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趙韓投降
作者:明涼柿子      更新:2020-05-06 14:09      字數:3290
  南方初春的清晨,就隻有一絲淡淡的涼意,隨著旭日東升,最後的一絲涼意也被驅散,曬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修整了七日的十萬大軍,第一次聽到聚將鼓響,每個人都迅速穿衣洗漱,而另一處營寨的數萬楚國降軍,開始膽戰心驚,不知道迎來的會是什麽。

  “咚”

  “咚”

  “咚”

  三通聚將鼓響起,點將台下諸將分列左右,十萬大軍整齊劃一,組成方隊。

  “參見大將軍。”十萬大軍山呼參見,單膝跪地,李奕滿意的點點頭。

  “好,都起來吧。”

  “謝大將軍。”

  李奕微微頜首,示意安靜。“今楚王孫昊逃去蜀國,楚國已滅,我軍修養七日,今日本將決意揮軍北上,直進趙國天京。”

  “大將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威武。”

  “吼吼吼”

  三萬餘楚兵在隔壁營寨嚇得臉色煞白,混怕李奕下令殺了他們。

  “好,趙國四戰之地,地少民稀,最精銳的部隊不過九萬天威軍,今有五萬大刀重甲,一萬重步兵,三萬騎兵已然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左山魁。”

  左山魁聞聲出列,大踏步走到點將台前。“末將在。”

  李奕點點頭,拿出一道軍令拋給左山魁。“命你率本部即刻北上,合圍天威軍。”

  左山魁接令,單膝跪地。“末將領命。”

  李奕轉頭看向劉宇飛,公孫遼。“劉宇飛你帶本部,攜兩萬楚國降兵,自西而東,查抄蘭京以北諸多州郡府庫,奸猾世家大族,金銀錢糧,軍械,運往瀛洲,調令秦靜思入住蘭京,將一應府庫全部收沒,逃亡公卿家族搬空,尤其內庫,他帶親兵親自封存。公孫遼你帶領本部及剩餘降兵查抄蘭京以南,同樣運往瀛洲。調任錢行嚴鎮守瀛洲。”

  二人領命出列,高聲道,“末將遵命。”

  李奕又看向張靈。似笑非笑道,“張靈,你與本將軍前往會會蠻王。”

  趙國、淮州。

  趙國九萬天威軍麵對大敵,臨陣換帥,上柱國路自遊為統帥,王叔孔子高為參軍,路自遊少有勇力,力托城門,蠻橫無禮節,後被太師曾三省懾服,學禮節,讀兵書,君子六藝盡皆精通,數次擊退蜀兵,累步升為上柱國,衛將軍。

  孔子高本是趙國王族子弟,少有才學,但是體弱多病,自己憤然入行伍,鍛煉自身,多謀略,善長奇兵。

  “將軍,喬瑾屯兵淮邊,宋雙碧兵進通州,高升四處劫掠,我們已經應對不暇,聽聞楚國孫昊出逃,隻怕李家即將揮軍北上,到時如何是好。”孔子高滿麵愁容,誰也想不到楚國如此的不濟事,接連失誤,斷送了合圍李奕的大好機會。

  路自遊搖搖頭,長歎一聲。“哎,十餘萬大軍被三萬人馬打得丟盔棄甲,孫昊那個蠢貨,自己無能也就罷了,竟然逼得喬瑾投降,程集傷亡過半,最精銳大軍就這樣斷送,真是不怕對手,隻怕盟友啊。”

  孔子高也是苦笑,可是又能如何,楚國已經潰敗,不過月餘時間。“韓國與

  五羌連年征戰,疲憊不堪,隻怕已有投降之心,孤木難支啊。”

  路自遊取出一封書信交給孔子高。“王叔,你看,天京秘報,已有人明裏主降,暗裏私通高升了。”

  孔子高一驚,連忙接過秘報,粗略一看,臉色陰沉,大半文官主降,武將也有半數主降,連大柱國武成侯南宮輝都主張投降。“怎麽會這樣,我等在前拚死搏殺,他們卻在商議如何投降?”

  路自遊點點頭,“正是如此啊,有幾名大臣已經舉家前往陳州,要北上神都投降去了。”

  孔子高恨聲道,“該死。怎麽這樣沒有骨氣。”

  二人說話間,有行軍主簿來報,“報,將軍,糧草到了。”

  路自遊瞥了一眼校尉,有些不耐。“糧草到了去查收就完了,這也要稟告我麽?”

  行軍主簿抬頭看向孔子高,有些猶豫,不敢說話。

  孔子高瞪了一眼行軍主簿,“快說,吞吞吐吐成什麽樣子?”

  行軍主簿低眉順眼的小聲稟告。“是是是,將軍,參軍,糧草少了一半,運來的一半大多都有些腐朽發黴。”

  路自遊騰的站了起來,三步兩步走到行軍主簿麵前,一把拉住行軍主簿衣領,怒吼道。“你說什麽?”

