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暗渡萬重山水 輾轉隱玄陣前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5-09 19:30      字數:3806
  淺淺穀中,斜臥一山。

  此山不甚陡峭,隻是環繞整個山體,密布整整齊齊的圓形孔洞,約莫一人多高。洞**風氣如湧,鼓蕩蒸騰,猛烈吹出後,涉地十餘裏方圓,將穀內空氣滌蕩洗刷。

  山外隱約有波濤起伏、海潮洶湧之聲,顯然此處距海不遠。而山洞中的氣流,卻將順著海風裹來的鹹濕味衝刷殆盡,換作一份清新可喜的空氣。

  雖然穀中甚簡,隻隱約可見幾座草廬。但隻這一手山風換氣,便是似簡實奢的大手筆。

  半山腰處,有一四四方方的洞穴。此穴比尋常洞穴高出倍許,並無風聲傳出,反而隱約可見其中透著光亮,閃閃爍爍。顯然此處才是這山巒所藏洞府的入口。

  洞口處,一道石崖伸出約莫兩三丈長短,當中坐著一位道士。

  此人看背影寬大挺拔,似乎隻是一位中年修士;但轉過正臉來看,才見他顴骨突出,眼角似有皺紋。胡須稀疏,寥寥數莖,卻偏偏長逾尺許。相貌與身形,不相類如此。

  老道吐納許久,突然感到異動,緩緩睜開雙眼。

  眼前所見,空中錯落起伏的幾點身形,扯動雲氣。細數之一行五人,越過前方山穀,徑直往他麵前遁來。

  老道雙眼一眯,若有所思;隨後又完全鬆弛了下來,好像並無警惕之心。略一躊躇之後,咳嗽一聲,又正襟危坐,調整了坐姿。

  中曲島上,傳送陣共有兩座。一座是所轄三十六哨島哨島與本島的連結樞紐。這座傳送陣名為“離陣”,設在幻淵之外的“中曲外島”的密林中,乃是外門弟子與散修輩的交通渠道。

  而老道所轄的這座連結曲寰島、中曲島、白沙島、小華島的內傳送陣名為“本陣”,守護異常嚴密。

  外圍看似不起眼的淺淺山脈,其中暗藏著極厲害的禁陣,除了宗門特許印信外,能夠常年得到出入權限的,不過是中曲島上地位最高的五六人。

  短短十餘息,來人清晰地出現在老道眼簾中。

  領頭的是一個女子,頭挽十字髻,身著七彩羽衣。飛遁的過程中身軀微微前傾,精光聚斂的雙眸凝視前方,身後衣帶飄飄,一派仙姿淩塵。

  老道見到此人,精神一振,登時對身後四人毫無興趣了,遠在數十丈外,便忙不迭的起身相迎。

  待五人利落地走到近前,老道連忙上前深深一禮,道:“奚師姐有禮了。”

  那羽衣女子正是奚輕衡。她報以一個柔和笑意,還禮道:“十餘載未見,劉師弟不必客氣。”

  劉姓老道名為劉重己,也有金丹二重境修為。此刻他一麵出聲附和,一麵不著痕跡地放出氣機感應。片刻之後,不由暗暗心驚。

  百五十年前,劉重己與奚輕衡前後腳結成金丹。

  可是到了今日,據說奚輕衡七十年前成就金丹三重,二十年前成就金丹四重境,進境之快可謂一日千裏。

  而他劉重己,為了破境金丹三重境已經準備了六十年之久。

  這樣下去,這位奚師姐三百歲內結成元嬰,也不是不可能。一旦成功,這大約是餘玄宗千餘年來的盛事了。

  劉老道自己,雖然“知止”一關已破,此生元嬰有望。但是依照他的水磨工夫,若要成就,非等到八百歲以後不久。

  到了那時,這位奚師姐多半已經是餘玄宗左右護法長老。甚至一派宗門執掌,也未必沒有可能。

  兩人當年也是有幾分交情的,此時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話起來。

  而奚輕衡身後的四人,俱都冷漠得很,似乎對劉道人毫不在意,盡數一言不發。

  就這樣閑聊半刻,劉老道終於省悟,自己隻顧著套近乎,卻忘了奚輕衡是帶人前來,恐有要事。於是道:“久別經年,談興一起,難免忘懷,還請奚師姐恕罪。不敢耽誤奚師姐正事,敢問師姐要去哪裏?”

  奚輕衡尚未回答,劉重己暗暗感受身後四人氣機,心頭一跳,似乎明悟。搶著道:“奚師姐可是往曲寰島去麽?”

  奚輕衡頷首一笑,柔聲道:“有勞了。”

  劉老道連呼“不敢”,伸手一引,奚輕衡等人依次往洞穴深處行去。

  五人魚貫而入,劉老道乘著立於洞口的當口,距離五人近不過數尺,小心翼翼的放出氣機探查。

  不過這一探之下,卻心中古怪。原來奚輕衡身後四人異常麵生不說,就連其修習的是《海天訣》、《翠容心經》、《照玄書》中的哪一門也無法甄別。

  劉重己心頭一凜,門中這些年的謀算布置,可是愈發的深了。

  不多時,山洞深處的傳送陣位置,兩名執事道人見劉老道親自引人來此,都不敢怠慢。

  半刻之後,五方碗口大小的銅匙內布滿五行精玉。待奚輕衡等人在陣法之上站定,三道光華一起,好似平靜無波的水麵上投入一枚石子,蕩漾起陣陣鮮活生機。

  隨著一道天翻地覆的幻景,陣上五人驀然消失。

  劉重己心中暗暗感歎,時來運去,一旦把握機會,就是鯉魚化龍之時。

  奚輕衡當年天資雖高,但這一代弟子中早已確定了向之融為下一代的核心。因此奚輕衡頂了天去也就是宗門十八位內事長老的位分。

  豈料向之融意外隕落,卻給了奚輕衡上位之機。

  更何況,當年向之融修習的乃是三大功法之末的《照玄書》,運使“法象由人”神通時本就多有掣肘,門中並非無人微辭。隻是向之融天資才具皆為上上之選,才將這些爭議壓服下去。

