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無名劍客 金木爭鋒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5-09 19:30      字數:3332
  歸無咎在與藍清平、步明徽、奚輕衡三人相會之前,便已得了第五關玉嵐之精。此時四人商量既妥,自然不宜久聚。

  歸無咎毫不猶豫,率先進入第六山仆山。而藍清平三人及時尋一七星柱,捕捉玉嵐之精後隨後趕到。想必比歸無咎也慢不了兩三個時辰。不過從現在起到第九關,四人都不會有任何聯絡。

  此時第六山仆山之中,似有落照擁林,清輝鑠鑠。清風飄曳於樹影之間,鼓蕩起陣陣翠香怡人。

  但歸無咎卻並不在山林中轉悠,而是奮起遁光,直往山頂去了。

  原來第六山的關門雖依舊是精蘊係物,周流於千丈之內;但是和前五關係靈之地遍布山野不同,第六關“赤陽碑”已經有了幾分最後三關陣門的雛形。

  七十二道赤陽碑,全部集中在山頂方圓十餘裏的區域。

  另外,七十二碑並非如前五關一般先到先得,煉化了便可提前離開。而是類似於後三道陣門,在特定的時間同時開啟。

  一盞茶的功夫之後,歸無咎已經趕到山頂。

  七十二碑在空中依稀可見,次序井然,回環成列自有奧妙之處。落下再觀看時,這石碑雖隻十餘丈高,但當中流落出的古意卻儼然有倚空中懸、一壁參天的雄壯氣勢。石碑之上,字如蟲跡,圖如樹紋,任你博學淹通,也難以知其奧妙。

  時辰未至,歸無咎便在山頂處打坐靜候。

  十二個時辰之內,大約二三十位金丹二重境以上者均已至了。

  數日之後,金丹一重境中功行較為不俗的,也都突破關門,進入第六山仆山。

  又過了二日,歸無咎細細一數,數十裏方圓內依稀可見五六十人。不過他們卻並不如歸無咎一般落地休憩,而是紛紛取出隨身攜帶飛遁法器,遁入其中。

  五六十座精巧的樓台、飛車,靈禽,異獸。和地麵七十二碑相互映襯,仙輝蓬蓽,生氣俱足。

  而仆山一南一北半山腰處,一處起了清光,一處灰霧彌漫,旁人難以窺見虛實。料想這是餘玄宗和玉京門兩方的陣法,雙方修士正隱匿其中商討下一步動作。

  這兩方的金丹一重境修士即便全數過關,也不過八十餘人。加上空中浮遊的諸多修士,總數至多一百四五十人。

  而第五關七星柱的數目,乃是一百八十。

  五精蘊之寶,價值也到了萬數。是以由不少人選擇得寶之後急流勇退,不願意拿性命拚殺。即便六蘊之寶價值又增加了數倍,但是赤陽碑不過七十二個名額,再進一步的概率不過四成上下。

  更何況,這七十二個名額中,有二三十個是幾乎被占定了的。

  這也是數十位散修隻在半空中逡巡,卻不占定赤陽碑的原因。若你提前搶定一杯,那少頃時辰一至,金丹二重境以上者殺上門來,你又如何抵擋?

  唯有在空中先作觀望,待那最強的二三十人占定了位置,隨後再去打剩餘四十多個座席的主意。若僥幸窺得一功行較弱者戰而勝之,便能過了第六關。

  此時在空中浮遊的眾修眼中。包括歸無咎在內,五六個先占定一處星碑者,無一不是不可招惹的人物。

  歸無咎正在調神養氣,突然一道遁光閃到近前,由遠及近的沉邃之聲傳來:“文晉元道友,有禮了。”

  一個人影轉瞬間已到了歸無咎麵前。這人粗挽道髻,身著玄色單衣,懷中抱著一柄長劍,湛然有神的雙目打量著歸無咎。

  他雖然皮膚甚是白皙,但是卻沒有那種柔潤健康的感覺,反倒似一塊白色的精鐵,最是冷硬不過。

  歸無咎掃了一眼,眼前這人氣息活潑,融而自足,分明是金丹二重境以上的修為。訝然道:“敢問道友尊姓大名?”

  由藍清平、奚輕衡兩方得知了玉京門、餘玄宗的布置,歸無咎自己又通過金丹之力窺破了星月門四人底細。對於場中局勢,無人比他更為熟稔。

  場中二十七名金丹二重境以上者,歸無咎熟知根底的就有二十四人。剩餘三人,料想是散修一輩。

  而這白麵劍客,恰好就在歸無咎所不識的三人之中。

  這白麵劍客並不答話,隻是凝神而立,細細的觀察歸無咎氣機,些微儀禮絲毫不放在心上。半晌終於道:“流言果不可信。據傳文道友金丹三重境中無有敵手。然而依在下之見,文道友分明是金丹一重境修士。”

