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真正終點 二元匯通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2-04-15 18:17      字數:3138
  歸無咎之根基道術替換為空蘊念劍之後,他本以為軒轅懷會另辟蹊徑,尋找應對方法。

  但沒有想到的是,軒轅懷隻把劍光一卷,愈發猛烈的攻殺過來。

  策略一成不變,來勢愈發凶猛。

  不止如此,觀其麵色,竟似有一種罕見的執著和淩厲,仿佛和歸無咎賭氣一般,定要捉住歸無咎臨機遮擋的失誤。

  其人氣象,已不止是“有類生人”,簡直是“有類俗人”。和歸無咎近三五百年之間交手的各部頂尖嫡傳氣象截然不同,幾乎真正回到了荒海當年,麵對那些金丹境散修,因生存所迫,砥礪之中有一股狠勁。

  如此打法,歸無咎自然是夷然不懼。

  越衡道術《通靈顯化真形圖》轉而為歸無咎自家之“空蘊念劍”,雖然極限威力受境界約束並未變化,但實有三處最明顯的增益。

  其一,演算路徑,由三千取法一千五百化為八中取四,變化總數約束到極為簡明的境地,幾乎完全不需要靡費心神,便能輕易計算出破解的應手落在哪四路劍道之中。

  其二,交換的過程。不再需要一門猶如木愔璃之道術那樣的手段為橋梁,心意一動,八中取四,在悄無聲息之間就極自然的完成了。

  其三,見道之明澈。以空蘊念劍為基,劍氣相感,歸無咎對於判斷軒轅懷劍術神通的真實路數更有信心,自信一望見底。

  其實方才數百招交手,歸無咎一直防備著軒轅懷在神通變化之中動用一些似是而非的騙招,幹擾自己的取法抉擇。到了此時,這一樁隱患也可徹底排除。

  有此三得,歸無咎此時雖有類於駕馭一件隨時調整的“臨時盾牌”,但他自信上下左右隨意遮攔,卻並不會出現失誤。

  由於二人出招拆招速度愈來愈快的緣故,天中赫然浮現出一朵二三裏大小的劍氣光團,半邊青色,半邊白色,猶如一朵浮雲遊走於海天之間,甚是好看。

  不過二人之近景卻並非真的如此從容。

  尤其是軒轅懷。此時他麵色竟是罕見的赤紅,隱隱有白色的蒸氣一陣一陣的溢出,圓睜的雙眸之中亦有一陣陣極罕見的狠厲。這哪裏是數百年來九宗諸修公認的第一嫡傳形象,簡直是一個世俗中輸紅了眼的賭徒。

  又鬥百餘息,軒轅懷忽然住手。

  由於他到底是采取攻勢的一方,歸無咎也即撤開,遙相距數十丈外。

  軒轅懷猛地一抬頭,朝天中望了一眼。

  良久才道:“終於到了最後了——這一次十分確信,是真正的最後。直到此時,我才看清了本身所持最終的手段。”

  “歸道友你是否能夠接下這一招呢?”

  軒轅懷出此言時,並未於歸無咎目光相對,反而是低頭注視著地麵,更像是自言自語。

  隻聽軒轅懷又道:“看似不大可能……但你若真的做到了,我也並不感到意外。”

  言畢,竟是對著歸無咎一笑。

  以歸無咎洞徹人心之明銳,一時間竟也難以完全消化這一笑的全部含義,隻覺異常複雜。

  歸無咎的心頭,忽然隱隱感到一絲窒澀不豫。

  入道以來,在歸無咎麵前,自信使出最終殺招從而大言不慚者不知凡幾。但是其等無一例外卻都遭受了失敗。而此時此刻,軒轅懷罕見的示弱之言,卻讓他感到一絲不諧。

  最令人意外的是,這番話竟然是出自軒轅懷之手。

  另外,軒轅懷如果連換過八劍根基的自己亦能擊敗的終極手段,那麽一開始就施展出來,歸無咎斷然沒有反抗的餘地。故而歸無咎心中隱有一絲感覺——自己在這“靈形境”中飛速進益,軒轅懷因自己之進步,同樣趁勢而起,水漲船高。

  就在歸無咎念頭飛動之際,軒轅懷身軀忽然漲大。

  這可不是什麽劍氣幻影、靈光法相一類,而是其真身真正漲大了一倍。

  然後,斬出一劍!

  歸無咎陡然麵色一變。

  軒轅懷這一劍從形貌上說既十分簡明,又在意料之外——乃是拇指粗細、相距一尺有餘完全平行的兩道劍光。一道墨色,一道青色。

  神通到了極境,要麽演化萬千,要麽萬法歸一。如此“歸二”之旨,平行兩劍,可謂是平淡之中蘊藏著不平凡。

  其中奧義,歸無咎一眼便能辨明,是“龍蛇環抱”之象。

  若要破解那墨色劍光,歸無咎須得將此身之功法氣機調整為奇數四劍;而要破解那青色劍光,本身功法卻需調整為偶數四劍。

  這不是關鍵,最要緊的是“同時”二字——

  將這兩劍完全破解,必須是“同時”;先破解其中一劍,然後本身氣機極快速的轉化後再破解另外一劍,是絕不可行的;速度再快、間隙再小也不行!

