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設謀爭位水就虛
作者:巡山校尉      更新:2020-05-09 19:29      字數:2249
  歸無咎聽喬修廣講完,神情顯出幾分古怪:“我明白三位的意思了。”抬首正視三人:“你們是想問我,是否如章祜一般,是所謂的待詔真傳身份。”

  “待詔真傳”四個字親口從歸無咎口中說出,連本來漫不經心的成不銘也抬起頭來,觀察歸無咎的表情。

  六道犀利目光注視著的歸無咎麵龐,歸無咎卻恍如未覺。氣氛一時顯得有些凝固。

  良久,歸無咎道:“章祜是章祜,歸無咎是歸無咎。三位師弟倒真是看得起我。”聲調飄忽,似乎有些悵惘。

  容常治接口道:“對於歸師兄,我們不敢妄下斷語。隻是不敢看不起越衡宗數十萬載的傳承。”

  歸無咎眉毛一挑,明白了容常治話中之意。

  若說世俗間的富貴之家、公侯望族子弟,有屍位素餐、欺世盜名之輩,也不足為奇。但越衡宗仙家巨派,衝霄閣又是立派之基,製度謹嚴非同小可,從未聽說有哪一家勢力能夠濫竽充數,將資質不足的弟子塞入其中。那麽自己困於真氣境中十二載,又有種種異於他人之處,在有心人眼中就值得玩味了。

  歸無咎灑然道:“喬師弟言列舉那章祜與眾不同之處,其意所指,在下心中有數。”

  歸無咎舉手輕拂袍袖,似乎在除去漫遊浸染的灰塵,續道:“說到對《九元書》理解深湛雲雲,在下也不敢自謙,也就愧領了。但其他情況,歸某和章祜似乎並不相同。章祜四年八個月成就靈形,固然稍慢,也在正常範圍之內。和在真氣境中渡過十二載的區區在下相比,恐怕不能相提並論吧?”

  說到此處,歸無咎仿佛自嘲般的一笑:“章祜成就靈形光華暗淡,而在下卻是全然沒有,不是連周掌閣也一時未察麽?似也不盡相同。三位師弟多心了。”

  容常治麵色一緩,狐疑道:“那歸師兄的意思是否認了?”

  盡管歸無咎言下之意已經說的很明白,但是事關重大,容常治不得不得到一個明確的回複。不然無法回去交代。

  衝霄閣弟子的來源,小半為派外遺珠,大多卻是本門蓍舊之後。成、喬、容三人無一例外。其中容氏之先祖更是越衡宗十餘萬載之前的一位大能修士,族中近千年來晉升元嬰境界的真人就不下五人。

  今日午時“樂遊會”一散,容常治趕回族中,與長輩言談之間之間躊躇滿誌,以為寧素塵既不足慮,本屆真傳無非成不銘、喬修廣與自己而已。

  無意言及歸無咎,此人昨日成就靈形卻毫無征兆。本來不過作為談資,孰料被一位名為容頤的族叔聽聞,神色鄭重。這人立刻將容常治叫住,詳細詢問事情經過。

  容常治的這位族叔容頤雖然隻是金丹修為,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得聞門中許多秘事。容氏一門對他也頗為倚重。見這位族叔麵色鄭重,容常治也不敢怠慢,將歸無咎的種種事跡一一道出。

  道法理解深湛卻似乎靈根品級極低,成就靈形周身沒有異象,在真氣境中史無前例的修行一十二年......容頤臉色愈加凝重,最終做出了一個看似匪夷所思卻又合乎情理的猜測-----這歸無咎極有可能是待詔真傳!

  越衡宗最近一位“待詔真傳”章祜已然是四千七百年前的事了,而再往上追溯,就要到萬年以前。而元嬰真人的壽命也不過千年有餘,是以知道這一樁秘聞的人極少。容氏一族除了容常治的這位族叔容頤因偶然機緣得知,其餘之人均不知曉。

  幾人一番商議之下,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容家當家人物立刻被驚動。

  如果這歸無咎老實呆在真氣境八九重也就罷了,就算他真是待詔真傳,左右占的不過是下屆真傳法會的名額,與容氏毫無關係。

  然而好巧不巧,這歸無咎竟然於本屆真傳銓選會之前十天破境成功。若他是待詔真傳一事為真,事情就有些棘手。

  成不銘作為本屆唯一一位“小自在境”修士,指望他在本屆真傳之會上馬失前蹄,那是不切實際的。成不銘、歸無咎如果占定兩個位置,就算沒有其他人殺出,喬修廣和容常治勢必也要被擠下一人。

  喬、容二人資質雖然上佳,但要說真的能和上下數十屆、上百位真傳修士中的佼佼者,一同涉足那虛無縹緲的大道之爭,其實還頗有不足。遠的不說,三十屆之內的真傳子弟中,如成不銘這般的“小自在境”修士,至少便有六七位。

  但是隻要成就真傳弟子,就能獲得門中的大量資源傾斜,至少多出一位元嬰修士不說,家族興旺延續那也是應有之義。對於這一點,喬、容二家的定位倒也頗為務實準確。

  喬、容二家向來同氣連枝,緊急通氣之下,決定最善之法莫過於正麵探一探歸無咎口風。如果歸無咎果然是待詔真傳,那麽就要及時改弦易轍,讓喬修廣、容常治其中一人退出本屆真傳銓選之會,參加三年之後的競爭。就算下一屆的曲伯玉、謝月屏等也非易於之輩,那也不過是力爭而已,但總比被“待詔真傳”直接奪去一個名額要好得多了。

  成氏也是越衡宗內的一大望族,雖然並非如容氏一般的大能後裔,但眼下的實力卻在喬、容二家之上。容氏向喬氏通報消息時,成不銘的三叔公成遠昌真人正帶著成不銘造訪喬家家主,商討一件要事。聽聞此事經過後,成不銘出人意料的要求和喬修廣、容常治二人同行,尋歸無咎問個明白。

  麵對容常治的正麵追問,歸無咎並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如我是那待詔真傳,二位師弟中想必有一位是要退出本屆真傳法會了。不過恕在下直言,就算蟄伏三載,下屆之中除了曲伯玉,謝月屏,剩下的那個位置二位未必就能夠如願得到。”

  歸無咎平素裏待人接物,頗有幾分和光同塵的意味。現在突然詞鋒如此銳利,倒令三人有些詫異。

  喬修廣沉聲道:“道心無畏並非不知變通。麵對實際,趨利避害,猶如水之就下,同樣也是顛撲不破的道理。今日我們前來隻是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至於如何抉擇那是我們自家的事。歸師兄如果不願相告,我們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