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略試高下 反客為主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11-12 17:16      字數:3577
  聽聞歸無咎之言,樂思源臉色立時一變。

  歸無咎靜候不提。

  沉默有頃,樂思源才道“那就唯有較量一場了。”

  言畢,把身一拔,瞬間便直衝上數千裏之遙,尤不止歇;百餘息後才縱身一橫,自中天而下,俯瞰眾生。

  如此高度,乍一望去澄淨無比,不見一絲塵埃。其實此間炎炎日華與冷冽罡風縱橫交錯,誠可謂殺機四伏,遠非近道境以下尋常修士所能承受。

  在這種環境下的交手,另有一重好處那就是在地陸上凡民甚至修士眼中看來,不過是星光點點,不會受到額外驚擾。

  歸無咎亦長身而起,高出天際,與樂思源相齊。

  樂思源麵色乍陰乍陽,並不多話。反手一攝,已將地表一座大山攝拿,裹挾流火,順勢砸了過來!

  不知是對歸無咎有所忌憚也好,還是點到為止、不願死鬥也罷;總而言之,樂思源選擇如此鬥戰法門,似乎是留了餘地。

  歸無咎心中精神一振。略微提振精力,亦攝取一座巨山,迎麵甩擊而去!

  兩座巨山之大小,以及二人精力之調運,似乎旗鼓相當。

  數息之後,兩座巨山相互碰撞,竟是寂然無聲;隨後二山皆碾成萬千粉塵,彌漫天穹。

  這些山石微塵,飄蕩於極天,並不見跌落之勢。距離降落地表,混同風雨之中,更至少需要數年時間。

  樂思源再攝拿一座巨山。

  歸無咎再度如法炮製。

  第二擊、第三擊、第四擊……

  樂思源深淺如何姑且不提;但歸無咎明顯是大有餘力。

  試探十餘手之後,樂思源目光一凝。雙袖連連擺動,一口氣又攝拿了十二座規模更大的山嶽,力貫全身,奮力一砸!

  這一擊,與先前數擊明顯不同。在其調運一身精力的同時,周天星辰,山河大地,似乎都扭曲三分,然後輕輕顫了一顫。

  歸無咎瞳孔驀然一凝。

  一身鼎定三才的渾融精力突然迸發,亦攝拿住等量山嶽,以較樂思源更快的速度,推山若移星!

  二十四座巨山相撞。

  但是這一撞之下,局麵與前迥然不同。

  歸無咎借來的十二座巨山,依舊無比完整。但樂思源所操縱的十二座山嶽,卻以不可遏製的趨勢粉碎為微塵。

  不止如此,十二座巨山所化之微塵,竟以一個急遽攀升的速度,黏著在歸無咎那一頭的巨山之形上,令其體積迅速增長。

  樂思源臉色一變,轉身急走。

  歸無咎的嘴角,流出一絲微笑。

  樂思源原本的謀劃,是想利用雙方知見之差,看能否占一個小便宜。

  歸無咎雖曾遍閱塵海宗秘典,極大的增廣見聞。但是塵海宗真正珍而重之、非曆代執掌一脈單傳的真正秘津,卻並未得見。

  這是樂思源的優勢。

  樂思源早已知曉,在日曜武君破境之初,非經“自然流”秘法,難以將本身全體大用之力完全整合。所以他前數次搬山相擊,隻是小伎爾;真正作為倚仗的,是攝拿十二山嶽以為一體,灌注一身精力的“自然流”一擊。

  若是歸無咎無有經驗,憑借肉身抵擋;又或者並未看破這一擊與前數擊之間的差別,那麽自己或可勝得一招半式。

  雙方並非生死相搏。自己占的上風之後,若再出言擠兌住歸無咎,便可僥幸止占。

  他卻並未想到,歸無咎在攻打星門護宗大陣時,已領悟到這一層,同樣以“自然流”的手段予以回應。

  這一式欺著不成,樂思源立即遁走。

  但就在他以為自身已經脫險之際,卻忽然感受到背心似被刺了一刺;然後身軀突然失去掌控和平衡,好似一艘巨舟失去了掌控,往地下急墜!

  原來,彼此一十二座巨山相撞,雖然樂思源這一頭的山嶽盡數粉碎微塵,並被同化吸收;但樂思源想當然的以為,歸無咎那一十二山的飛躍之勢,總是要被略微扼製些許的;他也從不認為這一式“自然流”能夠對自己造成多大威脅。

  所以他並未望見,不但自家這一十二山之形被吞沒,歸無咎那邊漸漸變大一倍的山嶽,速度非但不減慢,反而進一步加快。似乎不但吸收其形,亦吸收了“勢”,化為己用。

  這是雙方實力差距甚大時,“自然流”的鬥法所體現出的妙用。

  樂思源知之未深,所以反而搬石砸腳。

  因其一時大意,所以被“自然流”所凝成的“勢”點中,一身磅礴偉力頓時失卻主宰,不能完整。

  一刻鍾後,樂思源、歸無咎同時凝立地表,此地距離塵海宗山門,已遠在二十八萬裏外。

  樂思源忽地一聲歎息,自袖中取出囫圇一物,丟到歸無咎手上。

  歸無咎眉頭一挑。

  其實他感受得極為分明——在距離落地尚有三四十息時,樂思源已恢複至精力守衡圓滿的狀態。歸無咎本已做好準備,樂思源必然要依托塵海宗山門大陣,作最後的負隅頑抗。沒想到他竟如此爽快的認輸了。

  究其原因。六年前歸無咎鬥敗銀甲人一役。龍方雲、尚明博等人固然驚駭,但其實並未能夠真正看清雙方戰力差距。

  而樂思源度量之準,其實遠遠勝過龍、尚二人,隱隱能夠猜到,自己與歸無咎之間,似有天淵之隔;護宗大陣,亦不足恃。

  歸無咎將塵海宗大印握在掌心,觀賞有時,忽然高聲喝道“出來罷!”

