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翻書不快,翻臉更快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5-23 13:04      字數:2294
  李在古此話一出,王珪、蕭瑀和韋挺頓時大驚失色!

  這意思不但表示說他們與裴寂是一夥,而且明示他們是對陛下不忠。

  蕭瑀首先對著李二躬身作揖,急忙道:“陛下,臣忠君之心,日月可鑒!”

  “陛下,臣與裴寂私底下沒有過多交情,絕沒有替裴寂辯護之意。”王珪也慌忙道,“臣方才之所以說裴寂沒有二心,純粹認為裴寂身為左仆射,若要將其定罪,須謹慎。”

  “陛下了解臣,知道臣對陛下的忠心。”

  韋挺也不得不出聲自我辯解。

  “臣本有罪之臣,是陛下寬宏大量,虛懷若穀,非但沒有追究臣的舊罪,還對臣加官進封!此等隆恩,臣沒齒難忘!臣此生此世,唯有鞍前馬後,替陛下排憂解難,怎敢對陛下不忠!”

  看到王珪、蕭瑀和韋挺這般模樣,房玄齡等站在李二一方的大臣們心裏不禁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李二掃了一眼王珪、蕭瑀和韋挺,似笑非笑道:“三位卿家對朕的忠心,對大唐的忠心,朕是知道的。”

  “謝陛下!”王珪、蕭瑀和韋挺不約而同對著李二躬身作揖。

  “朕希望三位卿家,都能夠與朕同心戮力,守護大唐,為大唐繁榮昌盛而出謀獻策!”李二換了個坐姿道。

  “對於裴寂,朕也不願相信他對朝廷有二心,可事實擺在眼前,朕不得不相信。若裴寂確實有反心,朕定不會輕饒。至於那些明知裴寂有二心而不稟報朕之人,朕也不會輕饒!”

  王珪、蕭瑀和韋挺能混到這個位置,個個都是人精,自然明白李二是話中有話。

  換句話說,就是讓他們三人選好自己的立場,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同時,警示他們,別再為了裴寂而引火燒身。

  還有一點,是為了給他們一個台階下,別再自討沒趣。

  方才李在古的話,已經讓他們三人有放棄替裴寂說話的念頭。

  如今聖上都這樣說了,他們更加不想為了裴寂而自毀前途。

  即使不用李二親自說這些話,單憑李二放任李在古不斷針對他們三人,就已經想得明白李二是什麽態度了。

  李二的態度已經表明,這次非要裴寂倒下不可,誰也救不了他!

  “臣等願為陛下,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珪、蕭瑀和韋挺又對著李二躬身作揖道。

  李二點頭微笑。

  “陛下,臣慚愧!”蕭瑀忽然表情沉重道。

  “卿何出此言?”李二問道。

  “臣自以為對裴寂了解,卻萬萬沒想到他竟敢對陛下懷有二心,而臣與他相交多年,也被他蒙在鼓裏,因此慚愧。”蕭瑀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道。

  這種官場老油條,翻臉比翻書還要快!

  “卿無須自責!”李二和顏悅色道。

  王珪和韋挺嘴角動了動,有話想對李二說,但想想,又忍住了。

  其他大臣已看明白,王珪、蕭瑀和韋挺不敢再替裴寂講話。

  他們不得不對李在古再次刮目相看!

  “各位臣工!”

  李二直了直身子,望向眾大臣。

  在場的所有人隨即齊齊看著李二。

  “如今有證據證明裴寂包藏禍心,對朝廷非議,又與反賊法雅私通,其更有謀反之心。”

  李二表情嚴肅,目光移向尉遲敬德:“尉遲將軍!”

  “臣在!”尉遲敬德上前一步,拱手道。

  “李將軍!”李二轉而對李在古道。

  “臣在!”李在古也上前一步,拱手道。

  “你二人帶上朕親筆手諭,速去捉拿裴寂!”李二威嚴道。

  “臣領旨!”尉遲敬德和李在古同道。

  一開始,尉遲敬德想過隻需由他帶人前去捉拿裴寂便可,但想深一層後,明白了聖上為何要李在古也一同前去。

  在裴寂這件事上,李在古一直都有參與,而且關鍵證據證人也是他找到的。

  若不讓他參與捉拿裴寂,實在說不過去。

  李二揮筆寫下手諭,交給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拿著李二的手諭,與李在古離開甘露殿。

  其他大臣,包括王珪、蕭瑀和韋挺都被留在甘露殿內。

  以防有人走漏風聲。

  ……

  酉時。

  裴寂府邸。

  裴寂剛回來不久,正在偏廳與他的兒子裴律帥談話。

  “父親大人,聖上準備如何處置法雅?”裴律帥給裴寂倒了一杯茶,恭敬的問道。

  “為父不清楚。”裴寂拿起杯蓋,撥開茶水麵的茶梗,徐徐道。

  “聖上沒有說?”

  “沒有。”

  “法雅如今被關押於何處?由哪個府衙審理?”

  “聖上沒說,為父也不清楚。”

  “聖上連父親大人都不告知,難道聖上知道父親大人曾與法雅有交情?”

  “恐怕是吧。”

  裴律帥皺了皺眉頭,想了想,謹慎道:“法雅所犯之事若屬實,父親大人也有可能受到牽連。為了安全起見,父親大人應早做準備。”

  “做何準備?”裴寂用他那雙如狐狸般的眼睛瞥了一下裴律帥,不以為然道。

  “找太上皇說明父親大人完全不知道法雅的真正身份,讓太上皇替父親大人向聖上證明。”裴律帥低聲道,“同時,向朝中老臣做好打點,若聖上追究,可讓朝中老臣替父親大人說話。”

  “嗯。聽起來辦法不錯。”裴寂呷了一口茶,不緊不慢道,“不過,為父不需要做這種準備。”

  裴寂顯得自信滿滿,看來,他對自己在大唐中的地位放得很高。

  看到裴律帥滿眼疑問地瞧著自己,裴寂解釋道:“聖上和太上皇一直以來都知道為父與法雅相識,且交情不錯。聖上不會因為為父與法雅交情深厚,便懷疑為父知道法雅的真實身份和所做之事。

  畢竟,聖上知道,為父是大唐開國功臣,又深得太上皇重恩,絕不會與法雅同流合汙。

  更何況,法雅也不會在聖上麵前汙蔑為父是其同夥。因為為父與法雅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

  若為父需要太上皇向聖上稟明,反而起到反作用。至於向其他大臣打點,更加不可。會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對我等也是無利。”

  裴律帥聽罷,看似明白的點點頭。

  “放心好了,以為父在朝廷的地位,聖上不敢隨便對我怎樣。”裴寂補充道。

  “說的也是!”裴律帥點頭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