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物證已有,還需人證
作者:龍虎三條尾      更新:2020-05-23 13:04      字數:2267
  片刻過後。

  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張公瑾和秦叔寶先後來到甘露殿。

  他們意識到,聖上這個時候傳召,肯定有大事要商議。

  每個人帶著疑問,趕來到甘露殿。

  當看到李在古也在,都感到奇怪。

  這人是誰?為何能留在此地與他們商議國事?

  在這些大臣當中,認識李在古的沒幾個。

  這些大臣都是人精,雖不知道李在古是何人,但都認為他不簡單,否則聖上不會讓他留下。

  李二觀人入微,瞬間便看得出那些大臣對李在古表現出的好奇、疑問。

  “無忌,向諸位卿家介紹李將軍。”李二露出些許笑容,對長孫無忌道。

  長孫無忌應了聲“遵旨”,然後臉帶笑容的向房玄齡等大臣介紹李在古。

  除了張公瑾外,其他大臣聽完長孫無忌對李在古的介紹,都頗感意外。

  此人如此年輕,看起來其貌不揚,文弱書生一個,居然能夠解困甘州,挫敗天王盟和維尼撒一夥的陰謀!

  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怪不得聖上讓他一起參與商議國事!

  或許,此次聖上傳召諸位前來,便是與此位新晉小將有關。

  李在古禮貌性的與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張公瑾、秦叔寶一一拱手。

  “急召諸位卿家前來,有一要事商議。”

  李二言歸正傳,揚了揚手中的“血書”。

  “如今,有臣子裴前手寫血書,控訴其叔父裴寂賣官鬻獄,非議朝政,甚至包藏禍心,有造反之心。”

  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張公瑾和秦叔寶聽到李二這樣說,有人臉色變了變,有人眉頭皺了皺,有人摸了摸胡子,有人勃然大怒。

  “陛下,血書內容是否屬實?”首先出聲的是房玄齡。

  他神情顯得謹慎,看著李二手中的絹布。

  “這是裴寂的侄兒親自書寫,可信度極高。”李二說道。

  房玄齡點點頭,然後若有所思道:“陛下,據臣所知,裴寂對其侄子裴前愛護有加,視如己出,為何裴前要寫血書控訴其叔父?”

  “至於此事嘛,玄齡應該問李將軍。”李二說著,看了李在古一眼。

  房玄齡頗為意外,這個李在古真是不簡單,連裴前也栽在他手裏。

  “李將軍,這血書是裴前自願書寫?”房玄齡問李在古。

  “當然!”李在古微笑道,“不過,我略施了小計。”

  他自然不會將實情告訴他們。

  “嗯。”房玄齡點點頭,沉思起來。

  “陛下,裴寂實在膽大妄為,請允許臣親自帶羽林衛,將裴寂拿下伏法!”尉遲敬德忽然拱手朗聲道。

  “敬德莫急,此事關係重大,牽涉麵廣,還需商議。”李二對尉遲敬德擺擺手,表情嚴肅道,“牽一發而動全身!若處理不當,容易造成朝廷動蕩不安。”

  “遵旨!”尉遲敬德躬身道。

  “陛下,若血書內容屬實,當需早做決斷,免得裴寂有準備。”杜如晦表情凝重的進言道。

  “陛下,臣讚同杜尚書所言!”張公瑾跟著進言,“陛下需當機立斷,絕不能錯過此大好機會!”

  “兩位卿家所言極是。”李二微微點頭。

  頓了頓,他接著道:“朕宣諸位卿家前來,正是要商議好萬全之策,勢必趁此機會,一舉將裴寂為首的勢力連根拔起!”

  有大臣明白的點點頭,也有大臣沉思著。

  “陛下,臣認為單憑血書便想要將裴寂拿下,恐怕不妥。”房玄齡又出聲。

  他精明老練,做事深謀遠慮。

  “請玄齡解釋一下,朕但聞其詳!”李二盯著房玄齡,目光中帶著疑問。

  其他人的目光隨即齊齊移到房玄齡身上。

  房玄齡直了直身子,不緊不慢道:“陛下,若隻有血書,沒有人證,會難以服眾。裴寂身份特殊,不僅是大唐開國功臣,而且太上皇對他恩寵有加,若沒有十足把握,很難讓他伏法。”

  “除了陛下手中的血書外,還有法雅的劄記,也記載了裴寂對當今朝廷的非議,以及對朕的非議。”旁邊的長孫無忌忍不住說道。

  “即使加上法雅劄記,也隻能算是物證。”房玄齡語氣平和地回應道,“何況這兩份所謂的物證,都是我方單方麵提供。萬一裴寂矢口否認,聯合其同黨汙蔑劄記內容和血書內容是偽造的,反而容易引起朝中大臣不滿。”

  其他大臣聽到房玄齡這麽一說,覺得不無道理,個個若有所思。

  “陛下,有證人!”

  就在此時,李在古出聲。

  “裴前此刻就在殿外,若陛下允許,臣便親自將其帶進來,當著眾位同僚,讓裴前將裴寂所作所為再次說明。若要人證,裴前便是最好的人證!”

  他淡定自若,麵對眾多重臣,一樣沒有怯場。

  張公瑾看到李在古的表現,不由得暗暗讚許。

  自己這個侄女婿隻要走對路,前途不可限量!

  “李將軍所言極是!”李二淡淡一笑,“裴寂侄子這枚棋子,要好好利用,隻要使用好,他將是裴寂的致命武器!”

  “裴前此刻正在殿外?”房玄齡又有些意外道。

  “沒錯!”李二微微點頭。

  “陛下,有裴前做人證,要拿下裴寂的把握便足夠了!”房玄齡的臉上浮現出悅色。

  “李將軍,速去將裴前帶來,朕要當著諸位大臣重新審問。”李二直了直身子,瞧著李在古,露出威嚴的神色道。

  李在古拱手說了聲“遵旨”,然後轉身大步走出去。

  “陛下,臣建議傳召蕭瑀、韋挺、王珪進殿,一同審問裴前。”李在古前腳剛走,房玄齡就向李二建議。

  “臣附議!”杜如晦隨即說道。

  “臣亦附議!”長孫無忌跟著說道。

  李二眼珠一轉,看了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一眼,問道:“為何要與蕭瑀、韋挺、王珪一同審問裴前?”

  “蕭瑀、韋挺、王珪都是老臣,且與裴寂有交情,有此三人參與審問,到時裴前所供之詞便更能成為有力證詞!若隻有我等參與審問,會被朝中大臣懷疑捏造供詞之嫌。”房玄齡解釋道。

  李二聽罷,嗬嗬一笑:“還是玄齡考慮得周到!”

  接著,李二下令傳召蕭瑀、韋挺和王珪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