  同時五指用力一按!

  經由兩次施展鬥法鍛煉,如今歸無咎大有信心。不倚傍“自然流”,單憑本身發力,也能使出所謂的“十成力”。

  我之道行極限,高於大印的最高層次。

  果然,就在歸無咎要將此印捏碎的一瞬,忽見三色光華一凝,化作一個人形。

  歸無咎定睛一望,卻是個二尺來高、白白胖胖的童子。因其年齡尚幼,竟難辨其男女。身披著一隻青色肚兜;肚兜上圖畫倒也精致,繪有兩隻青雀,棲息於枯枝之上。

  童子頭上紮著三隻衝天小辮,將右手食指放在口中吮吸,同時睜大圓滾滾的雙眼,好奇地望著歸無咎。

  歸無咎隻笑而不答。

  少頃,隨著童子漆黑雙眸亂轉,歸無咎忽然感到,袖中星門大印,忽然微微一熱,發出一聲嗡鳴。

  這童子眼前一亮,稚聲道“原來是‘未’印印主。竟會有三人嗎……且慢,梅小寶在哪裏?”

  說到這裏,童子滿目狐疑,滾圓的腦袋左右一陣亂晃,終於言道“噫,真的不在!你沒有憑借梅小寶的力量,便能將我引了出來,厲害,厲害!料想本印印主已被你逐走。既然如此,這裏暫時是你的了;不過,若再度被人奪去,卻不幹我事。”

  話音一落,這小童同樣身化一道青電,不知所終。

  歸無咎心意一沉。

  那一重奇異幻景,果然再度出現;十二道精巧的“版圖”玩具,在神意之中有一次彰顯具象。

  除卻本已凹陷、不知所終的那一部分之外,與之相鄰的另十二分之一,果然也緩緩凹陷下沉;真幻間中的一大部,也由此化作一“空”。

  於此同時,歸無咎此身所負載,果然又沉重了許多;那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渾厚真力如疊床架屋一般加諸己身,令歸無咎的道術境界,水漲船高。

  細細一看,掌中塵海宗印信,果然也褪去光澤,蕭蕭瑟瑟。

  到了此時,一切盡在歸無咎意料之中。

  隻是,就在完法一瞬,歸無咎陡然間發現了一樁意外變故——

  隨著心神中版圖陷落十二分之一,自己好似失去了什麽極為重要的東西,心底空空落落,異常難受。

  “根本”已失!?此身已如無根浮萍。

  這種感覺是——

  在真幻間中,歸無咎真正立地生根的身份是晉寧道首席名門,雲峒派掌門!

  與此相較,無論是星門的首席長老還是忽然加身的掌門身份,皆不能真正作數。

  但是無論是現實統轄,還是神意之中的“版圖”玩具,雲峒派都是包含在塵海宗所之內。剛剛心意之中那十二分之一沉陷下去,其實包含了雲峒派和晉寧道全部;所以歸無咎才生出“主宰已失”之感。

  歸無咎眉頭一皺。

  吃下去的東西,還能吐出來不成?

  這其中道理何在?莫不是兔子不吃窩邊草,自家元根所屬,當倚仗為根本,不能沉陷收納?

  正猶豫不定時,袖中所藏一物,忽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若非歸無咎真力雄厚,此物便要破袖而出。

  歸無咎一轉念,將其取出。

  不是別物,正是武域所仿製的“武道龍符”、雲峒派宗門大印。

  歸無咎目光微凝。

  區區一方名門之印,本當是頗不足道的一物;但是在歸無咎心意中,那十二分之一的天洲陸沉之象出現後,在塵海宗正印呈現衰朽之後,它似乎瞬間變成氣運所鍾之物,成了主宰一方的真正索引。

  此印被取出之後,仿佛有靈性一般,竟急不可耐的塵海宗大印中一鑽,與其合二為一!

  隨著一道粹白色的耀目光華,這枚武道龍符化形的“塵海正印”,五色流轉不休,再度煥發出生機!

  歸無咎心神之中新近沉陷下去的十二分之一,瞬間被染成琉璃玉色,與完全的“空”大相徑庭,儼然自己立身之本。

  歸無咎心低首一望,掌心之物,於己異常熟悉。

  心中竟莫名湧出一個念頭——

  此物到底是塵海宗正印,還是雲峒派正印?

  正在此時,忽見清光一閃,正是那童子去而複返。

  這童子口中流涎,不及擦拭,伸出白嫩指頭指著歸無咎,極為驚訝的道“你……你……不是‘未印’印主,你是……我……”

  “但是,就算你是‘酉’印印主,指望我和蘇九、柯柯兒打架,那是決計不成的。打不過,打不過!你自求多福吧!”

  話音一落,這小童不等歸無咎回應,便自顧自鑽進重新煥發生機的印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