  “糧、糧草隻到了一半,還、、還大多都已經發、發黴。”行軍主簿很是懼怕路自遊,此時說話都有些不清楚。

  孔子高頹然坐下,自嘲一笑,“真是可笑啊,哈哈哈。”

  路自遊輕輕鬆開行軍主簿,緩緩後退兩步。

  “嘭”“嘩啦”

  路自遊一腳將幾案踢翻,幾案之上雜物散漫一地。“何人壓糧。”

  行軍主簿低著頭,偷偷看著二人,小心說道。“丞相左曹掾向錫。”

  路自遊與孔子高對視一眼。“你下去吧。”行軍主簿如遇大赦,連忙逃了出去。路自遊癱軟的坐下,搖頭歎息。

  “顏貽驥想要幹什麽?他到底想幹什麽?”

  孔子高冷哼一聲。“哼哼,還能是什麽?逼你我投降而已,到時候他轉身投入魏國,仍不失封侯拜相,你我呢,留下千世罵名。”

  路自遊怔怔的看著孔子高,不知道該說什麽。孔子高看了一眼路自遊,無奈苦笑。“將軍,我雖是王叔之尊,可是不過偏將之位,大王若要舉國投降,我不是最好的犧牲品麽?”

  路自遊拔劍在手,一劍斬下幾案一角。“絕不能讓這起子小人稱心如意。”

  孔子高一驚,“你是要?”

  路自遊目光微凝,“李奕出身微寒,手下除了軍方子弟便是寒門出身的將佐,摸爬滾打到如今,任人唯才,你我不如投身李奕麾下。”

  孔子高一脈雖然敗落,可是孔家先祖位列白雲十三聖之一,如今十三聖後代就隻剩下自己文聖一脈。不由得心中抵觸投降李奕。“這。”

  路自遊知道孔子高所想,孔子高雖然十幾年的軍旅生涯,但是骨子裏還是文人,文武相輕,自然看不上行伍起家的李奕。“參軍,李奕風頭正盛,封王鎮守一方已是必然,憑他

  手中之兵,魏帝也要側目。”

  路自遊仔細觀察孔子高的表情變化,“參軍,此時他手中沒有文官,你若到了他帳下,少說也是一方封疆大吏啊,若是投身魏朝,你我豈能爭得過那些耆老?”

  孔子高眼神一定。“好,就以將軍之意來辦,不過,想讓你我肩負罵名,那可不行。”

  “來人,帶向錫來。”

  “敲響聚將鼓。”

  “咚咚咚”

  一陣慌亂,九萬天威軍聚在帥帳之前,向錫被綁縛在地。路自遊拔劍在手。

  “刺啦”

  路自遊一劍劃開軍糧袋子,裏麵糧米散落一地,霎時間臭不可聞。站在前列的將校鼻子一緊,但是沒有將令不敢動身。

  “兄弟們,你們自己看看,這就是丞相送來的糧草。想來負責檢驗的兄弟已經看過了。”

  全軍看著地上散發著黴臭味的糧米一片嘩然。

  孔子高拔出配劍,又劃開一袋,指著地上罵道,“這是我們的軍糧?豬都不吃,可是就是這樣腐朽之米,也隻給我們一半。”

  中軍偏將端木宇,在軍中已有二十年,威望極高,大踏步向前,接連劃開幾袋軍糧,怒火中燒,走到向錫麵前,一把扯過向錫。一雙虎目死死的盯著他,“你說,這是怎麽回事?”

  “這這,這不關小人的事啊,丞相親自安排的啊。”向錫快要被嚇尿了,自己也好像是上當了。

  “哼。”端木宇一把丟開向錫,冷哼一聲。轉身拜倒在地。“將軍,參軍,朝廷,到底想要幹什麽?我九萬袍澤在此奮戰,難道要被奸佞累死麽?”

  路自遊快步將端木宇扶起來,拿出一封秘報,高舉過頭,大聲道。“朝廷將要投降,但是不願擔負罵名,便來迫使我與參軍叛國,諸位將士請看。”

  端木宇起身接過,粗略一看,悲聲道。“我尚有九萬天威軍在此,何故言降啊。”

  “哼,還有什麽,就是他們怕了。”

  “就是,就是,他們這些大人物投降還是大人物,卻要我們送死。”

  “我們不能這樣束手待斃。”

  眾多軍士聽得端木宇所言,開始議論紛紛,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見。

  路自遊登高振臂高呼,“兄弟們,先秦軍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今王已經棄你我於不顧,王已不王,你我亦當棄之。”

  “棄之,棄之,棄之。”

  路自遊與孔子高對視一眼,一劍斬殺向錫。遞上降表送去高升軍營。與此同時,因為五羌進犯,韓國投降,韓王公孫伯入神都,大將軍曹樊、張鎮津,徐亞夫興兵入韓。

  魏國先後滅齊、文、燕、楚、韓以及準備歸降的趙國,魏改元泰始,魏帝曹必安稱泰始帝,曹烈為太子。以荀子房、程平、楚國顧安、韓國閆行四人分任國相,韓王公孫伯仍舊封為韓王,鎮守四關,曹樊為安國公鎮守連山,李奕為寒王,鎮守燕國河套,河套諸多州郡為涼州。……

  詔令飛馬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