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下一心,六路大軍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6-24 00:00      字數:2359
  一向反對大唐出兵討伐頡利所部的魏征,此刻也沉默不語。

  他已經意識到,李二之所以召集如此多文臣武將進殿商議此事,說明李二討伐頡利所部的心意已決,任何人反對都無補於事。

  李二聽到眾多大臣都建議立即出兵討伐頡利所部,臉上頓時浮現出悅色。

  其實,他心裏已經決定好要出兵討伐頡利所部,但為了得到更多大臣的支持,也為了讓某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知道,出兵討伐頡利所部並不是他一人的決定,而是眾大臣的決定。因此,特意與眾位大臣商議此事。

  隻要大部分大臣都建議出兵討伐頡利所部,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也就無話可說。

  既然要對外族用兵,朝廷必須上下一心。

  戰爭,打的不單單是將士的勇猛、多寡,也不單單是兵器的銳利、鋒芒,還有的是後勤補給、軍民上下一心。

  綜上所述,其實戰爭打的就是國力!

  如今,大唐擁有了上述的條件,討伐頡利的戰爭條件已經成熟。

  何況,大唐境內的各種對朝廷不利的勢力已經鏟除。

  內憂已清除,隻剩下外患。

  大唐若想安定繁榮發展,外患必須趁早清除掉。

  李二掃了眾位大臣一眼,沉思片刻,忽然朗聲道:“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薛萬徹,段誌玄,衛孝節,程知節,李道宗,張寶相,柴紹,秦叔寶,李勣,張公瑾,高甑生,李靖,尉遲敬德,蘇定方,李在古,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嚐留下,其餘大臣可先行告退。”

  於是,其他大臣告退離殿。

  聽到李二留下的大臣中,絕大部分是武將,李在古猜測李二接下來要正式任命討伐頡利的各路領兵將領。

  不過,他感到有些意外,為何李二讓自己也留下來。

  按理說,以自己的資曆,還不能成為統率大軍的將領。

  即使李二要任命自己作為統率大軍的將領,其他大臣肯定反對。

  論資排輩,還輪不到自己。

  李二清了清嗓子,威嚴道:“朕經過深思熟慮,並與多位大臣商議過,決定分六路大軍討伐頡利所部!”

  眾人一聽,隨即緊緊盯著李二,個個表情嚴肅。

  “兵部尚書李靖,鄂國公尉遲敬德,匡道府折衝都尉蘇定方聽令!”李二掃了一眼李靖、尉遲敬德和蘇定方,聲音洪亮道。

  “臣在!”

  李靖、尉遲敬德和蘇定方立即出列。

  “朕命令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鄂國公尉遲敬德,匡道府折衝都尉蘇定方為副總管,率領中路大軍直搗位於雲中和馬邑的突厥汗庭!”

  “遵旨!”

  “並州都督李勣,代州都督張公瑾,岷州都督高甑生聽令!”

  “臣在!”

  “朕命令並州都督李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代州都督張公瑾,岷州都督高甑生為副總管,率領東路大軍直攻頡利所部的心腹重地,一舉殲滅頡利所部主力!”

  “遵旨!”

  “華州刺史柴紹,胡國公秦叔寶聽令!”

  “臣在!”

  “朕命令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胡國公秦叔寶為副總管。率領西路大軍順黃河挺進,從側翼與李靖、李勣率領的主力呼應,合圍頡利所部主力!”

  “遵旨!”

  “禮部尚書李道宗,甘州刺史張寶相聽令!”

  “臣在!”

  “朕命令禮部尚書李道宗為大同道行軍總管,甘州刺史張寶相為副總管。率領大軍從靈州往西北挺進,進攻頡利所部的西部,截斷頡利所部西逃之路!”

  “遵旨!”

  “幽州都督衛孝節,盧國公程知節聽令!”

  “臣在!”

  “朕命令幽州都督衛孝節為恒安道行軍總管,盧國公程知節為副總管,率軍駐守幽雲地區,阻斷頡利所部東逃之路!”

  “遵旨!”

  “靈州大都督薛萬徹,左驍衛大將軍段誌玄聽令!”

  “臣在!”

  “朕命令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左驍衛大將軍段誌玄為副總管。率軍借道東北出擊頡利所部後方,並監視歸順大唐沒多久的突利所部!”

  “遵旨!”

  “兵部尚書李靖聽令!”李二的目光落在李靖身上。

  “臣在!”李靖肅穆道。

  “朕特命令兵部尚書李靖為行軍大總管,其餘各路大軍受兵部尚書李靖節製!”李二道。

  “臣領旨!”李靖躬身作揖道。

  “遵旨!”其他大臣一一應道。

  對於李二這樣的任務分派,李在古暗暗佩服!

  李二不愧為戰功赫赫的皇帝,對於軍事指揮者的安排恰到好處!

  除了這方麵外,他的馭人之術也厲害!

  須知道,六路大軍的各個行軍總管(總指揮)和副總管(副指揮)都不是小角色。

  他們不是在大唐開國的戰爭中立過戰功,就是在大唐平定天下,戰敗各軍閥的戰爭中立過戰功!

  各路大軍中的行軍總管和副總管之間,都起到了既互補,又相互製約的作用。

  就拿中路軍的行軍總管李靖與副總管尉遲敬德來說,尉遲敬德不但軍功大,而且救過李二,還是玄武門之變中的幹將之一,簡直是李二心腹中的心腹。

  要想駕馭尉遲敬德這樣的人物,不是誰都可以。若將他安排在其他人之下,他肯定不服氣,不會聽從指揮,到時候打起仗來就容易出事。

  縱觀大唐,能夠駕馭尉遲敬德的人也就隻有李靖。

  李靖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對大唐的功勞,都比尉遲敬德大。在軍功上來說,李二數一,李靖數二。

  大唐立國之初,天下未定,南北各種割據勢力威脅大唐。

  北方主要是李二帶兵平定,而南方則主要是李靖平定。

  雖說平定南方的統帥表麵上是李孝恭,但李淵以李孝恭不太精通軍旅之事,“三軍之任,一以委靖”,李靖實際上已成為三軍統帥。

  李靖平定南方的割據勢力後,李淵十分欽佩他的軍事才幹,極口讚歎說:“李靖乃蕭銑、輔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李靖!”

  也正是由於李二考慮到李靖軍功顯赫,朝廷上下無人不服,因此詔令李靖為行軍大總管,各路行軍受他節製。

  而將尉遲敬德安排在李靖之下,李二考慮到的是尉遲敬德的勇猛。盡管元帥軍事才能很厲害,但他也需要有猛將擊殺敵將。

  至於其他各路的行軍總管與副總管之間的安排,李二也是以此作為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