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身魂虛界 兩階之差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8-17 08:57      字數:4557
  各自入陣之後,聖教一方龜甲巨舟之上,暗流湧動,先前布置浮出水麵。

  主角自然是聖教此行的真正的倚仗——明鈞大帝。

  此間留出一片甚是寬闊的地界,以一道二指餘寬、數百丈長短的黃色細符,圍成一周。明鈞大帝位處其中。

  當中更有兩道長達十餘丈的圖卷,一縱一橫鋪灑在地上,交錯成一個十字。當中文字圖形,時密時疏,間或留白,但仔細一望,並無一個可辨認的人道文字。

  明鈞大帝便在這兩道圖卷構成的“十字”之中,雙目緊閉,龍行虎步,踏鬥布罡。

  諸如青猊一族古蘿妖王、六翼虎族仲王妖王等人,心中其實都不免有幾分犯嘀咕。

  縱然他們都是眼力不俗之輩,但若事先無人對二人說明,這是聖教的布置。他們隻會當眼前之人是裝瘋賣傻的江湖騙子。

  此時明鈞大帝身上,與天玄上真、妖王大致相若的神道氣機,已然全不可察,仿佛隻是一個完全沒有任何修為的凡人。看著其作法行走,似乎甚是鄭重。但天地間的法力、氣機,也並未由此產生一絲一毫的波動。

  就算聖教祖庭的幾位人劫道尊,亦是嘖嘖稱奇,未能盡觀其妙。

  唯有恒滑上真例外。

  他過去曾有幾位故友走上神道之路,因此曾經旁觀過神道點化之法。此時在他眼中的一切,和旁人是截然不同的——

  並非什麽都沒有發生。

  他分明望見,在明鈞大帝作法之後,他的身軀突然“高大”起來。

  逐漸膨脹,然後愈發稀薄。

  蘊養成一個以明鈞大帝為中心、徑長千丈有餘的圓球。

  然後這個“圓球”逐步擴張。

  “圓球”膨脹到極限之後,終於將整個九竅小界秘境包括進去。做到這一步之後,這個尋常人眼中渾不可見的“圓球”終於穩固下來。

  少頃,明鈞大帝自作法之境中退出,拆解了符信圍欄,微笑著和眾人打了招呼。

  六翼虎族仲王忍不住問道“敢問明鈞道友,這是何等手段,有何玄妙?”

  明鈞大帝微微一笑,吐出四個字“身魂虛界。”

  他行動說話,輕言慢語,甚是小心,好似唯恐一個不留神,破壞了剛剛立下的手段。

  身魂虛界。

  仲王、古蘿,乃至另外幾位上真,品味著這四個字,依舊隻覺不可解。

  唯恒滑上真回顧方才所見,琢磨之下,隻覺得這四個字甚是貼切。若有所思的言道“提線木偶?”

  明鈞大帝搖首道“非也。若是如此豈不是等若成了本人下場比鬥?與作弊何異?勿論聖教還是神庭,何至於如此行事?”

  恒滑上真聞言訕然一笑。

  事先唯恐隱宗一方有秘法推演玄機,所以明鈞大帝的手段,一直秘而不宣。但是此時既已成功施展出來,也就再沒有打啞謎的必要了。明鈞大帝自己揭曉謎底道“所謂‘身魂虛界’之法,想必恒滑道友也已望見。我之道體所化虛界,已然將那一界包含進去。規則定序,大能化小,以我為主。”

  恒滑上真微一沉吟,似有所悟,道“突破限製?”

  明鈞大帝笑著頷首道“正是如此。”

  恒滑上真似乎有些意外,感歎道“自立一界不難。但若是將一處獨立的小界也能侵染滲透,那可真是駭人聽聞了。”

  明鈞大帝淡淡道“若是妖族抑或隱宗之小界,封鎖門戶之下,此法亦無機可乘。不過我方既能遣人自由出入,等若紮下一個針眼,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此法成立之後,曾尋到數處小界驗明所用。確信無誤,方能用在此處。”

  恒滑上真連連點頭。

  ……

  歸無咎處。

  入界之後,大家各自四散一旁,歸無咎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將所有人收攏一處。

  這件事甚是順利。不多時,孔雀一族孔覃、孔螢、孔郊、孔馥等人,皆被歸無咎尋到。

  但是奇怪的是,聖教一方的入陣之人,一個也不曾望見,更不必說交手。

  不止歸無咎並未望見,其餘六位孔雀一族嫡傳,在匯合的路上,也並無一個與其有過照麵。

  此事透著幾分詭秘。

  歸無咎本擬先搜尋獵物,將對手打倒,再言其他。但此時對方好似一進來便尋了一處地界掩藏起來。歸無咎也無心與之捉迷藏。

  無論你有何謀算,我若將“濁氣之象”尋到,歸諸正位。對方若果然懷著爭衡之心,必然要上前阻擋。到時候自然會做過一場。若是對方果真放棄了此局,歸無咎自也不至於定要去尋對手麻煩。

  搜索之際,七人並未相隔太遠,留下照應餘地。

  一刻鍾之後,歸無咎耳畔聲音響起“尋到了!”

