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明輪神通 利弊抉擇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2-04-15 18:18      字數:2697
  琉璃天內。

  此時當中雲氣妙相,升降蒸騰,進退動靜之序,已然毫無保留的彰顯出來。歸無咎之法身浴氣執中,巍巍然明光爍爍,呈靜坐之象,更是宛若神明之軀。

  若有修道人窺見其中精微氣象,無論功行精粗,道行高下,總是讚歎不盡。

  但有一事——

  直覺上看,似乎這琉璃天內之界域,規模變小了許多。

  仔細辨認,才知那盤膝靜坐的“歸無咎”,並非真正的歸無咎,而隻是一道法身虛像。因其廣大較之真身擴張了何止千倍的緣故,所以連這琉璃天界域,亦似乎是“變小”了。

  這一步有一個名目,號稱“神遊之象”,按照既往九宗成道之經驗,當在入定冥想七年以後,初步凝練出來。而歸無咎此時入境修持不過一年有餘,如此進度,當真可驚可怖。

  至於其廣大精微甚於先人,更是不必多言。

  就在此時,此境氣象,陡然一變!

  其實就具體的形跡而言,委實說不上是什麽劇烈的變化——不過是歸無咎法相丹田位置,驀然多出一個黑點而已。

  但這空空蕩蕩的琉璃天中,一境一人,都仿佛沐浴在宛若朝霞初起的柔和光芒立,色澤溫潤可喜,極得仙道之韻;此時這黑點一出,猶如中天朗日之上忽現一點耀斑,委實異常紮眼。

  不過三四息功夫,這“黑點”立刻漲大了數十倍,成為一個拳頭大小的光球,並且其勢不止。

  歸無咎睜開雙目,麵上微見訝然。

  旋即念頭一動,輕輕遏製了這黑色光球的擴張過程。

  自三百餘年前祭祀過一回後,歸無咎魔道功力積蓄趨於圓滿,再也沒有新的動靜。未想今日破境近道的關口,亦是其躍然新生之時。

  魔道四典,形上形下執為兩端。

  其形而下者,暗合四境破境之法門;其形而上者,各有精擅之妙用。歸無咎當年事急從權,雖也用此法嚐試破境;但四典匯通之後,本來就不拘泥於實體,而重在采擷其形上之用;未想今日其卻躍然欲出。

  隻是未得資糧,魔道功法本不能無端破境才是。

  歸無咎閉目感應了一陣,得出結論。

  魔道氣象之踴躍,卻是並不在於破境;魔道四典的效用,依舊在自己約束的軌道中,在“形而上”的方向上,盡情發揮其妙用。隻是當自己的境界從元嬰境提升至近道境,魔道四典的形上之用,亦不僅僅局限於前知三十六息、紫虛之卦等法門。

  四典匯通的獨到妙用,將在近道境和道境中大放光彩。

  隻是其效用之呈現,幾乎急不可耐。此時歸無咎隻是剛剛開啟破境步驟而已,宛若謹封牢藏的石門剛出現一絲縫隙,這魔道四典的妙用躍升就要同步降臨,未免有些不合常理。

  換作旁人,此時未免逡巡難定。

  但歸無咎此時心意沉浸於“獨斷萬古”的至高境界之中,單單就“破境近道”這一過程而言,幾能將過去未來演算殆盡。當即神意飛馳,閉目參詳不過百息,便將其中利弊原委,盡數掌握於心。

  本以為四典匯通之妙用,是凝練出一具分身;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一道“魔相”,示現為無形光澤之相。

  其正確的名稱,似乎叫做“明輪”。

  這名為“明輪”的光相,聽起來似乎和本土天玄上真的“慶雲之相”相似,其實不然。所謂“慶雲之相”,又或者與之相似的數種法門,都是宛若日冕的圓形或半圓形,較之本身法相之軀大不了多少;而這“明輪”之相,卻是一道幾乎沒有邊界的盛大存在。

