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千載一時 萬法盈極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1-06-06 18:06      字數:2758
  外間六個多月,在昌營星閉關密室之中,已是二百餘年之久。

  在“逆宇玄石”內部的空間,歸無咎閉關數十年後,卻忽然獲得了一個意外的“收獲”。

  這收獲,說普通也極為普通;但是說珍貴,卻又蘊藏著非凡的可能性。

  這意外的收獲,就是時間。

  原來,隨著修煉的逐步進階,歸無咎自身修為的極大提高,神通道術之領悟圓熟,已到了近道之下瀕臨極限的高度。

  而魔道四典之匯通,更令這最後一線被充盈填滿。

  所以歸無咎的修煉形態,與第一次動用那小型“逆宇玄石”修煉時,截然不同了。

  當時歸無咎尚隻是為了成就元嬰境界而努力。

  每每打坐閉關之時,與全天下其餘修道者並無不同,都是神思內斂,五氣歸元,盤膝入定。

  修煉便是修煉,絕不可能分心二用,去做其他的事。

  但是今日則不然。

  閉關三十年後,歸無咎心中兆頭微顯。

  五十年後,滋長萌芽;

  七十年後,習性浸染,以至於邁入那一重奇妙境地——

  歸無咎閉關之時,體內氣機運轉,功行增長,已臻至從心所欲之境地,不必意守丹田經絡,亦不必盤膝靜坐。等若自己神思完全被解放出來,白白多出一千餘年的時間!

  若將這千載時日用於消遣娛樂,遊戲弈棋等等,那無疑是絕大的浪費。

  隻可惜,神思雖然解放,但是體內氣機運轉,卻依舊洶湧劇烈,處於真真切切的修煉之中。所以,依舊不能一身二用,用來修煉其餘道術神通。

  大致看來,隻得增廣見聞,閱覽經籍,沉澱積累。

  歸無咎正是如此做的。

  當日攫取的隱宗、聖教百家經典,有資於“空蘊念劍”者,歸無咎都用《念劍演化圖》完全汲取之;至於剩下的部分,需要憑借自家心神觀覽者,雖有見之極深之處,但是大多數卻是宏觀泛覽。

  今日得了機會,卻能將一應經典,盡數消化吸收。

  自秦夢霖處所得,陰陽道珍藏的許多道術經典,亦來者不拒。

  如此過程,持續了約莫一百年上下。

  百年之後,這“時間”上的機緣,更進一步。

  歸無咎做到了一件事:

  元嬰與肉身分離,在純粹的元嬰狀態下,此身亦能維持住穩定修煉的狀態。

  如此一來,當初以為唯有在近道境後方有條件施展的一條路徑,立刻柳暗花明,獲得了開啟的條件——

  將原身修為,修煉至與本尊元嬰法身相同的境界。

  當初正是因為唯有元嬰離體,自己原身方能開始修煉;而在元嬰境界,始終以元嬰出遊,到底風險太大。所以,歸無咎作出了唯有近道境後,方能開啟這一條道路的判斷。

  但是如今逆宇玄石這處空間,功行積累,完全被“支離”於外,等若天作之合,為歸無咎開啟了絕好的條件。

  五十年後,金丹化身,晉入元嬰境界,真真切切結成了第二個元嬰。

  將元嬰法身退入肉身之後,清楚看見,丹田之中,雙嬰宛然。

  一分一合,將神意之所主的第一元嬰再度離體之後,歸無咎驀然覺得,自身元嬰忽然多出一種“安定”的意蘊。

  似乎客居之地,已有新主。所以己身雖然隻是一道元嬰法身,但是已是一個完全的“我”。

  因為曾經軀殼非我所有,所以一別兩寬,自然圓滿。

  但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雖然歸無咎此時多出一具元嬰,但是並不等於多出一條性命。若是神魂所主的元嬰法身遭遇意外被人斬殺,而本尊肉身、第二元嬰雖然同樣構成一個圓滿整體,並且在其中灌注了與正主相同的神識記憶。但正主一旦隕落,這個分身中靈智種子急速充盈,卻會變成一個與歸無咎有著相似過去、相似道行資質的另外一人,再非歸無咎本人。

  若要達到真正的“無礙分身”境界,尚需近道境之後的努力。

  此時,又有一道選擇題放在歸無咎麵前。

  化身的下一步,往哪個方向前進?

