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抽簽(二)
作者:千年書一桐      更新:2020-07-14 06:37      字數:2177
  接過簽筒,朱恒問明如何求取簽文後,再次閉上眼睛搖晃了九次簽筒,說來也巧,第九次時可巧有一支簽文蹦出來落地了。

  “就它了。”朱恒閉上了眼睛,他自己是夠不著去撿的,小海子彎腰去拾,朱恒兩手再次握攏了,他沒有勇氣去看,也沒有勇氣去問,隻能閉目等著。

  “拿來哀家瞧瞧。”太後發話了。

  小海子連看都沒看,雙手奉過去。

  “是上簽,是上簽,恒兒。”太後激動了。

  倒是一旁的袁姑姑沒忘了報一下簽名,“四二簽:上簽酉宮:目蓮救母。”

  朱恒聽到太後說上簽時雖睜開了眼睛,但沒敢伸手去要簽文,不過聽到袁姑姑提到“目連救母”四個字時,急切地上前從太後手裏抽出這支簽文。

  他明明求的是姻緣,緣何出來的卻是目蓮救母

  目蓮救母這個典故他看過,說的是佛陀弟子目蓮拯救亡母出地獄的故事,其中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感動佛陀,讓母親投胎轉世。

  可問題是,目蓮之母是個生性吝嗇貪婪之輩,生前從不修善積德,死後才被打入陰曹地府。

  可據覃姑姑說,他的母親是一位憐貧惜弱、具有慈悲心懷之人,正因為此,才不屑於用那些不入流的手段去殘害無辜之人的性命,所以才會被屢屢陷害,終被父皇所厭惡,最後抑鬱而死。

  都說文如其人,他從母親留下的讀書筆記和釋義中也窺探出母親的品行高潔,絕非什麽殘忍惡毒之人,正因為此,他才極力拒絕為母親做什麽法事,母親或許有怨念,但母親絕不可能會去害人。

  生前尚且如此,死後就更不可能了。

  可眼前的這支簽文究竟是什麽意思

  朱恒愣怔之際,方丈大師已從一隻盒子裏抽出了一條疊好的小黃紙,恭恭敬敬地送到了袁姑姑手裏,袁姑姑轉手給了太後。

  太後打開一看,“四二簽:上簽酉宮:目蓮救母,君皇聖後總為恩,複待祈禳無損增,一切有情皆受用,人間天上得期亨。

  詩意:此卦天垂恩澤之象,凡事成就大吉也。

  解曰:天皇降恩,始終莫忘,晨昏禮念,可宜燒香。”

  太後自然也清楚目蓮救母的故事,正因為此,她也糊塗了,她也以為這個孫子所求的肯定是姻緣,怎麽來一個目蓮救母

  不過這倒是解了目前的困局,看來,這場法事真就是天意,躲不過去的。

  盡管如此,太後仍是開口問道:“恒兒,你求的是什麽”

  “我,我,我求的是。。。”讓他當麵承認自己求的是姻緣,這話朱恒委實說不出口。

  一旁的方丈見年輕人臉紅了,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阿彌陀佛,善哉,不管朱施主求的是什麽,定能心想事成,這簽文上說了,此卦天垂恩澤之象,凡事成就大吉也,還請施主盡管寬心就是。但有一點,天皇降恩,始終莫忘。”

  “還請方丈大師明示。”朱恒恭敬地問道。

  此時的他並不清楚坤寧宮怨靈一說出自這位方丈大師,自然也不清楚正是眼前之人提出由他來主持這場法事,他隻是單純地敬畏所有的方外之人,尤其是得道高僧。

  再則,這簽是自己抽出來的,是他淨手上香祈福之後搖晃了九下之後掉出來的簽文,是真正的天意,由不得他不信。

  “阿彌陀佛,施主,答案明明就在你心裏,又何必太過執拗呢”方丈雙手合十,說道。

  這話朱恒聽懂了。

  天垂恩澤,天皇降恩,既是沐浴皇恩,又怎麽能不知恩感恩呢

  “敢問大師,我母親,真的怨靈不散”朱恒輕聲問道。

  這一刻,他對自己之前的堅持有了一絲的動搖。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可我母親並非大奸大惡之人,也非吝嗇貪婪之輩,她品行高潔,又具慈悲之心,怎麽可能會去害人”朱恒辯道。

  “朱施主想必也聽過一句話,愛生癡,癡生怨,怨生恨,若離於愛怖,無愛亦無憎。”

  這話朱恒雖沒有聽過,卻瞬間被打動了,愛生癡,癡生怨,因為怨意味著求而不得,所以怨生恨,這九個字很好地詮釋了母親對父皇的一生。

  原來如此,也難怪母親的怨靈會不散了。

  他是母親的兒子,這一生,他會不會也重複母親的舊路也會因癡生怨,再由怨生恨

  不對,大師方才說過了,得此簽者天垂恩澤,凡事成就大吉,他不求凡事,他隻求一事,一事即可。

  “阿彌陀佛,施主放心,隻要施主肯一心向善,所求皆有所得。”方丈看出朱恒此刻心智不寧,再次出聲勸道。

  “還請大師放心,我這個孫子最是心軟善良,斷不會作惡的,還請大師幫忙看看他的姻緣。”太後替朱恒問了出來。

  “阿彌陀佛,凡事成就大吉,已無需再求。”方丈合十說道。

  太後方醒悟過來,一笑,“也對,是我愚鈍了。”

  “不敢。施主是愛孫心切,可以理解。”方丈見太後認錯,忙躬身回道。

  “敢問大師,倘若要主持我母親的法事,我這雙腿,隻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晚輩究竟該怎麽做”朱恒意識到這場法事隻怕是躲不開了。

  太後見朱恒總算想通了此事,激動得起身上前摟住了他,“我的兒,你總算明白祖母的一番苦心了,祖母這下是真的安心了。”

  朱恒伸出雙手,回了祖母一個擁抱,並輕輕地拍打了幾下祖母的後背以示安撫。

  不管怎麽說,老人家為了他一再落淚,且還當著一個外人的麵,他很是不安。

  說實在的,他之所以答應做這場法事,初衷並非是因為祖母,而是因著自己抽中的簽,又因著那幾句簽文,他不再像之前那樣抵製此事。

  就當是為了自己,就當是還母親一個安寧,希望這場法事過後,母親能真正的放下父皇,離於愛怖,無愛亦無憎,放下過往,重新投胎去做個新人。

  他如是想。

  不過此刻又添了一條,就當還了祖母這些年的眷顧,讓老人家不再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