  如今由修習《海天訣》的奚輕衡取代位置,反而更加名正言順。另外,奚輕衡自金丹三重境之後修為突飛猛進,論根基已經隱然在當年向之融之上。

  少則數個時辰,多則數日,奚輕衡必定還要在這處傳送陣回返。

  劉重己雙眼望著早已影蹤全無的傳送陣,苦苦思索,等奚輕衡回返之時,是否能找個由頭,和她保持來往。

  劉老道一門心思盤算這些攀龍附鳳之事,卻完全沒有發覺,在奚輕衡五人從傳送陣消失的一瞬間,那陣台之上,似乎多出一個影子......

  ......

  落足曲寰島後,五人再起遁光,前後相繼,成一列直線。

  不用說,剩餘四人,正是歸無咎、風止息一行。

  奚輕衡作為餘玄宗下一代的核心人物,又執掌中曲島數十年,在荒海的派遣修士中早已威望甚著。

  三月之前,在一趟中曲島返回容洲大陸的“破浪錐”上,奚輕衡突然出現在舟中四位鎮守麵前,自稱有要事重返容州一趟。

  她雖然尚未進階元嬰,但所居之位分已和當年宗方驊相同。舟中四人客客氣氣地將艙底密室開啟,供她宿下。

  上岸之後遊曆一圈,與歸無咎等四人匯合,再以宗門總壇派遣的名義,將歸無咎等人一同安置在艙底。

  四位鎮守雖然對四人無一相識,也隻和今日劉道人一般,把歸無咎等人當做宗門秘密培養的暗子。

  由此輾轉月餘,終於來到了荒海四島。

  此時此刻,白龍商會、星月門諸人尚在路途之中。從容州以西到餘玄宗總部“三霄山”,中途要轉過三次傳送陣,中間間雜的飛遁時辰也不少於六十天。

  風止息緊隨在奚輕衡之後,長發飄飄,身姿柔媚,風姿綽約竟堪與奚輕衡爭鋒。

  隻聽他問道:“奚道友。這曲寰島中果然沒有一位元嬰真人?還有那老家夥,真的在秦雲十二峰中的青鳥峰峰底?若是你消息有誤,咱們可是大大不妙。”

  奚輕衡露出自信神采,淡淡道:“輕衡在宗門之中自有可靠消息來源。此刻諸位元嬰真人齊聚三霄山,斷然無誤。”

  艾無悲出言道:“恕艾某直言。奚道友所處之身份立場,恐怕不能輕易相信任何人。若草率地培植羽翼,隻怕人心難測,易遭反噬。”

  奚輕衡笑道:“這道理輕衡何嚐不明白。所謂的‘消息來源’,不過是尋得精準方位切入,再經由整合加工,結論自然浮出水麵。不會有任何人能夠判斷出輕衡的意圖。”

  風止息眉梢一條,暗讚道:“高明。”

  奚輕衡微笑不語。

  豈料風止息雙目一眯,突然道:“前些日子艾興瀾修持秘法時出了岔子,突然半身不遂,隻怕道途盡毀。”

  奚輕衡臉色蒼白,身子一顫,幾乎就要從空中跌落。稍稍站穩後,猛然轉頭道:“你說什麽?”

  風止息似乎受了一驚,連忙長出一口氣,曖昧一笑道:“沒有,開個小小的玩笑。”

  奚輕衡滿麵詫異,臉色青紅不定。

  風止息不徐不疾地道:“艾師弟在外行走,從來都是改名換姓。早些年他說曾經將自家姓名告知一位朋友。風某本以為說的是歸道友,不過近來相見之後才知道不是,歸道友隻得了一個姓氏。”

  “見到奚道友之後,風某突然生出異樣感覺,艾師弟所說之人,或許正是奚道友。”

  奚輕衡“哼”了一聲,不再理會。

  兩刻鍾後,五人盡數落地。

  前方島中景物盡數被遮蔽,隱隱傳出的煙色朦朧的升降之氣,乍一看似乎隻是霧氣滾動。但奚輕衡等人均知,若再往前數百丈,被那霧氣卷入其中,必定粉身碎骨。

  餘玄宗鎮派大陣,真微隱玄四劫五方陣。

  即便劉道人執掌的中曲島內傳送陣極為安全隱秘,所連同之小華島、白沙島,均是與其內島傳送陣相連。

  但唯獨曲寰島,其地位與山門重地相同,傳送陣也盡數止步於島嶼邊緣,護島大陣之外。

  任何人出入其中,都要經由這一道關卡檢驗。

  奚輕衡把手一晃,手心多出一塊團扇大小的明黃令符。食指中逼出一點鮮血塗抹其上,再把這令符一晃。

  五人均感到地下一震,一塊醇白石碑破土而出,冒出地麵後光潔如新,不染纖塵。

  此石碑高不過三尺,寬卻有五尺有餘。當中別無文字,隻繪了一隻錦雞。

  歸無咎端詳了片刻,果斷道:“動手。”

  歸無咎等四人,同時出手,指間逼出一點純粹丹氣,分別往那錦雞的雞首、雞脖、雞腿、雞爪射去。

  而奚輕衡指扣蘭花,中指、無名指、小指之上三道丹氣激射,往雞翅、雞背、雞尾上一點。

  七道丹氣落在碑上,方才能夠看出,碑中為丹氣所激的位置,其實有七個極為微小難辨的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