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領路黨
作者:明涼柿子      更新:2020-05-06 14:09      字數:3325
  李奕運行先天五氣訣一個大周天,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後天靈氣為根基,吸納煉化一縷先天紫氣,自從有了氣運加持,紫氣比以往要多三分,李奕修為進境開始加快,此時隻是用一把普通鐵劍,練起來搏命七絕劍,招招淩厲,搏命七絕劍禦守於攻,因而稱為搏命。

  “搏命七絕劍加以鍛造或許能夠成為靈決,當初創出這部劍法的前輩也算精彩驚豔了。”

  “無畏無敬”搏命七絕劍起手招式,大有一往無前的意思,接下來一招“出其不意”意在攻人無備,“靈貓戲蛇”‘同歸九泉’“斷尾求生”“南牆不回”,當李奕使到最後一招“天地大同”之時,一劍刺在一塊巨石之上,雖然沒有靈氣加持,但是憑借七招蓄力,也是劍至石裂。

  搏命七絕劍粗中有細,運轉起來環環相扣,單純以劍招來說足可比擬真階靈決,隻是沒有靈氣運轉,威力有限。

  “哈哈,恭喜將軍,劍法得以圓滿。”明心手持羽扇,一襲白衣,大有羽扇綸巾的意思,來的正是明心、高升等四人,加上明教八位長老,十二人中,明心眼力最高,一年來,明心已經到了凝氣二重,隻是明心修煉的功法似乎有些漏洞,此時此時因為剛突破看起來還有些靈氣浮動。

  “區區劍法,自然不入軍師之眼。”李奕丟下斷劍,這最後一招,隻以後天巔峰的實力施展,卻已經可以穿金碎石,搏命七絕劍七式連環,可以看為結印,最後一招疊加七道勁力,已經不下於先天巔峰強者全力一擊的威力,若是李奕以先天境實力施展,應該可以觸摸到開光的邊緣,隻是還到不了開光,凡真之別,便在於此,不入修真一道,再強也比擬不了修士的戰力。

  高升暗自思量,麵前這位年輕的將軍,當真神鬼莫測,越是熟悉,越是感覺如此,好像永遠看不見他的底線“將軍這一劍,我們幾人恐怕沒人能接的下啊。”。

  李奕見眾人不說話,便引四人進大帳商量,拿起濕毛巾簡單的擦擦臉道:“好了,走,進帳,有事商量。”。

  明心率先開口道:“將軍可是為了從哪裏進攻燕國之事?”。

  “正是,如今夏侯速、於青州、張不敗三位將軍三萬水軍由海路進發,轉戰千裏,牽製涼、雪二州,雖然僅僅三萬人馬,可是燕國已經疲於應付,正是我軍進攻的時機,至於所謂的十八路反王多者萬人,少者千餘,都是烏合之眾不成氣候,一戰可定,唯有靈州張家軍是個勁敵。”李奕自然不把十八路反王放在心上,此時除了夏侯速三萬水軍,曹樊、張鎮津、徐亞夫、樂敢等大將已經開始與趙、楚交戰,無力他顧,隻有自己迅速擊敗燕國,才能穩定半壁江山,有望一統。

  明心對於李奕所講很是認可,點點頭道:“張家坐鎮靈州幾十年,根深蒂固,八千重騎兵都是張家幾十年來攢下的子弟兵,確實難以對付。”

  “我軍雖有一萬輕騎,若是與重騎兵周旋足夠,想要擊敗則太難,將軍可有什麽計較?”高升曾是坐鎮一方的大將,在場的隻有李奕能夠壓他一頭,其他人雖是李奕嫡係,終究不如高升底蘊深厚。

  “我的意思是,由一名大將率三千精銳

  輕騎牽製張家軍,我在前率七千輕騎迅速擊敗風北大軍,而後馬步騎兵直逼風京。”李奕輕輕地看了一眼高升,之所以商量,便是想要定下牽製張家軍之人。

  高升起身請令,高升知道自己還未融入李家軍,這次李奕名為商議,實則讓自己表態而不是強行安排,讓自己融入。眼下便是機會,率先請令道:“將軍,張家老將張顏有勇有謀,隻是已然垂垂老矣,此時恐怕幾經上不得馬,拉不開弓,單以張家其餘之人的本事,交給末將三千輕騎,末將便有把握將至困在靈州不能來支援風京。”

  左山魁見高升請令,隨之恍然大悟,便大笑一聲,也起身請令,一則幫高升統領騎兵,這些家夥是李奕嫡係中的嫡係,高升一位降將隻怕不能得心應手,二則想替李奕盯著高升。“好,哈哈,老高,有膽識,我老左願意做你副將,一起去會會威震九國的張家重騎。”

  “嗯,有高將軍為主,左將軍為副,當可足可應付靈州八千重騎兵。”明心輕搖羽扇,此時已然深秋,天氣微寒,但是自從李奕說了一次羽扇綸巾,這羽扇明心就欲罷不能了。

  “好,那就有勞二位將軍了。”李奕微笑著看著二人,二人連說不敢。

  “各自約束部隊,準備渡河。”李奕一聲令下,諸人開始忙碌。

  “咚咚咚、咚咚咚”

