二猶豫了一下,才道:“沒錯!”

  不管怎麽說,被人說中心事,總感到不爽。何況,還是帝王被人說中心事。

  當年的楊修之死,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過幸好,李二不是曹阿瞞,不會因此而忌恨李在古。

  李二開始聽到李在古所說的話,心裏確實不悅,但仔細想想,他反而感到慶幸。

  李在古不藏著掖著,當麵說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說明他沒有防著自己,也說明他對自己沒有二心,更說明他信任自己。

  李在古也是了解李二是明君,才敢與他說這些。

  “陛下,臣建議在借助山東豪傑勢力牽製山東豪族的同時,還需要招攬天下有才之士替朝廷出力,替大唐出力。”李在古繼續說道。

  “大唐地域甚廣,文化複雜,僅靠關隴集團以及山東豪傑不能適應大唐的發展,必須廣納人才,尤其是庶族寒門學子。”

  “廣納賢才,既能替朝廷效力,又能借此抑製山東豪族擴大影響力。庶族寒門若得到朝廷重用,則會削弱豪族勢力。庶族寒門有了出路,便不用依附豪族勢力。同時,庶族寒門與世家豪族之間的矛盾也會得到平衡。”

  李在古這個建議,不單單是抑製山東豪族,還抑製了其他世家士族,給了庶族寒門機會。

  雖說能夠平衡社會矛盾,但損害了所有豪族、貴族、世家的利益。若想實施,恐怕有很大阻力。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不禁眉頭略皺,然後都盯著李二,他們想聽聽李二會有如何說法。

  關鍵之人是李二,而不是李在古。

  李在古隻是提了建議,至於接不接受,是否實施,唯有看李二。

  不過,他們二人內心也感到奇怪,李在古本人出身於關隴貴族,按理說,他不應該建議聖上招納庶族寒門才對啊,這不等於挖自己牆角?

  李在古借此機會提出這些建議,是為了大唐長治久安,為了大唐能夠統治得更久更遠而提出建議,不是為了眼前的利益。

  李在古希望能憑著自己微薄之力,讓底層老百姓有上升的機會,讓大唐的貧富差距有所減少,讓大唐更多的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他知道要實現這些很難,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李二猶豫起來,他是希望能夠借助其他勢力抑製打壓山東豪族,但他並沒有想過要打壓全部士族、世家。

  至少,目前還沒有到時機。

  李在古提出的建議沒有錯,可是站在李二的立場,站在李二的地位,站在李二的環境,他需要考慮的事自然與李在古不同。

  李二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統治地位,若真如李在古所言,不管出身,隻要有才能便重用,恐怕會引起所有世家、士族、貴族的不滿。

  到時候,麵對的不止山東豪族的阻力,還有其他世家、士族、貴族的不滿。

  如此一來,很有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過了片刻,李二徐徐道:“李將軍所言有一定道理,可如何招賢納士?自古以來,能進入朝廷之人,都是大族舉薦。”

  李二雖不完全讚同李在古大量招納庶族寒門的建議,但他想知道李在古有什麽方法可以做到大量的招賢納士。

  “陛下,臣認為,科舉考試科目在前朝基礎之上,可以增加更多科目,並且降低考試門檻,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李在古語重心長道,“若科舉得到廣泛實施,便能為大唐招攬更多人才,為寒門提供上升通道,起到動搖門閥製度作用,從而擴大陛下統治基礎!”

  “底下的黎民百姓有了上升的機會,有了更多的出路,自然更加維護陛下,維護大唐基業!”

  李二點點頭,沉思起來。

  他明白李在古的建議是為了大唐好,可是過於冒進,過於急躁。

  牽一發而動全身!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急於求成,到最後隻會什麽都得不到。

  目前要首先解決的是範陽盧氏的事,其他事先擺一邊。

  李二思考片刻道:“李將軍的建議,朕會考慮,等解決完範陽盧氏的事後,朕將會著令左右仆射連同三省六部,對科舉之製進行改進。”

  “陛下英明!”李在古躬身作揖道。

  “朕聽完李將軍方才所言,是豁然開朗啊,朕更有信心抑製山東豪族!”李二擠出一絲笑容。

  頓了頓,李二話鋒一轉:“李將軍,因盧閣之事,使得你於眾臣麵前被三位大臣彈劾,讓你受了委屈。

  朕決定,贈予李在古絹一千匹!朕要讓大唐臣民知道,做錯了事,朕會處罰;做對了事,朕會獎賞!”

  “謝陛下!”李在古隨即躬身作輯。

  “叮!恭喜主人,政治值增加3點!”

  李在古此次提出的大部分政治主張,還是有建設性的。

  雖說李二不一定會按照李在古所提議的全部實施,但李在古有這樣的政治主張實屬不易!

  何況,他替李二找到打壓山東範陽盧氏的突破口,而且李二借著李在古被彈劾之事,打壓了淮安王和蕭瑀。

  特別是打壓了蕭瑀,等於打壓了蕭家一族。

  “好了,今日到此。諸位回去準備,接下來,我等還要應付範陽盧氏,以防其孤注一擲。”李二直了直身子,看了眼前三人一眼道。

  李在古、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辭別李二,離開兩儀殿。

  李在古離開皇宮後,直接回家。

  家中的張如蓮和乙失靜珠早已翹首以待,等候多時。

  “夫君,聖上召你入宮,是否三司會審有了結果?”一看到李在古回來,張如蓮就迫不及待道。

  乙失靜珠關切而焦急地盯著李在古。

  “沒錯。”李在古點頭微笑道。

  “結果如何?夫君是否需要負責?”張如蓮追問。

  李在古笑了笑,將結果告訴了張如蓮和乙失靜珠。

  張如蓮和乙失靜珠聽後,先是意外,接著高興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