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虛設
作者:千年書一桐      更新:2020-08-11 06:34      字數:2121
  朱旭剛一進門就聽見皇貴妃暗示曾榮說某人病了,這不明擺著添亂麽

  還嫌宮裏的謠言不夠多

  於是,他喚了一聲,“阿瑤。”

  童瑤一聽忙轉身笑盈盈地屈膝行了個禮,“啟稟皇上,臣妾聽聞皇上苦夏,特地做了一款新的飲子,是用仙人草試做的,還是虞妹妹教臣妾的呢。”

  曾榮撇了撇嘴,腹誹道:“這臉變得可真夠快的。”

  因著曾榮是半垂頭的,朱旭雖看不清她的神情,但看出她的嘴唇動了動,知道這小丫頭準是又不滿了。

  “仙人草”朱旭看著曾榮問。

  可曾榮沒有抬頭,哪知皇上是問她

  再則,這東西是皇貴妃送來的,關她何事她可不想搶了人家的風頭。

  “對啊,臣妾差點忘了,曾掌事和虞妹妹是一個地方出來的,想必也吃過這東西。”童瑤見曾榮低著頭,點了她的名字。

  果然,曾榮一聽這話忙抬起了頭,剛要開口,這才發現皇上也盯著自己呢,似乎還帶了點隱隱的怒氣。

  這個神情曾榮太熟悉了,忙躬身回道:“回皇上,回皇貴妃娘娘,這是下官家鄉的一味涼品,仙人草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暑之功效。”

  “還是曾掌事明白,臣妾隻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這孩子,可真是一個寶,不管做什麽都能做到極致,誰身邊要有這麽個人可真是省心了。”童瑤再次笑道。

  “皇貴妃娘娘可真是折煞下官了,下官愧不敢當。”曾榮忙嚇得擺手。

  朱旭冷哼一聲,剛要開口,隻見十皇子朱慎跑了出來,朱旭這才知道,皇後也來了。

  這下他是真有點頭疼同時也真生氣了。

  乾寧宮雖在乾寧門裏,屬內廷,可也是他下朝後接見外臣之地,故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正常情形下後宮妃子無召不得過來。

  之前這條規矩執行得還不錯,後來因著坤寧宮出事,皇後帶著朱慎搬來住過一段時日,漸漸的,這規定也就如同虛設了。

  說是如同虛設,可也隻是針對皇後和皇貴妃兩人,別的妃子是決計不敢越雷池半步的。

  盡管朱旭再生氣,他也沒法對一個三歲孩子發脾氣,相反,為了安撫孩子,他彎腰把朱慎抱了起來,問孩子跟誰來的,是否想他了,這幾日做什麽了,有想吃的沒有。

  說起來這些年朱旭很少抱自己的孩子,別說朱恒,就連朱悟他都極少抱,尤其是在孩子會走後就基本沒抱過。朱慎是前些日子受驚嚇在乾寧宮住的那段時日和他相熟了,彼時盧太醫提議最好是由他晚上陪著孩子睡覺,說是可以起到安心定神之功效,為此,他才每晚和孩子同眠。

  朱慎那段時日也確實狀態不好,半夜醒來偶有驚悸,對他極為依賴,動不動就讓他抱,因而,朱旭此舉也算是習慣成自然。

  可皇貴妃不樂意了啊。

  朱慎本就是嫡子,外家又極有勢力,是朝廷的重臣,更是功臣,若朱慎再得皇上歡心,她兒子還有機會嗎

  可再不樂意,童瑤這會也不能表露出來,相反,她還得笑著迎上前,因為王桐言笑宴宴地出來了。

  “啟稟皇上,這孩子可不是想他父皇了,念叨了好幾遍,臣妾這才把他領來。”說完,王桐伸手要從皇上手裏接回兒子,哪知朱慎把頭扭過去,摟緊了朱旭的脖子。

  三歲的孩子自然沒有什麽心機,故孩子的這一動作純屬父子天性,惟其如此,朱旭才覺得更為珍貴,也就沒急著把孩子送出去。

  “皇上今日這麽晚下朝,想必事情很多,臣妾還是把孩子帶走吧,就不打擾皇上了。”說完,王桐再次向孩子伸出了雙手,“來,小十兒,跟父皇說,你要跟母後回去了,父皇要忙正事的,等父皇閑了,父皇會來看小十兒的。”

  “無妨。”二字剛一出口,朱旭意識到不對勁了,旁邊還站著一個大醋缸呢,因而,朱旭又略哄了哄孩子,把孩子送回到王桐手裏。

  王桐接過孩子,掩去眼底的失望,依舊笑吟吟地說道:“臣妾給皇上做了一道點心,玫瑰餅,脆皮的,皇上最喜歡吃的。”

  “知道了,你們都回去吧,一會還有大臣來議事。”朱旭隻能把兩人同時攆走,否則,肯定會得罪另外一個。

  皇上發話了,王桐和童瑤自是不敢耽擱,忙帶著身邊人退了出去。

  “去,把曾太醫喊來。”朱旭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一邊說一邊進屋了。

  李若蘭和曾榮也跟在他身後進了書房,李若蘭拿筆記下了朱旭下朝時間,也記下了王皇後脆皮玫瑰餅和皇貴妃的仙人草涼飲,隻說這兩人是來送吃食的,中間針對曾榮的那些言辭均略過去了。

  等待的空當,朱旭連看沒看曾榮和李若蘭一眼,從案桌上拿起一摞奏折放到了羅漢塌上一一看了起來。

  少傾,曾林來了,崔元華帶著鄭姣也來了,此時,李若蘭帶著曾榮出來了,兩人去膳食局領了自己的份例菜,一時飯畢,再回到乾寧宮,乾寧宮這邊也開始擺膳了。

  李若蘭見此,直接領著曾榮進了上書房隔壁的屋子,據李若蘭說,這是她們的專屬之地,每次皇上接見臣子們她們就躲在隔壁屋子“偷聽”,再把偷聽到的內容記載下來。

  這部分內容是她們的重中之重,是要交給外廷的史官去校正,最後按照時間順序合並編成史書或典籍。

  飯後,約摸過了一盞茶工夫,徐扶善來了,從徐扶善嘴裏,曾榮得知今日下朝晚是因為減賦,朝堂上因為減賦分成了三派,支持派,反對派,中立派,原本中立派是不表態的,可因著支持派和反對派吵成了一鍋粥,最後把中立派也挾裹進來了。

  徐扶善是支持派,這條政令本就是他推廣出來的,可他能說服內閣,卻說服不了那些勳貴世家,偏這些勳貴世家在朝堂上占據了多數話語權。

  這阻力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