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孟冬魁首一許願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5-09 19:30      字數:3079
  兩層忽明忽暗的火焰之間,細焰飛騰,忽上忽下。“地塤烘爐”爐膽轉動,速度緩慢卻又暗合節律。映照在四方琉璃水壁中,忽明忽暗。

  歸無咎盤膝而坐,摩挲著手掌之中一半發黃、一半發青的橢圓形令符,察其紋理,辨其字跡,看上去迥然入神。

  掌心所持,自然是孔德贈予他的“酬勞”之物了。

  現在殿內唯有歸無咎、黃采薇、小鐵匠三人。孔德、孔言兄弟二人,著急趕回族中,辨認孔言血脈所帶來的特殊稟賦。與歸無咎交談了小半個時辰後,便告辭而去。

  此刻“地塤烘爐”之中所煉,正是歸無咎的元玉精斛、山河萬裏劍等寶物。

  至於建章門黃澄,歸無咎果真采納了小鐵匠所建議的“心劍感應”等一套詭辭,將他遠遠支走了。這鍛煉之功,習得了那並不複雜的工序法訣之後,歸無咎自可為之。

  此時歸無咎看著掌中令符,念頭浮動。

  想不到孔德最終所贈,竟然是這樣一件寶物……若是此事果真能成,那還真的是一樁大機緣。

  甚至於比歸無咎預先想象中的所得,更要大得多。

  令符分陰陽兩麵,其中陽麵繪著一隻栩栩如生的孔雀,尾翼張開,盛麗無方。陰麵卻是密密麻麻、形同蝌蚪的文字。

  這妖族文字原本如同天書一般,並不曾為歸無咎所習得。但是當歸無咎以一滴鮮血祭煉之後,其中含義曉暢無比,不亞於人道語言。

  這一團文字,實則是在同一個平麵之內,劃分出兩個層次。從不同的角度,能夠看出不同的玄機。其中底下一層,密密麻麻,每一個小點就是一個文字,總數千餘,是詳細介紹了此令符的用法來曆;而上麵一層文字卻大得多,實際上隻有四個字:

  孟冬田獵。

  在人道文明的曆法之中,“孟冬”指的是冬季的第一個月,即十月。但是各大妖族的曆法,卻與人道曆法有著少許差別。

  在孔雀一族的曆法中,“孟冬”二字,與人道文明字相近,義相遠。乃是“第十三月”的意思。

  孔雀一族的曆法,常年時同樣是十二個月。隻是在他們的規則之中,每隔二百七十六年閏一個月。所閏之月份,亦並非閏一月、閏二月一般輪回,而是一律在十二月後追加一個月,號稱“孟冬月”。

  每隔二百七十六年,孟冬之月,孔雀一族八大支脈的頂尖天才匯合一處,浩浩蕩蕩,參加一次狩獵,就是這“孟冬田獵。”

  此田獵之會,與會之人的爭鬥固然不可避免。但是卻並不純粹是以與會者之間的交鋒比鬥論高下,而是比較狩獵所得之多寡,排定座次。

  下一次“孟冬田獵”之會,恰巧在兩年之後。歸無咎手上這一枚,正是參與此會的令符。在孔雀一族之中,原本也要參與四重初試,方能獲取一枚。

  話說在孔雀一族七大秘地中,其中之一是一座名山,名為“怨靈山”。山中封印森嚴,通往一界,名為“怨靈界”。自古及今,不知多少萬載以來,孔雀一族凡是斬殺強大仇敵,便將其屍骨封存在“怨靈山”中,鎮壓磨煉。

  經曆歲月綿曖,所鎮屍骨,最終生出仿佛鬼魂一般的“怨靈”。這些怨靈,數量極為巨大,介於有靈智與無靈智之間,而凶戾嗜殺卻又勝過世間任何猛獸。此物便是“孟冬田獵”之會的獵物了。