  一個選擇是,與本尊元嬰法身相同,同樣選擇積累功行。

  另一個選擇,則是修煉神通道術。

  歸無咎選擇了後者。

  因為此時元嬰真身,不能修煉神通,僅能神思遊動,閱覽經典,推演假想,攫取道術資糧;而分身若是用來修煉神通的話,恰好一個印證,一個踐行,兩兩配合無間。

  用了一百年時間。

  越衡宗三千妙法轉化十八神通,全部成型。

  雖然其中並未有諸如“人我之餘”一般的“正解”,但是在輔佐與主力、配合歸無咎自身神通特點和深入發掘越衡宗神通道術之間,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契合相得,便是最善。

  又用了一百年時間。

  綜覽席樂榮、禦孤乘、李雲龍,甚至黃希音、秦夢霖等人之道術,將所見之“一斑”,充盈圓滿,擴散推敲。每對應一人,立下一種神通道術。

  似正非正,似奇非奇。用到應景之處,當有非凡妙用。

  又用了一百年時間。

  歸無咎將辰陽劍山所得之劍道,虛八劍,實八劍,所屬之體例。精心揣摩。

  空蘊念劍所屬虛劍,一化為虛脈八道,早已能夠做到;但是模擬成近似之“實”劍,也有用途。雖必然不能達到軒轅懷的層次,但是推此即彼,也是埋下了一道福緣和種子。

  又用了一百年時間。

  歸無咎將邊邊角角、偶然所見,不成體例,甚至但有一麵之緣,又或者僅有粗淺交手經驗的神通道術,盡數窮極推演,盡人力之極限。甚至於當年紅雲小會上接觸的盈法宗、真曇宗、藏象宗道術,也無不囊括。

  憑借區區金丹之前的交手經驗,說是將九宗道術之精要推演出來,未免太過狂妄了。

  但是歸無咎心有所感,將自身觸角延展到極致,自然有不可思議的好處。

  不知是六百年還是七百年後,歸無咎感到在神通道術之上,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切,哪怕隻是邊緣棱角,此時也已臻至最圓滿境界。

  破境近道之後提升空蘊念劍的“儲備”,也已經豐盈非常。

  恍惚之間,歸無咎竟生出一種破境之後,一界之尊並不遙遠的錯覺……

  ……

  一座孤峰之巔。

  人影如畫虛懸。

  隨意坐在山巔巨石之上的,是聖教顯道道尊。

  攻伐東南之敗績,已不必再提。聖教雖然無功,並且損失了一位人劫道尊。但是較之幾家妖族的損失,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以顯道道尊的閱曆,些許風浪,算不得什麽。

  畢竟,若是將眼光拉長,縱觀這數十萬年曆史,當初的元教、清教從數百家人道正統道宗之一,一路脫穎而出成長到今日地步,幾乎獨占人道正宗。和這巨大成就比起來,今日之挫,隻是一朵浪花而已。

  但是最近數月,顯道道尊心中,忽有莫名的念頭湧現——

  似乎一切歸空,勞而無用;篳路藍縷數十萬載,所成的繁華錦簇,終究是落花流水一場夢。

  這一念頭,令顯道道尊甚是驚詫。

  以他道念之純,決計不可能出現如此念頭。

  就算是尋常道境大能的心誌,除非是感應到了道術由盛而衰,此身為天地劫力所羈絆,飛升難能。方有可能產生這樣的念頭。

  但是顯道道尊感應一遍,自己道術圓滿無暇,始終處於心意一動便能自由飛升的最善境地。

  既然如此,這念頭從何而來?

  正思量間,忽然有一道聲音毫無征兆的想起,就算以仙道道尊功行之精湛,也全無覺察:

  “顯道道友。我們談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