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紫虛之卦 不速之客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1-01-22 17:08      字數:3494
  小界之中,清泉巨石之上,歸無咎盤膝而坐。

  驀然,歸無咎自定中醒來,睜開雙目。

  感應到胸腹之間,那一枚寸許大小、半似銅錢、半似圓環的異物,寶光熠熠,正反旋轉不止,歸無咎不由微微一笑。

  曆數十餘載功夫,此法終是磨煉到了運轉無暇之境地。

  心意一動,下一式神通便能引而用之。

  在自赤魅族領地返歸約莫二十七個月之後,柏果所留圖卷之上,果然敷衍成文,首尾俱足,正是《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本文。

  這部經典當中,果然蘊藏著一道“務虛”法門,名為“紫虛之卦”。

  隻是,和《金花玉蒂玄珠妙法》前知三十六息功夫不同,這“紫虛之卦”並非立刻成就,而是須得緩緩蘊養鍛煉。一連十餘載水磨功夫,直至今日,方才完全大功告成。

  所謂“紫虛之卦”,自然便是歸無咎內視可見、半似銅錢、半似圓環的那物了。

  此術之妙用在於——

  當你心中默念,將要動用一門神通道術之時,此卦便會在心中轉動,速度迅捷無倫,就連本人亦無法看清、無法操控。隻能等待其自動停止下來。

  當其停滯之後,若是此卦陽麵朝上,則歸無咎即將動用的神通道術,威力便會提高足足半數甚至倍數。縱然是“人力有窮”之極限,亦能打破。

  乍一看來,其威力之大,似乎大到匪夷所思。

  但是其中卻有幾重製約。

  每一次動用“紫虛之卦”法門,成功的概率並非五五開,而是隨勢而定。

  你若動用之神通品階愈低,麵對的敵手戰力遠遜於己,那麽成功的概率便高的出奇;譬如歸無咎出手之時,若是動用“履塵劍”乃至更等而下之的下界神通,對位列三十六子之外者出手,那此法成功率便是百分之一百。

  但若歸無咎動用大殺招“空蘊念劍”,對付道行不亞於自己之人,那麽成功之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若是以為此法是一種欺軟怕硬之術,隻能錦上添花,那又不然。

  因為其成功概率縱然再低,也是有下限的。

  這個下限之數,就是四十九分之一。

  換言之,哪怕麵臨的對手是軒轅懷,秦夢霖,禦孤乘等位列前六的人物,歸無咎以空蘊念劍迎之,憑此秘術,亦會有四十九分之一的成功率,打出戰力倍增的一擊。

  仔細揣摩之下,不難發現。

  若是沒有其他限製,善用此法,多作嚐試。其實依舊是將一人的優勢增益至不可思議。

  似“空蘊念劍”這般一定時間之內有次數限製的神通還好說;若是如“一劍破萬法”一般可以無限動用之法門,大可以量取勝。刺出無量千劍萬劍之後,四十九分之一與百分之一百,其實並無差別。

  這當然之不可能的。

  因此術還有一重更重要的限製——

  若是“紫虛之卦”之法一次動用成功,此法方能維係,以待將來;隻要失敗一次,這身軀之中煉化的“銅錢”就會完全崩散,就此徹底失去“紫虛之卦”法門。

  另有一點不得不提。這一門道術完全獨立,和前知三十六息的功夫相互幹涉,形成異變。換言之,先前知觀其成敗,在無數次機會中尋求必中,這一條類似作弊的道路,亦不成立。

  但“前知三十六息”之法能提供另一重幫助。那就是探及上下限時——即成功概率為百分之百抑或四十九分之一時,心中會有一念感應提醒。

  若是單單修習《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便無此效用。此術幾分成算,禦主不能有絲毫掌控。

  結合全部條件,這便是完整的“紫虛之卦”法門。

  對於此術之評價,道術深淺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道術並未高明至極高層次者,極難認識的此術的極高價值。在其等看來,一門成功概率甚微、一旦失敗就徹底失去的秘術,自然不宜過高評價。

