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道門展望(二) 上章章節名錯了
作者:喪屍舞      更新:2020-09-23 21:51      字數:2152
  “讓讓,讓讓!”

  蒼老沙啞的聲音不斷在人群之中響起。

  擁擠的人潮裏,一個右手拄著拐的老人,左手牽著一個七八歲大的童子,左突右進,朝著密密麻麻的人群瘋狂地擠了過去。

  老人看著年邁,似乎腿腳也不夠利落,可偏偏牽拉著一個孩童,卻體現出了不同尋常的速度。再加之不少被其推擠的人,回身見著是這麽一個上了年紀的老漢,心中雖不痛快,但多半也未曾計較。

  就這般推推搡搡,老人劉睢牽拉著一個自家孫兒到了廣場的前排,一眼就看到了廣場高大的樓宇前,此刻正站著的幾個身影。

  黃色、紫色、紅色的各種華美道袍,比之昔日穿著各種官服的官員胥吏還要精致,往來穿梭行走著許多麵皮粉嫩的童子童女。

  在廣場居中的位置,則立著一個巨大的高台,幾道流光由遠及近閃過,瞬間高台之上多了幾個人影。

  其中一個身量高,偉風儀,麵如白玉,留著一尺長須的紅袍道人,負手而立,望著高台之下廣場上密密麻麻稚童和老少男女,嘴角輕抿,微微撫須,朝一旁的一個黃袍道人說道:

  “方師弟不愧是大真宗最通俗務之人,這滄瀾縣乃至整個滄南郡已成我大真宗於紅塵根基之地,宗門業已知悉你知才具,若等上報導致,定然能得嘉獎。”

  “師兄過譽了。”

  方秋子神色平和,臉上殊無半點欣喜之情,“此乃我道門威勢,我不過是順勢而為。”

  “哈哈哈……”

  那風儀極佳的紅袍道人大笑一聲,跟著又搖搖頭,“這等順勢,可不是誰都能做得到的,道門二百年少有履世,民間即便有些傳聞,可敬畏之心卻不比從前。且今次不比過往,昔年我道門隻是執棋之人,今次卻不一樣,我道門上下全數入世下場了。”

  這次方秋子沒有回答,目光望向高台下方聚集的人群,神色反而有些恍惚。

  自道子傳諭,道門九宗盡數入世之後,他大真宗一脈,便多以這滄南郡為道基之地。

  一則是滄南郡地理地處大江之南,貫通南北東西諸多州郡;二則是他當日奉命入世,在這滄瀾縣打下了一番根基。

  捉妖驅鬼,卻邪除魔,蕩平周遭匪患,使得道門在滄瀾縣和滄南郡聲勢漸起,但方秋子亦知,這才是贏得人心第一步,這第二步,需要將這百姓鄉民綁在道門之上。

  道子所圖如今對於各宗之人都不是什麽秘密,人間道國,天下從道,唯我道門。

  這等目標,道門上下早已達成一致,甚至包括方秋子在內,也覺得可行。

  與其每隔幾百年坐看人間王朝更替,百姓慘淡,又或者稍一不慎,養出了大周朝這麽一個怪物,反噬人道氣運,差點還誕生真龍,還不如道門直接出手,建立人間道國。

  大周二百年壓得天下諸多宗門喘不過氣來,如今釋家佛門早滅,儒門又早已被馴服,玉京一夜大抵真正的大儒多半已凋零消散

  那些昔日在大周威逼之下苟延殘喘的小宗派,如今即便再次出世,所能掀起的風浪也有限,道門再次出山,可以說天下再無其他可以抗衡的勢力。

  嗯,或許也不能說沒有。

  浮羅教可算其一,但浮羅教行事乖張、狠戾,操縱人心,以方秋子的眼光來看,原先的浮羅教能夠發展壯大,一方麵是浮羅教的三聖法力強橫,但真正的緣由還是這大周收攏了力量,道門原先隻是偶爾一些弟子行走,如今盡數入世,卻不是一個浮羅教所能抗衡的。

  而除了浮羅教之外,真正需要擔心的,應當是西麵蠻荒那些大妖天鬼之流。

  不過——

  方秋子想到這裏,腦海裏總是不自覺地就浮現起了一個年輕道人的模樣。

  不論是與對方一起的幾次除魔,還是最後玉京五分,群妖湮滅,其中的林林總總都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若我道門能有此等人物……”

  方秋子心中無聲長歎,對方雖是一身道人裝扮,所用之法術與道門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實實在在並非道門九宗之人。

  道門籌劃二百年,終於等到了大周覆滅,可人間道國這一宏圖展望,若是對方出手……

  “我道門入世……”

  就在方秋子心神飄忽間,那居中而站的紅袍道人忽而嚷聲朝著下方的人群說道,“將救天下蒼生於水火,使萬民不受邪魔、鬼祟、妖物、兵災、疾病、饑餓等諸多劫難。”

  紅袍道人的聲音洪亮而清晰,聽到諸多普通百姓耳中,仿佛有莫名的鼓動人心的力量,一眾百姓幾乎個個翹首傾聽。

  “道子有諭!”

  紅袍道人神色微微肅然了幾分,仿佛在傳達其他的人話,繼續說道,“凡百姓有冤屈者,有受害者,有爭執者,有理難辨清者,皆可來道院擊鼓求斷。我道院必公平以待,凡害人傷人者,不論人神妖魔鬼,我道院上窮碧落下黃泉,定盡數擒於院前,以鎮不法。其中具體條例,此後會有**道人傳於各處。”

  轟——

  這話一出,下方廣場上的人群立刻騷動了起來。

  雖然許多人都知曉如今的滄瀾縣就是道院做主,連原先的縣衙所在都被拆除建了高樓,可真的第一次聽到這般明白無誤的說法,還是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站在一旁的方秋子似早已料到這樣的反應,大周二百年,不論如今為何,但人的慣性思維,終究還是會引得一些人懷念。

  不過,麵對這種情況,道門的解決方式也簡單,那便是——

  高台上,紅袍道人抬手一揮,驀然間一道七彩光芒在廣場上方閃耀,其光華之奪目,更甚天上的紅日。

  哄鬧的人群立時為其光彩所奪,立時安靜了下來。

  紅袍道人站在高台之上,環視下方,聲若洪鍾,再次說道:“我道門今大開方便之門,自今年起,每一年將在滄瀾縣收十名天資卓越的稚嫩,修法修道,入我道門,行我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