  三通聚將鼓響,校場之上四萬餘人整整齊齊的排成十一個方陣,李奕身後隻有許癡及三百親衛。

  “眾將士,皇崗不幸、帝道失統,今魏王雄才大略,有一統八荒之誌,凡我軍士,勠力同心,奮勇向前,扶我朝綱。”李奕高聲喝道。

  “起號。”許癡一聲大吼。

  “嗚……”

  “史沔,以你為一路副先鋒,率本部先過逍遙渡,接應大軍過河,與史渙匯合後,命史渙傳檄十八路反王,降者重用,不降者殺。”李奕令出冷素,傳令兵接過令箭交給史沔。

  “得令。”史沔高舉令箭而去。

  “高升,命你為二路先鋒,左山魁為副先鋒,三千輕騎,直擊靈州。”傳令兵再接令箭,交給高升。

  “遵令。”

  “明心、張吳中總督糧草,劉宇飛率五千人馬駐守石城,其餘眾將隨我兵發風北。”

  “謹遵將令。”四萬餘人齊聲呐喊,響聲震天。

  “出發。”

  “咚咚咚”

  “嗚……”

  全軍整齊前進,報馬飛快傳李奕三條軍令於沿途百姓,傷人者斬、搶奪者斬、壞財者斬。各部將約束兵士不得侵犯民眾,全軍肅然前進。

  “大將軍,前麵即是逍遙渡,此處河寬水緩,今秋無雨,可淌水過河。”史沔派探馬來報。

  “好。”李奕點點頭,馬鞭一指,高升跟隨史沔大軍之後,率先過河,過河之後,列開陣勢,等待李奕大軍。

  “高升乃是良將,絕不在張、徐之下,可惜齊國不能用,這等人才用以受於後方孤城,齊國當滅。”李奕不由得感歎,高升徐徐渡河,渡過之後不立營寨,而是接應過河,小心駛得

  萬年船。

  “將軍所言甚是。”明心點點頭。

  “有高升牽製靈州張家軍,我可以放心了,走,過河。”李奕老懷欣慰,縱馬過河。

  “嗵嗵嗵。”

  人馬在河水之中趟過,馬糞順流而下,石城之東,反王公孫遼見河水變化,不由得駭然,思慮如何應對,自己不過五千人馬,對付李奕,無異於以卵擊石。

  “將軍,大軍均已過河,可入石城修整,史渙、史沔、史汲、史泗四將恭候將軍。”高升來報。

  “走,去見見這位反王。”李奕笑道。

  “將軍請。”

  逍遙渡臨時營寨。

  “史渙等參見征北將軍。”史渙為首,後麵史沔等三人,此時四人跪伏在地不敢直視李奕。

  “史將軍、快快請起”李奕連忙扶起史渙,史沔三人隨著起身。

  “幸有史將軍棄暗就明,否則本將怎會如此順利渡河呢。”李奕客氣道。

  “豈敢勞將軍一個謝字,我等造反之初不過鄉人衣食不全,不得已而為之,今有將軍天軍到來,自可保我鄉人。”史渙有些痛心疾首的對李奕哭訴,好像自己被逼造反,此時順應天命。

  “史將軍,都過去了,我魏王雄才大略,待得一統九國,自然可以領百姓安居樂業。”李奕知道史渙之言三分真、七分假,不過為了前途掙紮,無可厚非。

  “這次就有勞將軍傳檄各路反王了。”

  李奕嗬嗬笑道。

  “義不容辭。”史渙連忙表態。

  “報,將軍,一名使者求見,說是公孫遼部。”

  “哦?史將軍可知這公孫遼。”李奕轉頭問史渙道。

  史渙臉上有些難看,這公孫遼是自己的死對頭,手下兵馬雖沒有自己多,也沒有城池可以依靠,但是卻是五千騎兵,戰力在十八路反王中可進入前三,史渙卻也不敢胡說,隻得實實在在的說道,“公孫遼實力不弱,為人精明。”

  “好,請。”

  不多時,一名文士打扮的使者進帳,“大將軍,小人公孫遼將軍手下主簿,特來向將軍請降,五千騎兵原為前部。”使者恭恭敬敬的拜服在地。

  “,公孫將軍識時務,有遠見,本將歡迎之至,可令公孫將軍至石城,本將軍明日便去石城駐紮修整。”李奕自然不會放任五千騎兵跑掉。

  “是,小人,這就去稟告我家將軍。”使者拜了三拜,退步出帳。

  “好,諸位,修整一日,明日清晨出發。”

  “是。”

  眾人各歸營寨。

  “大哥,這公孫遼一來,咱們恐怕……”史泗見大哥愁眉不展,便知道史渙在想什麽。

  “老四,我看李將軍定不會厚此薄彼,畢竟咱們有功在前。”史沔搖搖頭,覺得多慮了。

  “哎,但願如此吧,大勢如此,徒之奈何。”史渙長歎一聲,早就知道會這樣,隻是沒想到公孫遼自己跑來,打亂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