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周覽經籍 不利消息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10-20 14:52      字數:2887
  塵海宗。

  此時已是大戰落定、歸無咎等一行人返回宗門半月之後。

  歸無咎縱起遁光、信步緩行。

  一連越過十二座峰頭,迎麵所見,是剖破兩半、呈現“一線天”形貌的峽穀。當中雲氣綿延、若霧若鏡,光影迷離,不辨東西。若要一步踏入,幾唯恐是陷入什麽極厲害的法陣之中。

  略微觀望了一陣之後,歸無咎邁步踏入其中。就在邁步的一瞬間,他右手所持的一枚細長玉符,陡然發出青紫混同的淡淡光華。

  自這“一線天”之中穿渡之後,麵前景象陡然一變,驀然顯化成一方甚是寬廣的湖泊,隱約可見各色遊魚縱橫穿渡,好不自在。

  歸無咎暗暗點頭。

  武域之中,無論道術名物,皆貴尚簡,不若仙道繁密豐盛。但眼前所見,的是唯一能夠壓倒仙門的驚豔巧思。

  這裏便是塵海宗仰為根本的庫藏秘地。

  此間所在,看似曠野平湖,幽微曲折,其實依舊是在仙都之內,塵海宗正殿之後不遠處。

  並且和仙門之中深藏府庫的秘境、小界完全不同,一刻鍾之前,歸無咎其實隻是踏入一座園林。開門之後,一眼望見草木、假山、碎石堆就,方圓不過二三裏上下。

  但是等歸無咎步步踏入,這些石碓假山便在無形無跡之間變得愈來愈大、愈來愈廣,直至綿延數十峰,呈現出方才入界時的景觀。在整個過程中,極為平滑自然,內外連通一體,決沒有給人以突然進入某一處“小界”的間離感。

  湖泊邊緣處,立著一方三丈高下的石碑。其中隱見細密文字,深邃悠遠。

  按理說這方寸之地,所納文字勢必有限。但是當歸無咎執玉符作筆,在石碑之上輕輕滑動時,碑上文字亦極清醇的滾動翻閱,倥傯幻變。

  驀然間,歸無咎筆尖一點,牢牢釘住。

  三五息之後,湖泊之中“撲通”一聲清響,一隻二尺長短的金色鯉魚陡然間躍出水麵,一個打挺,旋即化作一方二三尺長短的羊皮卷。

  歸無咎微微一笑,此地獨有的藏寶、取寶之法,倒也別出機杼。

  隨意展開一方蒲團之後,歸無咎便在此盤膝而坐,展開皮卷,心神浸入其中。

  其實以品質高下而論,這一章皮卷,遠非是庫府之中最上乘的寶物。

  就在歸無咎悉心閱覽典籍之時,湖泊之下,依稀可見甚為巨大的黑影若隱若現。又或者靜謐之餘,忽然湖泊之中一串水花衝天噴灑,高約數丈,呈現長鯨吸水之象。

  正如星門有《五星圖》等“九珍”之說,價值最重。塵海宗亦有八件價值最為上品的秘寶,在湖泊之中,顯化成塊頭極大的鯨魚、鯊魚之屬。

  品階高下等同於形貌大小,一目了然,最為直觀。

  可惜對那等秘寶,歸無咎並不敢興趣。他所留意者,是塵海宗所有與武魂、上境息息相關的秘典、功訣。

  上乘秘典,一覽無遺。

  此事之慎之又慎,可見一斑。

  半月前那一戰,歸無咎點破機密,最終依舊決定將蔚宗等人釋放,戰略上的抉擇,至少也占了三分之一的原因。

  若是按照從前歸無咎的行事風範,歸無咎猜出蔚宗用的是“意在言外”的手段蒙混過關,那他大可以如此做——

  不動聲色,順水推舟。

  然後暗中與薑敏儀聯絡,點破迷津,最終使一個將計就計之法。

  如此行事策略,極為緊湊而富有進攻性。

  但是現在,將謎底當麵揭破,後續發展便截然不同了。

  歸無咎看人極準,料想以蔚宗的器量底力,雖然遭遇了極難堪的窘境,但他是決計不敢隱瞞的。將他釋放之後,機密泄露之事,必然會報於九重山百裏開濟知曉。屆時百裏開濟知陰私已泄,多半會延緩對於恒霄宮主的陰謀布置,再作迂回,徐圖緩進。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之故,歸無咎還是會在半年之內走上一趟,告知消息。

