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立契為證 薪火相承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5-09 19:30      字數:3343
  兩方比鬥的第一階段,以歸無咎壓倒性的勝勢落下帷幕。隱宗一行人,也經由半始宗合界法陣,返回開元界中。

  初戰告捷,有數家上真提議為歸無咎、荀申作一慶賀之會,歸無咎不願多事,自然是嚴辭推拒了。十二年後,若大功告成,縱然是盟內舉宗相慶,也不為遲。現在,還不到時候。

  忽忽然已經是七日過去。

  這一日清晨,清萊峰雲台之上,歸無咎盤膝坐定,默運神思。

  歸無咎心中暗暗度量,傳聞中陰陽道的法門,一旦臻至元嬰境,便有可能一日千裏,立地圓滿。與荀申、利大人等稟賦道念稍遜一籌者交手,固然可以無視一個小境界的差距,戰而勝之。

  但是阮文琴——其實歸無咎內心深處更願意叫她秦夢霖——卻是和自己處於同一層次,是紫薇大世界變革承續的新世代,最頂尖的六個人之一。若是她果然一步踏入元嬰境圓滿,那麽以自己相當於元嬰中期的法力,勢不能敵。

  所能倚仗的有一著奇兵,那就是薑敏儀所贈的輕微顯化武道元域的手段;但真正的底牌,還是歸無咎的本命神通空蘊念劍。這十二年時間裏,至少也要將第三重劍法的“餘音”秘術鍛煉出來,才敢說勝券在手。

  ——如果這一戰不可避免的話。

  想到此處時,眼簾中模模糊糊、變幻不定的小小影子,驀然靜止了下來。歸無咎抬頭一望,十餘丈外,小家夥黃希音所鍛煉的,正是《九元書》中泥潭霧騰、騰炎焚枯、枯幹棲鳥、鳥革翬飛、飛雪沉泥等輪轉五式。

  現在黃希音的修為是真氣境第六重。這五式同樣是修煉到了第六變。現在正到了最後一式“飛雪沉泥”的收功之時。

  歸無咎仔細一看,黃希音所煉五式,距離“元始式”尚有些許差距。但是歸無咎見之並無不滿,反而甚為自得。

  無它,黃希音對於《九元書》的修行,同樣步步到了極境。之所以所煉五式尚未臻至當初越衡宗內、自己和寧素塵所達到的“元始式”境界,是因為她現在不過三四歲年紀。越衡宗自古及今,並未有如此低齡而入道的。

  小兒的體質骨骼,身形結構,本就和長成之後有許多差別。這是功法之缺,無傷大雅。

  黃希音練完這一套法訣之後,收束氣息。隨後叮叮咚咚跑到牆壁之下,胸腹緊緊貼牆,然後伸出右手,撫摸頭頂,才退開來兩步。

  黃希音退後兩步,抬頭一看。小臉上盡是遺憾煩惱,小嘴也不自覺的嘟了起來。原來,那牆壁之上,畫著極輕微的一條條刻度。黃希音看自家手掌齊平的位置,分明沒有絲毫變化。

  黃希音發泄似的一蹬腳,風風火火的跑回歸無咎身邊,雙手握拳,水靈靈的眼睛一眨,脆聲道:“師父。你站起來好不好?”小臉上盡是祈盼之意。

  這樣的小女娃撒嬌,縱然是以修道人的清和心境,也很難拒絕。

  歸無咎知道她打得什麽主意。但微微一笑,還是站了起來。

  黃希音立刻手足並用,不兩息的功夫就爬了上來,騎坐在歸無咎的肩膀上。感受到自己突然“高大”了許多,這才轉憂為喜,連連拍手,抒發心中歡快。

  七日之前,半始宗高梧上真隨歸無咎等人一齊來到開元界。

  隻是高梧上真並未急著讓歸無咎將弟子引薦於他。隻是和歸無咎商量之後,藏在暗處觀看了一陣黃希音的修煉、玩耍的片段。

  不用說,對於黃希音的超凡絕倫的資質,妙通天心的靈慧,高梧上真哪裏有一絲一毫不滿意的?似乎害怕歸無咎反悔一般,當即便要揪著歸無咎,到天尊麵前立下契約。

  隻是羋道尊分身,不知何故,一時不在萬鏡池中。

  無奈之下,高梧上真這七日時間,都忙於與駐蹕此間的各宗天玄上真交遊結識,尤其是與半始宗同屬句餘地脈的,更是重中之重。不必多想,這自然是他為宗門做出的最後貢獻,力求拉攏關係,結下援手。

  但是這等事,單靠一張麵皮是決計不成的,內中是否有什麽交易和許諾,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頭,在歸無咎和黃希音講到,長大以後要到一家隱宗擔任掌門之職。她卻立刻猴急起來。數百萬門人言聽計從,威風之極,小家夥想起來就覺得心裏美滋滋的,恨不得自己早日長大。

