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恩怨起源
作者:儒三      更新:2020-03-03 14:34      字數:2554
  “孤春秋那隻老狐狸的所作所為,又怎能讓你們猜透,不然白瞎了那張狐臉。”顧老頭的聲音從車廂內傳出。

  “你認識孤春秋?”李塵風反問道,範維生心裏亦是如此想法。

  “不識!”顧老頭道。

  “看你說的信誓旦旦,還以為你與他是多年想交的老朋友。”李塵風道。

  “我並不與他相識,可這般年齡的人,那個不知他的碩果事事,除去初出茅廬的無知小兒,那會有人不知他的故事。”顧老頭道。

  “到底做了如何響當能耐,才有這般達貴身份?”李塵風問道。

  “江湖人不談官場,官場也不論江湖,俗話都是聽個故事罷了。”

  顧老頭說完,邊沒了下文,不太願意講述其中蜿蜒曲折,折溝道道。

  李塵風無奈隻好看向身側的範維生,希望有所答複。

  範維生被看得發毛,挪了挪屁股,將座下衣擺,捋順撫平,重新下坐,清了清嗓子。

  “關於孤春秋的事情,其實也並不是如何隱秘之事,隻不過過得久了,年紀大了,知道的也越來越少了,不說江湖人不涉及朝堂,知情者少,本就朝堂為官之人,亦是見不到此人幾麵,不說身影飄忽居無定所,時隱時現也是正常。”範維生道。

  “那這狐目老頭到底如何成名?”李塵風道。

  成名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戰亂時期,孤春秋盛名就已蠢蠢欲動,聰明人在亂世自是如魚得水,加上本就聰慧智囊,自然更能混一口飯吃。

  正值年華的孤春秋被楚家老祖招攬,更是許諾他無比的權利,甚至比周身老將都要威風,當然對於如此高坐一頭,自然有人不服,而且還不在少數。

  恰好當時楚軍要攻客雍州,當時正年少的楚煉,正是攻城的將首之人,耗時五日不進分毫。且損失慘重,哪些守城將士,皆燒油為守,甚至城牆之上布滿巨石,不管搭梯亦或投門,都無可奈何。

  先皇大急,在此再耽誤些時日,不說其他諸侯早已吃下其他領土,他這損兵折將,還拿不下雍州,等其他諸侯反應過來,到時不僅沒吃下骨頭,反倒崩了一口牙。

  於是先皇傳下命來,誰若破了城門,拿下雍州,這塊領土日後就是誰的。

  話雖如此,可誰又敢出頭,不說是塊硬骨頭,難啃無比,最關鍵的則是從楚煉手中搶食,眾多武將皆知,楚煉是楚家老大,誰又敢砸了他的臉麵,損失日後一統天

  下,作為老大的楚煉,自是太子的第一人選,誰又肯砸了自己前程,換一身仇怨呢。

  可萬事滿料,本該沉默無比的帳篷,接下來的響聲,卻讓人有些難以理解。本就壓不住跟腳的孤春秋,竟主動站出身來,請求出戰。

  在其他人眼中,自是冷嘲熱諷,幸災樂禍,本就噓聲無比的新人,不想著如何平虛論實,反倒手腳伸長,想抓不屬於他的東西。

  楚煉自打這狐目男人來此,心底對此人心生厭煩,不說那莫名其妙的官威,甚至那對狐目,更是讓他討厭至極。本以為井水不犯河水,沒想到今個手都伸到自己手裏了。

  楚煉拿下此城,並不是要得到此城,做人誰還沒有點花花腸子,對於眼下蒸蒸日上的楚軍,日後統一天下,自也不再話下,這雍州上小小的一座城池,正是他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

  楚老祖,見孤春秋主動請戰,自然不會阻攔,可接下來的事情讓他有些為難。本就是軍師職位的孤春秋,哪裏有可用之人。隻好開口詢問座下眾人,誰願接兵給他,或者甘願聽命。

  本就想攀高枝的眾人,哪敢接兵或者聽令,不說破城與否,成敗都不好做人,得罪了楚煉,日後不好相見。

  本以為無人應答之時,還真是應了世事難料,本該閉嘴不言的楚家五兄弟,站出兩人,一個楚家老三楚泉,一個楚家老四楚燃,還未立皇室,這內家爭鬥來的略早一些。就連楚煉也是未曾想到,自家兄弟既也打的一副如意算盤,可人心如何,誰又能看透。