  但是對於道術深湛,苦苦仰望那邊界、追尋那邊界、超越那邊界之人,卻深深的知道——能夠超越人力極限,是何等的可敬可怖。

  哪怕成功的幾率,隻有四十九分之一。

  在歸無咎看來,此術幾可稱之為更加“開放”的盈法宗“日、夜二經”;又或者說,盈法宗“日、夜二經”,幾乎便是更加穩定的“紫虛之卦”。無論從效用上,還是後果上。

  以所達成的上限而論,盈法宗法門超越圓滿之極一線,而“紫虛之卦”法門卻至多有倍稱之功,這一點是此魔道法門較為優勝。

  但“日、夜二經”之代價甚為穩定,且可以完全預知——乃是一日一夜徹底失去戰力,再難有尺寸之功。

  而“紫虛之卦”卻是以施術的成功率為引,成則繼之,不成則絕之,顯然代價更為高昂決絕,亦更加縹緲難測。

  正在此時,一道金符躍至歸無咎麵前,盤旋三匝,緩緩落下。

  歸無咎將其打開觀望。

  一覽之下,不由微微搖頭,失聲一笑。

  信符之中所敘,其實也與今日之事有關。

  清濁玄象所生後三件異寶,三世木靈識種,極合小鐵匠所用,自然不提。而另一件珍寶“風信玉露”,於魏清綺的一門神通別有大功。數載之前,魏清綺已親自去取來。

  唯有最後一件“還神水行丹”,其實於秦夢霖之道術體例,並無特殊價值。隻是分攤下來,既然其餘兩物於歸無咎、魏清綺極為契合,那麽剩下的這一件,自然便歸於她的名下。

  大不了藏於納物戒中,亦算是一道積蓄。

  說起這“還神水行丹”之妙用,倒也不凡。

  此物雖名為“丹”,其實卻是土行之珍,生機最足。但是這所謂的“生機”不是對應肉身,而是神意凝形。一切神意寄托而成之虛像,若是不慎破滅,卻可憑借此物,令其還原本來。

  其實仙門功法之中,憑借觀想寄托之法,在心中觀成一物、一圖蘊養,從而增進道行者,亦是一門大宗。若是修習此類法訣之人得了“還神水行丹”,必定能在功法出了岔子之後,挽回自家道途,得到一次破而後立的機會。

  但秦夢霖的陰陽道道法,卻是自“夕弦神繡柱”中映照本心,得之纖毫無漏,自然用不到此物。

  原本,歸無咎同樣用不到此物。但是緣分巧妙,如今《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大成,其實這“紫虛之卦”,亦是神意寄托之虛像。

  若歸無咎得之,等若令“紫虛之卦”多出一次失敗和容錯的機會。

  歸、秦二人夫妻一體,寶貝適合與誰,便由誰來用,原也說不到一個“借”字。

  所以數月之前,歸無咎去書商議。這最後一件“還神水行丹”,當由自己來取。

  但今日秦夢霖回書卻道,她在陰陽道秘境之中修持既久,收攝氣運。如今靜極思動,正要出去遊曆一番。在歸無咎見書之時,她早已出發。所以歸無咎安坐界中,靜候消息便是。

  很顯然,秦夢霖並非要爭奪此寶;而是要替歸無咎將寶物取回。

  ……

  孤峰獨立,宛若哨塔。

  此峰貌似甚高,景致清幽。但是若靜下心來聽,卻可隱隱聞見水聲。

  隻因烏蘭天瀑,距此不過五十裏開外。隆隆水聲,自此未絕。

  峰頂處一處四麵透風的空地之中,有一人踏鬥布罡,以獨特的節奏踱步數周。麵色肌膚,亦在青色、黃色、黑色之間不住變幻。囟門之上,更有紫氣升騰不斷。

  聖教嫡傳,利大人。

  數十丈外,席榛子向東而立,若有所思。

  作為身份貴重已極的聖教兩大嫡傳,他們在此地卻隻是配角,安坐於烏蘭天瀑門戶之外。當禦、席、玉、李四人或有餘下時,才過來一趟,與其一論道術精義。

  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其對於聖教的補償。

  從眾星捧月到轉為配角,麵對這等落差,利大人、席榛子二人卻並無一絲失落,反而充實之極。四人之中,偶然論法所述,皆對其有莫大助益。

  利大人此時,尤為振奮。

  回憶百餘年前,二人第一次會晤陰陽道“阮文琴”時,麵對阮文琴駕馭金丹出竅之相的越階挑戰,道心破立,宛如昨日。

  那時利大人一度惶惑: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何處才是盡頭?

  但是今日武道、龍、鳳二族、巫道嫡傳匯聚於此,利大人對於“天”的界限,可謂十分明晰了。

  這四人道行,不在歸、秦之下。

  六人一道,構成了大爭之世的道術巔峰。

  利大人之所以踏步行功,氣象有異,正是因為半個時辰之前,他剛剛經曆了和席樂榮的交手,此時不得不整攝一身之氣機。

  方才一戰,接連九式硬拚之後,利大人竟勉強未落下風。席樂榮讚道,他亦動用了十之**的心力,並未有太多保留。

  當然,利大人是憑借奇寶“九弋”,一連動用八次丹元振本之術方才做到;而席樂榮卻是空手迎敵。但是能夠做到這一步,和當年被阮文琴越階擊敗的莫大差距相比,已是一日千裏,恍然若夢。

  這是利大人道途之上,踏步前行的信心。

  就在此時,一個陌生的聲音突兀響起——

  “巫道、陰陽道那般的大隱勢力也就罷了。想不到一紀元、一生滅之中的本土仙門,亦能有人修煉到這一步。造化之妙,真是妙不可言啊。”

  利大人,席榛子猛然轉頭!

  悄無聲息間,山巔處已多出一人。

  此人相貌看著甚是憨厚,一身縱橫黑白亂紋服,構成大大小小的方格,幾欲迷人之眼。

  這人負手而立,似乎很是好奇的打量著利、席二人。

  雙眸之中,竟能看出一絲欣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