  到了田獵大會時,怨靈界中的怨靈,依照實力高低被引入四個不同的小界,分別供相當於金丹、元嬰、化神、步虛境界的修士搏殺爭奪。最終以所獲獵物多少,分別排定座次。

  至於為何沒有離合境修士的角鬥,這是有緣故的。

  妖族的修道體係,和本土人道文明的人修相近。在元嬰境界和相當於天玄境的妖王之間,同樣相隔了三個小境界。

  這三個境界,彼輩不同族類之間,自有不同稱呼。但是與人修交往時,入鄉隨俗,同樣以化神、步虛、離合之名稱之。

  但稍有見識的人道修者,若是在交遊的過程中結識一位號稱“離合境”的妖修,倘使此人十分活躍,那立時可知,此妖乃旁支小宗,並非純正的大妖血脈。

  如孔雀一族這般的大族,門中妖修到了距離成就妖王隻差一步的離合境界時,通常都是深居簡出,積蓄精力,並且有一半時間處於睡眠之中。功行愈深,睡眠的時間愈長。

  到了長眠複醒之時,就是化繭成蝶,成就妖王之日。若是突破境界失敗,那便隻得在困於永眠之中,任由生機消失,就此亡去。

  因此“孟冬田獵”之會,無有離合境界的妖修參與。

  正統傳承的妖族,其步虛境界時本就有相當於人修離合境的實力。因此這種特殊的進階途徑導致的離合境妖修緊缺,也並不太會削弱妖族的競爭力。

  具體的比試之法,亦有一種講究。

  一個時辰之前,孔德實際上是取出兩枚令符,任由歸無咎挑選一枚。其中一枚上紅下黑,名為“止符”;另一枚就是歸無咎手中這一枚,名為“爭符”。

  持“止符”入內者,隻能夠與怨靈為敵。不能爭奪旁人繳獲的勝利果實。當然,旁人也不能夠覬覦你的獵物,大家相安無事。

  而持“爭符”入局的人之間,卻可以相互攻殺挑戰。獲勝之人,可以收繳失敗者身上戰利品的一半。另外一半,卻會重新散入界中,顯化為新的怨靈。

  兩種路數,各有利弊。

  表麵上看,若要衝擊靠前的排位,非得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爭符”之路不可。但是事實上也不盡然,那怨靈界內可不是擂台比鬥,車輪戰和圍毆都是家常便飯。

  每一次田獵之會,仗著自身戰力高強卻被劫掠一空之人,數之不盡。到頭來反而不如選擇“止符”踏踏實實收割野怪。

  但歸無咎略微思索之後,依舊選擇了“爭符”。

  金丹、元嬰、化神、步虛四境修士,最終依照田獵“怨靈”數量,每一序列排名前十之人,都將獲得豐厚的賞賜。

  但重中之重,各族天才之眾望所歸,卻是每一境界排名第一的寶座。若是和排名第一之人所得機緣相比,二至十位的九人雖然所得同樣不菲,就又不足道了。

  四境排名第一者,將得到一樁重大的機緣——在孔雀一族聖祖麵前,獲得一次許願,提出一個要求。凡是周天大界,聖祖識憶之中內所有,孔雀一族聖祖皆會為你實現。

  隻是有一個限製,這個要求是以你本人當前境界所能用到為限,卻不能代替宗門抑或其他天玄境的大神通者,提出什麽並非本人所需的過分要求。

  罕有人知,每隔二百七十六年一次的“孟冬田獵”,實際上是另一件大事,借花獻佛的附庸,甚至孔雀一族的普通族人也未必知曉。而歸無咎掌中這塊令牌品級太高,這才著錄其上。

  原來,孔雀一族將殺死的強敵封印進“怨靈山”,可不是單純的為了煉製怨靈,練兵狩獵。這些怨靈的根本用途,是尚饗本族聖祖的祭品。

  大妖部族的始祖,俱是沉睡於另一特殊空間之中。每隔一定的時間,吞噬族人進獻的祭品,保持著最低的消耗。所謂的“孟春月”古時名為“尚饗月”,正是孔雀一族聖祖吞食祭品的時間。

  人道文明中的人劫道尊,駐世通常不過數萬載。聖教祖庭顯道、應元二人駐世三十六萬載,已經是驚世駭俗了。

  但是這個數字,和妖族聖祖相較,卻又不算什麽。哪怕是最年輕的妖族始祖,其壽元恐怕也在五十萬載以上。至於如孔雀一族這樣的大族,族中聖祖,多半是曆劫於上一個紀元,一直以秘法存活到今日。

  作為這秘法的代價,除了極少數例外,妖族聖祖不能隨意動用自身偉力。

  但是這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近年來聖教祖庭的擴張遭到麻煩,根本原因就是北方為首的大妖族——赤魅族聖祖,成功打破了這一規則的限製,即將在百年內降臨世間,給了諸妖部挑釁聖教祖庭的勇氣。

  縱然是能力真的受到約束,這等存在的法力,對於天玄境之下的低輩修士來說,依舊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這還沒有算上其曆經數十萬、上百萬載的見識。

  歸無咎暗暗思忖,若是孔雀一族的聖祖有著智周一界的能為。別說是直接解決自己的一個願望。甚至,隻要他能夠給與自己一個答案,能夠將“鏡珠”最後一次使用的機會節省下來,那就感激不盡了。

  當然,前提是自己能夠在元嬰境界的比鬥中奪魁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