  歸無咎在推演之中可以望見,此法功成之後,但凡他出現之地,便宛若日出一般,半邊天穹都莫名明亮了起來。

  清輝盛澤,朗照群生。

  而其用途亦是十分可怖。

  “明輪”一開,一切有形法力所具現的神通法門,隻要施展之人的功行較自己弱上一至而籌,幾乎便能消殺到七七八八;就算是道行與自己接近的存在,經此光澤一照,威能將被無端削去三分。

  唯有功行戰力在自己之上者,才能突破此法之桎梏;又或者本於務虛的業力、劫力、陣力、精神攻擊等手段,在此法應對範疇之外。

  其秉持之精義,可謂將“以我為主”發揮到了極致。

  唯有在歸無咎手裏,才能發揮出絕對的效用。

  不難想象,掌握此法之人愈強,此法的威力便愈大。歸無咎晉入近道境後,同等境界中他自信法力之雄無人能及;就算是相近的,也隻是極少數。所以“明輪”之法,在歸無咎手裏,是必然會發生效用的。

  歸無咎仔細比較之後得出結論——

  未臻圓滿境者成就近道,其功行積累與自己相比可以說是天淵之別。其所施展的神通再高明,經明輪一洗,足足能消去九成五分以上,至多保留二十分之一。

  所餘之勢,就算自己不動用任何神通,單以法身硬接,也足夠了。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此法門與得自萬青冥“四葉草”的末拿本洲分身法,更是天作之合;幾乎令人不敢相信,二道機緣的呈現,是出自巧合。

  末拿本洲映照之法,是屏蔽一切虛無縹緲的因緣業力攻擊,隻堪承受有形實相;而四典合一的“明輪”之法,卻是對於無形之力完全無用,專務於消解有形法力所凝練出的神通。

  二者結合,幾乎造就了不壞之身。

  歸無咎心念默運,此時法身丹田處的“明輪”種子,完全收發由心。若是歸無咎決意寬釋其心、任其成長,那這一枚光球立刻就要滋生壯大;但若歸無氣機心念拒之,決意不修持此法,那麽隻消等候十二個時辰,這麽種子雛形自然就會消亡。

  和“四葉草”落諸於末拿本洲之後強人所難的架勢相比,號稱如附骨之疽的魔道秘法,反而要溫和的多了。

  隻是機會隻有一回。

  若是歸無咎此時不取,這“明輪”之法以後亦再不可得。

  決斷的時間,有一十二個時辰。

  歸無咎雙眸之中,閃過一絲鋒芒。

  世間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明輪”之法效用如此卓著,自然不可能沒有代價。方才推演此法成立之後的諸般奧義,所能引起的後果,歸無咎可謂是洞若觀火。

  奧妙在於時間之先後。

  若此法是在歸無咎即將要大功告成,近道之基以立、神思呼應天地的當口再習得此法,那麽這一法門就確然是有利無弊的良法了。但是次序顛倒,卻生出了變數。

  因為任何神通都不是無源之水,此法門威力如此驚人,不單單是道術高明便可,更有一修煉和積累的實際過程。對於“明輪”之法而言,這個過程不勞歸無咎費心,其自然運轉,溝通汲取天地之靈氣蘊養己身,所謂天地為爐,造化為工,莫過於是。

  歸無咎所要做的,不過是隨時而動,擇取靈機上佳之地修持而已。

  但是莫要忘了,近道境的修持,本已不是自身小周天的打坐練氣,而同樣是與天地靈機相感,契合歸一,浴乎於天地之間。

  如此一來,這“明輪”之法就宛若一道屏障,隔絕了己身與天地之間的聯係;有或者說更像是一個強盜,將本身修持所用的天地元氣,提前劫走了,用於該神通的鍛煉。

  這就意味著,在“明輪”之法真正蘊養至大成之前,歸無咎的近道修行,處於暫時停滯的狀態。

  據歸無咎推算,這一過程,曆時少則數百載,多不超過千載。

  如此代價,換作尋常人自然是樂意之至;可是莫要忘了,歸無咎成道近道的時限,可是和妙觀智大魔尊有一道賭約的。

  所以,如何抉擇,就十分微妙了。

  大魔尊……是算準了自己有求全之心,不肯輕易舍棄此法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