  除非是同時掌握八劍法門,否則就不可能破解這一式。

  歸無咎迅速做出了決斷。

  劍光一攪。

  一碰而盡。

  歸無咎食中二指所彈出的一束劍網十分霸道,從氣象上看,是完全抵禦住了軒轅懷的二道劍訣。但若仔細分辨,不難看出,歸無咎的眉心之中,多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灰色氣機,宛若蟲孑一般遊走。

  歸無咎權衡利弊,是以奇數四劍為根基,完全抵禦住了那道黑色劍氣。

  至於那青色劍氣,則是選擇了招式無礙、吉凶有傷的法門迎之,即本來也是破解的“正著”之一,但一旦動用,卻有傷神氣之充盈,氣運之剛健。

  軒轅懷雙眉一挑,似乎頗有些失望的道:“歸道友最終還是未能創造奇跡。”

  語氣之中殊無喜意,仿佛真的為歸無咎感到十分遺憾。

  頓了一頓,軒轅懷又道:“不對……未到終點,不可斷言。如此交手,距離歸道友真正落敗,尚有四十九招。”

  言畢,又遞出一劍。

  歸無咎麵色無悲無喜,隻是神意奔逐,處於飛速運轉之中。

  單單就“靈形境”這一場的比鬥而言,是歸無咎自隱宗揚名之後,幾乎從未出現過的全盤處於下風的鬥法。每當自己尋得了破局之策,軒轅懷立刻拿出了更強、更匪夷所思的應對手段,對自己造成更大的壓迫力。

  恍惚之間,竟似回到了當年在荒海中小心翼翼謀篇布局的日子,尚未積蓄足夠金丹之時,以靈形謀算金丹的苦心孤詣。

  但歸無咎知曉,此時,真的是到了“盡頭”了。

  軒轅懷很明顯忽然“知道”了什麽;他言之鑿鑿的說是最後的手段,那便是最後的手段。

  第二劍。

  第三劍。

  三劍交手之後,歸無咎眉間灰色氣機,愈發強盛三分。

  歸無咎暗中推演,已然算出軒轅懷言之無差,至多四十九招,這份吉凶之變的困頓感便要達到令人難以承受的地步,隻怕要在鬥戰中當場昏睡過去。

  這還是因為歸無咎氣運極盛、得了末拿本洲數枚玄道果氣運加持的緣故。若非此機緣傍身,斷然堅持不到十招。

  戰局立刻變得極為不妙。

  若是因敵手神通之玄妙不能盡知虛實而落在下風,別說是歸無咎,就是名在三十六子圖中的任意一位嫡傳,都能做到臨危不亂,竭盡所能的拆解敵手的神通變化。

  對於此等天之驕子而言,壓力愈大,往往潛力愈大。臨陣點破迷津,挽回局麵,其實幾率極大。

  而歸無咎此時所麵臨的局麵卻是截然不同。軒轅懷神通出手的一瞬,他便探明了此法之微妙;但是因為不能做到八法同時附身,所以先天所限,自然便無法應對。

  其實軒轅懷雖有八法根基,在靈形境中應該也不能使出此類手段,因為這似乎已不再是“寬度”的較量,而是化寬度為銳度,突破了冥冥中的一道界限。

  歸無咎豁然明悟。

  軒轅懷身分五境之法,其實輕重是完全不同的。這靈形一陣,不僅僅是因為自己基礎略遜而有所不及;而是因為此陣本來就是軒轅懷的殺手鐧。

  今日底牌亮出,這一陣最後的“八劍匯通”殺招,幾乎無解。

  一個問題由是浮現——

  在琉璃天決戰之時,自己自信絕對不在軒轅懷之下。

  在自己本身戰力隱然占優的前提下,單單憑借一門神通道術,便能夠令軒轅懷毫無意外的取勝、令自己沒有一絲一毫的機會?

  這並不正常,而且有違“道術相須”之定理。

  所以,此舉必定能解,此法必有破綻!

  破綻……

  不止是眼前這一招的破綻;或許眼前這一式八法根基、令兩種最優解同時呈現的妙法的確是無解的;但眼界更開闊一些,軒轅懷這“身分五境”的神通本身,卻一定暗藏著破綻。

  五境分別決勝;軒轅懷敗績之後化為塑像為依托;隻消有一陣取勝,便能使得塑像複原,所以自己必須五戰全勝……整個線條之中,破綻藏在何處?

  莫不是塑像複原之後,其戰力較複原之前有所不及?能夠勝第一次,就能勝第二次?

  此念隻是一閃而逝,歸無咎斷然不信可以如此樂觀。

  交手六劍之後。

  歸無咎低首一避,目光落在一方島嶼的一座礁石之上,忽然微微一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