  歸無咎急縱遁光而入。

  出聲之人是孔馥。

  孔覃、孔螢等人也先後趕到。

  這一片地界,半水半泥,隱藏著許多坑坑窪窪的水洞。孔馥略微彎腰,灼灼雙目盯著其中一處“水坑”。

  歸無咎最先趕來之時,隱約看見,似乎有一隻巴掌大小的墨綠色小龜,撲地一聲往一處水洞中鑽了進去。雖然那物是玄龜之形,但動作疾如電閃,比野兔還要快上幾分。孔馥欲伸手去捉時,那物早已不見蹤影了。

  孔覃有幾分不耐,言道“施了法力,將這些泥、水盡數絞幹,此物定然現行。”

  孔螢卻連連搖首道“不然。若是這濁氣之象太過嬌貴,一擊之下被你絞碎了,又當如何是好?”

  孔郊等另外三人,亦各抒起見。

  歸無咎微微一笑。

  近年來,孔雀、天馬、赤魅諸族嫡傳,交流絕不算少。孔雀一族這幾位嫡傳亦漸漸發現,本族除了孔萱一枝獨秀之外,他們這些位列前十者,在第一流妖族之中,難言上風。這一陣的把握,皆在歸無咎身上。

  至於自己表現如何,其實他們最初時心中並沒有太大的信心。直到發現入陣之人似乎實力不強,這才鬆了口氣。

  現在因為對手消失不見,這幾人心頭一塊大石落地,所以氣氛陡然輕鬆了起來。

  最後,先尋到此物的孔馥言道“最終的章程,還是請歸道友定下。”

  歸無咎神意一覽,心中微訝。

  原來,這看似不起眼的“水坑”,竟是深不見底。看來,除了守株待兔,等那小烏龜自己跑了出來,已別無他法。

  正要出言,歸無咎忽地麵容一冷,猛然抬首。

  兩三息之後,孔覃等人似乎也感應到什麽,麵色無不大變,然後麵麵相覷。

  遠近處忽地多出七道氣機,急速向這裏逼近!

  孔螢眸中有幾分茫然,甚至是慌亂,艱難開口道“歸道友……”

  歸無咎這一陣,是最後一陣。也是四處後手對陣之一。

  為何……眼前和七道氣機,和事先所辨明的那七道氣機,完全不同?

  這幾位孔雀一族嫡傳,似有失態,並非是沒有原因的。

  作為孔雀一族排名前列的道種,看似光鮮無比。實則在他們的修道生涯中亦有一樁折磨事。那就是其等在晉階元嬰境後,每隔數載,族中便要安排一次其與一轉之境的中堅族人比鬥。

  一轉之境,等若是人修中的化神境界。

  這些人當年在元嬰境時地位顯赫遠不若諸位嫡傳。但同樣資質不弱。此時跨越一個大境界作戰,豈有不勝之理。此等比鬥,號稱“磨煉”,實際上教諸位孔雀一族嫡傳大吃苦頭。

  同樣,較之旁人而言,孔雀嫡傳,對於元嬰之後強弱尺度,有著一個清醒的認識。

  現在,那飛速逼近的七道氣機,明顯較本族一轉之境的妖修更強!

  歸無咎迅速做出決斷。果斷言道“你們六人,立刻出界!”

  歸無咎考慮的很清楚。元嬰之後的手段,與元嬰境界稍有不同。若是其等連護身手段都未及使出,就白白折損在這裏,斷然是不智之舉。

  孔螢麵色變幻,心中暗道,若是不戰而退,隻怕在族中各妖王心中丟分。

  歸無咎望了他一言,搖首道“聽我吩咐。”

  孔覃扯了一扯孔螢衣袖,急道“聽歸道友吩咐。”

  孔螢點頭點頭,不再堅持。

  六位孔雀一族嫡傳,分別引動族中信符。那信符之力化作一道白焰,將六人吞沒,然後緩緩消逝在小界之中。

  就在孔螢等人退去的一瞬,聖教一方七人,已然趕到近前。

  其中四人遙遙占定四方,鎮守角落。另外三人一字排開,立在自己的正前方。

  正中一人,雖然麵目還算端正,隻是鷹鉤尖鼻,淺色雙眸異常紮眼。此人不卑不亢的言道“歸道友,有禮了。在下神庭韓騰。”