  眾將士看著攪起這場渾水的孤春秋,倒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去選,對於站出來的楚家兄弟,楚泉雖並無太大功勳,可也是有些大大小小的功勞,至於楚燃則亮眼太多,尤其座下鐵蹄,所到之處無不破關斬將,死在鐵蹄下的諸侯也算不少了。

  孤春秋看著氣勢皆然不同的兩兄弟,嘴角輕笑,並未急於選擇,反倒是開口問道,在下有道問題為難已久,想問將軍二人,還望給予答案。

  不止兩人一頭霧水,連在場將士也是一臉茫然,如此一句話的事,怎麽還變成解題了,楚煉亦是滿臉不屑,他倒想看看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顧春秋未理會周身閑言雜語,一對狐目波瀾不驚,口述道:“有一道故事,一年邁老道,修行數年隻求得道,那道觀水池中,有一數十年不敗的荷花,春夏秋冬亦是如此,此物正是飛升的法寶,終年浸泡在仙水池水才可不枯,直到他成仙之刻才可脫水而升,眼看升仙之日迫在眉睫,山中道寺廟卻燃起大

  火,火勢凶猛難以撲滅,隻能用池中仙水澆灌方可滅水,可日積月耗的池水本就無多,若是滅火荷花定會枯萎,升仙無望,若是讓兩位將軍選,答案如何?”

  眾人聽完心中答案也是各不相同,皆看向楚家兄弟二人,看其各自如何作答。

  楚燃並未做太多思量,出口作答:“若我是那老道,自是用那仙水救人,滅去那無窮火勢。”

  “不知楚泉將軍答案為何?”顧春秋問道。

  “我會置之不顧,得道成仙!”楚泉道。

  見兩人答案已出,孤春秋未繼續將故事講下去,如此已經夠了,便行在楚泉身側,對著楚老祖道:“楚帥,就讓楚泉將軍同我一道而去!”

  在場將士皆不明白,為何孤春秋放棄戰果碩碩的楚燃,反而選了功勳平平的楚泉,難道僅憑一個故事的答案,實在太草率了些。

  楚燃並未太過在意,攻城之戰對於他揮下騎兵來說,並不是太過簡單的事,本就坦誠而出,自然也無所求。

  孤春秋並未帶走楚泉大批人馬,隻身僅帶楚泉一人,相攜潛入城池。

  對於孤春秋的此番要求,楚泉並不知葫蘆中賣的何藥,既然站出身來,自然需聽命如此,包括潛入城中,更不能有所顧忌。

  城中二人,隻是漫無目的的閑逛,當然隻是對於楚泉來說,至於孤春秋真正的目的,他自不得而知。

  在行遍大半個城池後,本無交流的孤春秋,反倒出奇的開口問道:“將軍此番一行,眼中可看清什麽?”

  楚泉雖行進一路,自然不會白走一場,對於城內結構,士兵把手,皆記於腦海,對於顧春秋提問,自是將所記所刻,全盤托出。

  孤春秋搖頭,顯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楚泉亦是思維敏捷之人,又是將來路又細覽一番,除去布局兵士,城區布防,僅剩的隻有所見的貧苦百姓,飽受戰爭摧殘的無辜之人。

  楚泉亦將想法說出,這次孤春秋未再搖頭,點頭稱是。

  “我們此行目的就在於此!”孤春秋道。

  楚泉先是迷惑,隨後頓悟。

  “先生是想利用民心,裏應外合?”

  “百姓不需要戰爭,也不需要霸業,對於他們而言,想要的也不過是安穩太平,還有衣食無憂,對於眼下城內的搜刮,你說心中會有個怨氣,我們若是許諾食糧太平,你說結局如何!”孤春秋道。

  “倒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