  這一路棋,是將棋局打散推延的走法,並非歸無咎一貫的風格。

  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為歸無咎的決心異常明確——

  一定要在盡可能的曆覽各家巨擘宗門秘典、盡可能通曉近道玄妙;點醒薑敏儀夙慧、得到她這位此界之中“過來人”的意見,歸無咎才會著手破境過程。

  仙道之中的曆次晉階,固然都完美無瑕;但那是因為每一步步驟該當如何施行,皆是清楚明白,成敗全然取決於根基厚薄而已。而在武道之中,歸無咎尚做不到這一點。

  若是破境過程不得圓滿,這“真幻間”中的真正機緣,便難以盡數采取。

  時光飛逝,忽忽然已是十七日過去。

  在這十七日時間之內,歸無咎精心閱覽了十一種與“武魂外用”相關聯的秘術,其中精義,皆不在“武魂祭法”之下。

  同時塵海宗所藏的六種事涉破境服藥秘術的手段,歸無咎亦通覽無疑。

  除此之外,號稱為“經驗之談”的大能遺錄,歸無咎也一件不曾放過,前後略覽二三十種之多。

  這一番經曆,固然讓歸無咎大大開拓了眼界,得以高屋建瓴而窺全豹,但局限性也不可不說,問題的根本並未改變。

  在結丹之前,身為靈形修士的歸無咎,已然知曉“丹成”之後是何等體驗;

  在結嬰之前,身為金丹修士的歸無咎,已經對於丹嬰之變了如指掌。

  可是現在,歸無咎的閱曆見識雖然極大增長,但是始終未曾達到這重“掌握山河”的幽微境界。這也更堅定了歸無咎有備無患、先與薑敏儀深入交流之後,再言破境的決心。

  這一日,歸無咎指上玉簪輕點,石碑之上光影浮動。大致看清,尚未精研的典冊珍寶不過六七種之多,按照約定進度,必定是可以完成的。

  但就在此時,掌中牌符忽地上上下下泛起湛藍光華,旋即凝成二字

  速回。

  歸無咎望之,心中若有所思。

  先前與龍方雲等人已然約好,所謂慶功大宴,姑且免了;歸無咎往上玄宮之旅,定在一月之後。

  這一月時間裏須做成二事

  其一,塵海宗、星門一方的印信符契、文書,須得為歸無咎辦好;

  其二,歸無咎對甄蕊、鍾業二弟子甚為看重,而且二人所承所為之事,與歸無咎取得機緣息息相關。是以歸無咎已然定計,將二位弟子接來,隨侍左右,同往上玄宮一行。

  歸無咎則乘著這一月時間,徜徉於塵海宗寶山之中。

  既有約定,其等中途來喚,必有緣故。

  並未多耽擱分毫,歸無咎將並未觀覽過的七種秘典一一取出,立刻轉身離去。

  按理說此間寶物,歸無咎自可任意取之,歸他私人所有。但歸無咎不願斷了塵海宗傳承,才選擇當場節約,也樂得清靜。既然時間緊迫,他便索性將其取走。若時機合適,再將副本拓印一份寄回便是。

  出了園門,果有一位侍從在此等候。

  隨著此人引導,百餘息後,歸無咎來到一處名為“通濟殿”的秘典之中。甫一落下,這位引使便極識趣的退去。

  殿內唯有二人

  龍方雲、樂思源、

  抬首一望,歸無咎不由一怔。

  以歸無咎洞鑒人心、周流無礙的高深境界,尚未上前,龍、樂二人會如何熱情相迎,甚至大致會如何說話,都在他意料之中。可是眼前所見,卻與他所想大相徑庭。

  龍方雲果然熱情上前,隻是步履之中甚是急促,顯得有幾分坐立不安、進退失據。

  樂思源固然是城府更加收斂,但是麵上也是眼見的晦澀不明。

  以二人心性修為層次,可真是鮮見的很。

  二人見禮之後,歸無咎微笑言道“不知龍掌門、樂道友又何煩惱?”

  龍方雲聞言,卻重重歎息一聲,悵然道“始料不及啊……昨日方才傳來消息……本次比鬥的另外半場……南鬥宗有琴宗主、禦虛宗桑宗主二人聯手,依舊不敵百裏開濟,敗下陣來。”

  昨天失眠一晚。上午隻能用來補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