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名動一界 總樞新府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7-24 09:03      字數:3495
  歸無咎、秦夢霖二人與禦孤乘的比鬥結束之後,隨著禦孤乘身形從陰陽洞天之中消散,這一場大戲,終於也曲終人散。

  誠如事先絕大多數人預料,聖教祖庭果是秉持“無始無終”之態度,並未有一人出麵主持謝幕之會。隻是臨了時界天之內有清音降下,宣示著這一場比鬥的結束。雲集於此的百族嫡傳,亦四散而去。

  用不了多久的時間,歸無咎、秦夢霖之名望,亦是聲震天下,被推許為古今獨步的人物,勝過今古輪回的曆史長流中,曾經出現的一切人傑、先賢大能。

  有如此聲望,其實倒不全是因為歸無咎、秦夢霖之間的一戰;亦或者二人聯手與禦孤乘、玉離子化身的一戰。

  須知天底下多的是自信力驚人的“妄人”。如歸無咎這一層次的人物,若不主動隱藏氣機,也唯有較《三十六子圖》略遜一籌、名列八正五奇十二流品中的頂尖人物——如箴石、申屠鴻、騰驚、謝繆等人——能夠隱約窺見其氣象法度,是何等的深不可測、圓通無礙。

  再等而下之者,不過是盲人摸象而已。

  歸無咎與秦夢霖的一戰,嫋嫋清音、曲高和寡,暫且不論;就算其後二人與禦孤乘的一戰,看上去固然形象具體的許多,顯得“通俗易懂”;但是其中藏於簡明外表之下的盡玄盡妙之處,依舊不足為外人道。

  指望這兩道脫離凡俗的鬥戰圖影,奠定不世聲名,其實是頗有不足的,焉能擋得住一界之中無數無知無畏之人?

  真正讓二人被推許為萬古獨步、堅信其最終必將破界飛升、留下不世傳說的原因,其實還要落在聖教祖庭身上。

  具體的說,是秘寶“真宏二象儀”的功勞。

  正是此物,給了光臨此會之人,一個和歸無咎等人正麵“交手”的機會。

  休看在孤峰之上十五六家宗門的嫡傳眼中,對外間千百族之賓客,完全是不屑一顧,儼然與無足輕重的路人無異;甚至就連那孤峰之上的小團體,也要分出個一二三等來。但那些與會“賓客”,其實又豈是真正的凡庸之輩?

  對於歸無咎這一層次深淺莫測的“無知無畏”者,換作另一個視角來看,同樣是一代英傑。

  僅以與會的妖族而論,其實無不是二十五品之下上等勢力,傳承久遠,聲震一方。哪怕是實力最弱的,也勉強及得上七十七家隱宗的門檻;實力較強者,甚至能夠相當於三四家隱宗聯合。

  與會的諸族嫡傳中,不弱於歸無咎在崇台會上所遇、清微宗嫡傳範移星者,至少便有三四十人。這些人在各自族門之中,無一不是數千年一出的人傑,有絕大希望成就妖王境。其坐鎮一地、一族、一方,在同輩及後輩弟子心目中,道一聲“敬若天神”,不算誇飾。

  試想,這些人借“真宏二象儀”親身下場,卻發現自己連歸無咎、秦夢霖至隨意、至簡陋的一式也接不下來,心中會作何感想?若是回返之後旁人問及歸無咎高下如何,又當如何作答?

  此輩自然不會承認是自己太弱;而是會愈發信服聖教祖庭戰前宣示之言,將歸無咎二人的地位推得更高。口口相傳,仿佛神聖。

  其實“真宏二象儀”此種用途,本就是聖教祖庭的用心之一;隻是沒想到最後戰局不遂人願,徒然為旁人作了嫁衣。

  ……

  陰陽洞天比鬥場所,相距半始宗甚近。未過一日,歸無咎、秦夢霖二人遁光直去,已先回返此地。

  申屠鴻照例要尋一地,與族中傳遞消息;天馬一族遭逢聖教祖庭試應手的一“刺”,如何妥善應對,亦需馬援返回本族商討。箴石卻說有微妙天機泄露,須得推演一二。三人約定,不日之後再行匯聚。本來與歸無咎二人同行的,唯有孔萱而已。

  不過一俟出了陰陽洞天門戶,在隱宗一方預備接應的法舟之上遇到陸乘文,那二人卻果真甚是投緣,不知說了些甚麽,竟是先返回孔雀一族去了。

  十餘日之前,歸無咎返回半始宗時,此間是外送內緊,暗藏秘境;但是今日複見,卻發現這裏終於顯露山水。

  總共二十四座“小山”,十二座浮於天上極高之處,十二座依山水而設,上下通連,構成一道異常森嚴的陣力。

  這些“小山”看著黑漆漆,光禿禿的,大失秀雅,品相未佳。但歸無咎一望而知,此物是動用**力及無量寶材煉化而成的。每一座“小山”所用資源,都不下於一座的合界傳送陣。靡費之巨,顯然不是百廢待興的半始宗一家所能承擔。