  另外兩人亦自報家門

  “安允。”

  “晏華。”

  占定四角的那四人,由於相隔較遠,卻並未通報姓名。

  歸無咎淡然一笑。

  對於這七人的根腳,他可要比孔覃等人熟悉得多了。

  當初初入本土世界不過數日,他便見識過了此道中人。

  神道修士。

  其等明明是以元嬰修士的身份遁入界中,卻在極短的時間內轉入神道。看來神道秘術,從傳言之中的摩頂賜法、洗禮全身之術,又有不為人知的進益,功行亦隨之大進了一步。

  韓騰見歸無咎無言以對,不喜不怒,淡淡言道“無論是資質、潛力、還是門中地位,將來成就,我等都無法與歸道友相比。隻是這一陣,我聖教定要拿下了。料想以歸道友的護身之物,我等也留不下道友。但強弱懸殊,終究無法逆轉。不如歸道友亦如孔雀一族的六位道友一般,就此退去,罷兵止鬥。豈不美哉?”

  晏華似乎對於韓騰的多話甚是不滿。

  反手長袖一抖,四道宛若實質的煙氣,朝著歸無咎打來。

  這一門神通初綻放時,宛若袖中射出四條水蛇,其實形象並不甚佳。但隻有一件——快!

  神通一旦離袖而出後,這哪裏是煙氣凝形的氣象,分明就是光點照影,所指即至!

  元嬰修士,斷難抵擋。

  但這一擊終究還是擊在空處。

  晏華一怔,旋即轉首一望——十餘裏外,立著一個冰玉之貌的女子。

  未等晏華三人琢磨出門道來,那“少女之相”立刻消散,取而代之站在那裏的,不是歸無咎是誰。

  本著獅子搏兔之念,入界之時,歸無咎便已布下的“拾遺書簡”的手段。心念一動,便即遁走。

  歸無咎飛速權衡眼前局麵。

  這七人,很強!

  歸無咎越一個大境界作戰,輕而易舉。當初他崇台會時,並未修得“丹中之嬰”的手段,乃是真正的金丹修士。鬥倒各家元嬰嫡傳,宛如砍瓜切菜一般。如今他已是元嬰境界,尋常化神修士,又豈會放在眼中?

  可是眼前的七位神道修士,並非是相當於化神境的“神伯”層次,而是一口氣晉升兩級,達到了相當於步虛修士的“神侯”一流!

  當然,不知是因為此小界限製,還是連續動用秘法破境的後遺症。這七人的氣機,較之歸無咎當年所見的天祐神侯等人,還是要略有不如。

  但也隻是半籌之差而已。

  看似隻是一息之間,但歸無咎心中念動萬千,已將己身諸般手段遍曆。

  這九竅玄界的八處輔界,很是邪門。歸無咎方才將“謝玉真”運使,立刻察出,此寶的威能發揮不出兩三成。最起碼在此界之中,難以借此達到化神境界的修為。若此物足恃,眼前局麵便不足道了。

  也不知神道之法,為何能突破一界規則之限製。

  除此之外,歸無咎的壓軸手段——空蘊念劍,在此境之下也效用甚微。

  如今空蘊念劍已非荒海舊法,絕非對手道行高於自己,便難有大用。但是由於敵手高出自己兩個境界,在法力規模上,終究優勢實在太大。

  雖然其道行未必精純,但也早已超出了空蘊念劍能夠一擊製勝的層次。

  縱然如此,歸無咎亦夷然不懼。

  這種形勢兼用、以弱鬥強的戰鬥,於他而言已經是“久違”了。今日尋回熟悉的感覺,也算是別有妙趣?

  當年他做到這一點,靠的是劍光分化的戰法。

  如今依托“反吞雙子珠”的戰法已然純熟,今日寶劍出鞘,正好一試鋒芒!

  他所擔憂的另外一陣。

  兩個境界的差別,法力規模、本力、遁速,皆會形成壓製。且不說以弱勝強,若能與敵周旋,先決條件便是道緣心念俱臻圓滿,料敵機先。如此才有跟上對方節奏的可能。

  別的不說,就剛剛晏華這一道甚是質樸的煙塵為表、疾如閃電的一擊,未有圓滿心兆之人,縱能避過,也會大感狼狽。

  麵對如此對手,馬援那一陣,隻怕不太靠得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