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終於盼到這一天
作者:龍九月      更新:2020-06-25 22:49      字數:2193
  在封嘯雲他們這一批考察團回去後的一個多月,葉英華、葉靖遠和宋瀾、以及港城其他商界大佬,終於接到了來自祖國的召喚,希望他們回京參加重要會議。

  而這一次的曆史盛會,整整比前世提前了八年,也正式開啟了這個世界的改革開放。

  沒有那十年的阻礙,國家的發展是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好。

  早已準備多年的葉氏集團和遠瀾集團,率先回國,開始投身到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中去,為國效力。

  葉英華掌控的葉氏集團,開始傾盡全力,斥資億萬,給他的家鄉粵省建橋鋪路,後世粵省數座著名的大橋、大道,皆是葉英華捐資所建。

  據後世宋瀾看過的資料顯示,葉英華一生捐出去做慈善的金額,就高達一百多億,積下了累世的功德,也讓無數人銘記著他立下的功德。

  葉英華和其他商人不一樣。

  他心懷國家,心懷家鄉,心中有一個家國夢,還有一個中醫夢。

  而宋瀾也知道,他的這個夢,前世因為身體原因,在他生前並未完全實現,但他的子子孫孫,繼承了他的遺誌,在未來幫他實現了這個夢。

  宋瀾也有她的雄心壯誌,也和公公葉英華一樣,有一個家國夢,有一個中醫夢。

  她希望,這一世,他們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這幾個夢想。

  深城、莞城、羊城,是宋瀾準備要打造的大本營商圈。

  如今政策已經開放,她的機遇也已經來臨。

  宋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虎莊開廠,這也是她當年的承諾。

  之前隻是因為政策原因,她要開廠這事,一直都未能如願。

  她隻能給村裏提供一些糧食,讓他們開了一個養豬場。

  後來,村裏又慢慢擴大到養雞、養鴨、養鵝、養羊、養牛、養兔子等等,規模也越來越大。

  但這種工作比較辛苦,也就隻有中老年人肯幹。

  那些年輕人,更希望能進那些環境好、工資又高的工廠去幹活。

  1970年,莞城這邊的職工平均工資大概每個月30塊左右。

  農村的收入就更低,如果村裏沒有其它產業,光靠種田種地,他們的年收入大概隻有一百來塊,平均一個月就十塊錢左右。

  當然,虎莊村有養豬場和養雞場這些產業,肯定就不止十塊錢一個月,他們全村現在的平均收入,已經比城市職工的平均工資還高,達到了每個月四五十塊。

  虎莊村這幾年,年年被評為莞城的先進模範村。

  虎莊的地理位置,在莞城算是最好的。

  它前世的發展也非常好,在宋瀾他們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前,虎莊已經是排在全國千強鎮前列,gdp高達六百多億,比內地一些地級市還要厲害。

  在京城開完大會之後,宋瀾就花幾十億巨資,直接買下了莞城虎莊沿海三十平方公裏(45000畝)的開發權。

  而葉英華還是像前世一樣,也同樣花幾十億巨資,買下了南灣二十二平方公裏(約33000畝)的開發權,隻是時間提前十幾年。

  宋瀾拿下虎莊的開發權之後,就開始建設虎莊碼頭和修路。

  看著自己這麽多年賺到的錢,如流水一樣地花出去,宋瀾的小心肝都在顫抖。

  但看著這什麽都沒有的地方,一點一點建起來,也很有成就感。

  在修建碼頭和道路的同時,宋瀾也在虎莊建了一個非常大的工業園區,準備在裏麵開一家服裝廠、一家玩具廠、一家電子廠、一家食品廠、一家自行車廠、一家電動車廠等等……

  這些工廠,需要的文化程度不用太高,可以招聘村裏人和附近村子的人進廠做工。

  宋瀾給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都非常好,目前職工平均工資是每個月30元,宋瀾給的工資是50元加獎金。

  一時之間,宋瀾的工業園廠區就在整個莞城引起了轟動,一個個都爭著搶著要進她的工廠工作。

  方蕙也在開發之初,就被宋瀾調回了莞城。

  宋瀾將自己在深城、羊城、莞城的布局圖畫了出來,讓方蕙全權負責在深城、羊城、莞城的買地工作。

  在方蕙把她劃中的地皮買了下來之後,宋瀾就開始在深城、羊城和莞城的各市中心,建造遠瀾大廈,準備開她的遠瀾超級商城。

  她的遠瀾超級商城,在港城已經是排名第一的超級大商城。

  她的目標,是把遠瀾超級商城打造成為華夏第一商城,全球知名大商城。

  這一世,可不能再讓國外那些零售巨頭把國內市場給搶占了。

  所有的工程,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就如同宋瀾那顆火熱的心一樣,在那裏激動興奮地跳動。

  招商引資,就如同一潭死水注入了活水,瞬間讓整個市場經濟都活了起來,對各地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特別是粵省這邊的經濟特區。

  那些膽子大的老百姓也開始抓住機遇,下海經商,做起了小本生意。

  這開的工廠和商城多了,自然需要大量的保安人員和物流人員。

  宋瀾又開了一家保全公司,一家物流公司,開始大量招收退伍兵。

  宋瀾心裏一直在記掛著肖凱平,也擔心他過得不好,又讓人把她這裏招工的消息告訴給他,讓他過來麵試。

  但她卻不讓別人跟肖凱平說,是她讓他回來的。

  當年,肖凱平帶著老婆和兒子回到鄉下之後,一直就在鄉下種田。

  王月英在這樣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日子裏,也開始反省自己的行為。

  她無數次後悔,當初自己怎麽就像被豬油蒙了心眼,日子稍好一點,就開始在那裏作作作,最後把一家人的好日子都給作沒了。

  開始的時候,她還心存僥幸,希望宋瀾能夠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讓他們夫妻倆回去工作。

  可這一年又一年過去,她才知道,宋瀾是不可能再讓他們回去了。

  當宋瀾開了一個大工業園的消息,傳到肖凱平老家的時候,王月英就激動地跟肖凱平說:“阿平,我聽說宋瀾開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工業園,正在招工呢,我們也去麵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