  白麵劍客話音降落未落之時,隻聽“嗡”地一聲響,此人胸腹間一道刺目金光閃爍。一股破山裂天的氣息浮蕩開來。

  抱劍式。長劍出鞘。

  白麵劍客挽住長劍一拍、一刺、一掃,三道劍光發出嗤嗤聲響,朝著歸無咎殺至。

  眾目睽睽之下,如此毫無道理的出手攻殺,在修道人中算是極為罕見。

  麵對出人意料的出手,歸無咎應對從容,雙指作劍一點,三道劍光迎著白麵劍客的劍氣硬碰硬的衝撞過去。

  三道金光,三道白氣,相激之後猶如火炬入水,淬起混沌沌、白茫茫煙氣繚繞。

  歸無咎白芒劍氣取自青鳳劍神通,分屬乙木之劍。這劍氣似是天外玄光,又如煙氣成形,光霧之間流轉不定。歸無咎當初在三四種劍道神通之中屬意此法,便是由於這一門神通光氣混沌,和玄光顯化術相得益彰。

  而白麵劍客的耀目劍光卻極為純粹。耀日流金,乃是再明顯不過的庚金劍煞。

  六道劍光兩兩相擊之後潰散開來。卻見歸無咎的白色劍氣如霧蕩漾,由原先米粒般精純一點徹底崩散。而白麵劍客的金色劍光雖同樣崩壞,卻隻瓦解成拳頭大小,依舊保留衝殺餘勢。

  歸無咎眉毛一挑,手指再點。再次發出三道淺淺劍氣,摧毀那三道強弩之末的金色劍光。

  這一次對拚,竟是歸無咎落在下風。

  歸無咎心中著實有幾分驚異。出手的一瞬間,他體內虛丹已然調禦六丹之力,論丹力強橫已經接近金丹三重境修士。再加上精微變化本是自己獨到之長,相等的丹力之下,自家劍術的威能何止又提高了五成。

  與這三劍相比,調用一丹之力和方文通、朱道人等人的交手簡直如同兒戲。歸無咎本擬這三劍一出,金丹四重以下者必難直掠其鋒。

  兩人交手,看似聲勢不甚駭人,但雙方都是知道其中分量的。正是由於雙方劍法神通都精純到了極點,所以法劍潰散之後不過化作尺許大小的光暈霧氣。

  白麵劍客雖然勝了半招,但他雙目中卻射出精光,顯然心中之意外不在歸無咎之下。

  歸無咎當機立斷。對方既然道行深厚,自己便以精微變化取勝。

  駢指作劍,當空三刺。

  第一刺三道劍氣;第二刺五道劍氣;第三刺八道劍氣。

  白麵劍客如鐵鑄般的麵目沒有絲毫變化,挽住長劍揮動手臂,當空虛化一圓。那圓圈虛影分明空空蕩蕩一無所有,隻似把一柄長劍圈成一隻鐵箍。

  可是從這鐵箍的中空之處,偏偏無中生有。三道,五道,八道金色劍光顯化而出,迎著歸無咎劍光正麵搏殺。

  歸無咎三、五、八道劍光本就參之以三虛一實之法。若對方每一招都以實招對敵,卻正中歸無咎下懷。

  當即不再猶豫,劍氣凝形,十二道、十六道、二十四道劍氣迎麵刺去。

  白麵劍客依舊不為所動,依舊長劍駕馭成圓,從中射出等量劍光,一一捉對廝殺。

  雙方實劍撞擊之下,光氣縱橫,煙雲繚繞,好似碎玉浮空。

  但白麵劍客實招對上歸無咎光影虛招,卻一透而過,將地麵土石擊出一個個數十丈方圓的深坑。甚至那些十數人方能合抱,數十丈高的喬鬆古木,隻中上一劍,一瞬間便被這金色劍氣絞成粉末。

  先前這二位疑似金丹二重以上之人突然交手,空中飄蕩的散修無不大感興趣。隻是兩人交手的聲勢並不甚宏大,距離眾人想象中雷光四濺、火氣漫天的景象大不相同,諸修心中多半有幾分失望。

  此時見到白麵劍客這幾劍的威力,驚駭之餘,敬畏之心更重。無不暗自打定主意,那二三十位疑似金丹二重以上者選定赤陽碑之前,決不可提前下場。

  劍光虛實有別,若以此法相鬥,白麵劍客等若白白消耗法力。

  白麵劍客顯然察覺到歸無咎意圖。他輕哼一聲,長劍圓轉成流,所化劍圈又小了幾分,不過原先中空之處卻似多了一層濛濛劍光。

  此時他那長劍不像是一張鐵箍,卻變成了一張箍了鐵邊的玉盤。

  玉盤中劍光源源不絕,再度和歸無咎襲來的劍氣一一拚殺。

  不過此時劍光若遇到歸無咎的劍影虛招,卻不再亂擊四射,而是瞬間化作星華光點,當中十分之七八都悠悠退轉,返回那鐵劍圈成的“玉盤”之中。

  歸無咎見到此景不由一愕。這白麵劍客分明是將劍術幾乎練到了凝練歸一、生滅不二的境界。歸無咎並未想到過下界金丹修士,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歸無咎自己,至少也要十年後才能有此造詣。

  歸無咎心中一動,曲指連彈,一百零八道劍氣紛紜成流,激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