  每日晨時練功完畢,都要忍不住比對一下身高,看看是不是長大了些。

  雖然小孩子長得快,黃希音尤其較同齡孩童略快一些,但是哪裏經得住這樣日日比對。失望之餘,就報複性的爬到歸無咎肩上,似乎顯得自己比歸無咎還要高大了許多。

  其實黃希音何等靈慧。自然知曉,所謂“長大”。不單單是身材長成,更多的是道**行上的提升。但是她畢竟還是童心未泯,這才每日念念不忘。

  玩鬧一陣,忽地兩道符書遁入洞府之中。

  歸無咎捉在手中,打開一觀。

  第一封符書是以江離宗的名義發過來的,言道羋道尊已經返回萬鏡池。若是歸無咎有事,大可以去尋。

  另一封符書,歸無咎本以為是荀申、陸乘文抑或四位上真中的一人。但展開一看,竟然是高梧上真所發。其中言語,和第一封符書大同小異,言道道尊已然返回,所商議之事,盡早了解雲雲。

  歸無咎暗暗搖頭,這高梧上真,還真是一個急不可耐之人。將黃希音從肩上抱了下來,囑咐兩句。便起遁光直往萬鏡池界門去了。

  ……

  歸無咎一入其內,當中除了羋道尊分身,高梧上真外,還有羋道尊的弟子姚純上真,以及句餘地脈五家宗門的執掌。

  很顯然,這五位上真都是以為鑒證之人。

  論及正題之前,羋道尊先讚譽了歸無咎此番比鬥獲勝,大大振奮人心,無形之中進一步促進了將隱宗之盟的緊密團結。雖然第二戰尚未開始,但是這一界爭衡的大棋局,隱宗一方是愈發坐得穩了。

  歸無咎心領神會,完全明白羋道尊之言的含義。隱宗之盟,往上說是隱宗諸位先輩、前代道尊大能立下的謀略成法;就近說是當代四位人劫道尊一力主持,更有各家宗門大印中箴言寄托,法度公正嚴謹,人人推拒不得。

  但是聖教祖庭,畢竟積威已久。七十七家隱宗內部,暗中持有聖教祖庭難於爭鋒的消極念頭的,其實不少。隻是為大勢所迫,不敢聲張而已。歸無咎一戰而勝,恰好遏製了這暗中潛流。

  其中要害在於:歸無咎不僅勝了,而且勝的漂亮。

  聖教祖庭嫡傳,從“畏之如虎”,到“不過如此”,正需要有這麽一重念頭的轉變。看似細微,其實極為重要。這也是歸無咎看到速勝機會,斷然選擇的原因之一。

  歸無咎稍稍謙讓兩句,轉到今日所議之正題。

  這一樁門戶興替之事,縱然不至於驚動“平鈞玉葉書”那般的利器,但是所用符書契文,也用到了高梧上真自句餘地脈一家友鄰求取到的秘法契書,據說對於天玄境界也有約束之力。

  這一道契書,外形倒像是一塊深色樹皮,紋飾斑駁,也較錦帛為厚。高梧上真將之捧在手中,遞到歸無咎麵前。

  原來,契約內容,高梧上真早已擬定。

  歸無咎心中一動,略微有些奇怪。高梧上真將符書送到自己麵前時,臉色目光既有強直,又有躲閃,似乎做了什麽虧欠自己的事情一般。

  打開符書一看。開宗明義,定下了天祭器和黃希音繼承半始宗執掌之位的交換條件。

  隨後言道,眼下黃希音年齡修為尚幼。高梧上真坐化之前,先秘而不宣,對半始宗門人言稱閉關。以後數十數百載後,在合適的時間以本門宗門大印所封存示諭,以及今日之契書為憑,讓黃希音結過掌門之位。

  這一條考慮的也甚是周到,合情合理。

  隻是契文之末,卻補充了一個條件:無論百載,千載,還是萬載,唯有當半始宗宗門之內,又有天玄境問世。黃希音才可以卸任半始宗掌門之位。

  在此之前,半始宗的興衰存亡之責,都在歸無咎今日接下“天祭器”的因果之內。

  歸無咎暗暗搖頭,高梧此人,經曆萬載磨煉,果然光棍的很,竟然做出這等臨場加碼的事情來。他是鐵了心拋卻自己一條老命,徹底興複半始宗的門庭。

  盡管歸無咎內心深處認為,黃希音若是一切順利,道境也不在話下。一位天尊抑或說人劫道尊,以後在半始宗一宗的範圍內,尋出靈秀之才,培養後人至天玄之境,並不為難。

  高梧上真最後的執念和寄托,歸無咎也完全能夠理解。

  但是,歸無咎還是不想讓高梧上真覺得,這一切通過一些小手段便能輕易得到。是以麵色不變,目光盯著這兩行契文上下掃動,不發一言。

  見歸無咎以外的沉默,高梧上真暗暗心焦。他為了宗門前途孤注一擲行險一回,其實也曾考慮到,所提這一條件是在歸無咎、黃希音這樣的絕世之才能力範圍之內的。

  隻是這稍顯過分的要求難以啟齒,這才耍了個心機,先斬後奏罷了。這要出什麽岔子,就不為美了。

  就在氣氛甚是沉悶的時候,歸無咎之言讓高梧上真如釋重負:“可以。就依高梧上真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