  這一陣的威力,較之半始宗原先的山門大陣,不知又勝過多少。

  山門之前,兩道氣機,一顯一隱,在此等候已久。

  歸無咎二人迎了上去。

  那氣機湛然外顯的,是一位看著精神矍鑠的老者,赫然是天玄境的修為。歸無咎心中暗暗驚訝,此人功行較之姚純、孤邑、路艱等四位上真,也隻是略遜半籌而已,隻是既往卻從未見過。

  而此人身前,那一道氣機隱隱約約,仿佛虛空一畫浮在雲中,赫然竟是羋道尊化身。

  那老者上前一步,微笑道:“老朽江離宗聞品。本是閑雲野鶴,不甚理事、亦不愛理事。最近數載以來卻領了一樁職司。在令徒成長起來之前,暫時作為隱盟代表,代管半始宗的大事要事。”

  歸無咎與之對答兩句。

  不過見聞品上真刻意提及“閑雲野鶴、不愛理事”等字眼,卻不由得歸無咎仔細琢磨。

  羋道尊望了歸無咎、秦夢霖二人一眼,暗道如此人物,天下間竟非無雙無對,甚至還有第三人,第四人……心中也不由生出幾分感慨。隨後,出言問道:“未知你與陰陽道傳人的前緣是?”

  兩方大能,皆以看出“阮文琴”覺醒識憶,改換名字。隻是其中詳情,並不清楚。以羋道尊的身份,有所疑竇時自然不會胡亂揣摩,是以一見麵便是直截了當的發問。

  歸無咎早已想好應對措辭,便道:“她本是我同門,隻是意外失去記憶,才被陰陽道主人收為弟子。”

  此處之“同門”,自然不是雲中派,而是歸無咎真正來曆處。

  羋道尊緩緩點頭。

  羋道尊又言道:“這二十四聯‘烏台陣’靡費之巨,想來你也看得出來。作為緊鄰陰陽洞天比鬥場所的前沿之地,我等也不得不嚴陣以待。”

  歸無咎道:“有勞道尊費心了。”

  羋道尊道:“此陣之便,原本是須得我等親自主持,應對同道之中,倒也有些威力。若隻作如是準備,其實區區一十二聯法陣,便足能做到。”

  “隻是我輩中人,親臨對峙本是極罕見的事。料想本次比鬥結束之後,縱然雙方再起波瀾,聖教諸道尊也不至於如此不智,在我隱宗一方已早作準備的場所,與我周旋。若是靡費好大人力物力,隻用上一次便即荒廢,也實在說不過去。”

  歸無咎若有所思道:“所以……此陣便索性擴充了一倍?”

  羋道尊道:“然也。擴充一倍,便能將地脈傳送陣一並包容進去。”

  秦夢霖上下細望一陣,此時忽然言道:“縱然遭遇人劫道尊親自出手,此陣雖然終究不能抵擋,但是卻能爭取到足夠時間,可以保證內中人物從容撤走。”

  羋道尊頷首道:“正是。”

  “開元界中洞府格局一切如故。但是除此之外,這半始宗也可好好經營,以為往來交通之樞紐。大小適宜,皆由你決斷。七十七家之中的後輩菁英,亦可多多參與曆練。若是需要天玄境上出力的大事,聯絡聞品便是。”

  其中手段,歸無咎二人立刻都思量清楚。

  今時不同往日。

  天下大勢,縱橫分流。除卻孔雀一族、天馬一族、赤魅族之外,隱宗一方還會與數量更多的勢力產生接洽。如此一來,繼續蝸居於開元界中,已是不妥。

  那開元界乃是隱宗一方根本的退藏之地,關係極緊密的友人也就罷了;若是交情未到那一步,總不能輕易將人往當中去引。萬一出了什麽不虞之紕漏,那可就後悔莫及了。對外交涉,也當有一處外部據點才是,以作行營別院之用。

  但若是將之安置在江離宗、瓊石門等大派,難免有公私不分,威福自專的嫌疑。

  以幾位道尊的威望若是獨斷專行,自然也無人敢言不服;隻是以四位道尊之智,也不會做這等容易誘發人心離散之事。

  而半始宗新設大陣,能夠保障退路,卻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

  更妙的是高梧上真坐化後、黃希音長成之前,該宗已由盟中代管,算是中立無主之地,也無人能夠置喙。

  再請來聞品上真這個不管事的閑雲野鶴,作為傳聲之人,須天玄上真出力時負責聯絡,其餘皆由以歸無咎為首的嫡傳弟子料理。等若是世俗王朝之中新立之“尚書台”,論規製較聖教祖庭的神空經行殿還要略勝一籌。

  歸無咎對於把持權力並不感興趣。但是行事愈加便利,總是好的。

  再者說,以他今日之聲威,此位置非他莫屬,就算推辭,也不可能。於是自然爽快應下。

  羋道尊關切道:“雖有二十四陣護佑,但若是有甚重大機密布置,還是及時挪轉界中。以免萬一有事,措手不及。”

  秦夢霖搖首道:“不必。有我在處,聖教祖庭不會出手。隻消將我與無咎久駐於此的消息傳布出去便好。”

  羋道尊一怔,旋即省悟,必是陰陽道主人和聖教祖庭兩位大能之間,有所約定。

  秦夢霖又微笑道:“不過我隻能為貴派護持一地。卻不能如護身符一般,四處救火。”

  羋道尊連連搖頭道:“我輩斷不會做如此沒臉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