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狼煙乍起
作者:明涼柿子      更新:2020-05-06 14:09      字數:3226
  自大秦三十七年,秦始帝突然駕崩,元王劉曦據神都登基,奉王劉辯於文京起兵,二王戰於魯州善言城,七國遺老成機起兵,齊、楚、燕、韓、魏、趙、蜀紛紛開始複國之戰,史稱元奉之亂,九方勢力彼此攻伐,混戰三年,元王敗亡,而此時七國已定,奉王僅僅控製藏、文、魯、宋、歸五州不敢稱帝,隻稱文王。八國勢成,彼此恢複國力數十年,五羌、蠻族、百越乘機襲略,民不聊生。

  大秦曆103年,安定了六十六年的白雲九國,終於迎來了一場大戰,文、齊陳兵數十萬戰於陳宋二州,魏王曹必安乘齊、秦交戰在宋州之際,遣大將夏侯速暗渡澤水,八千輕兵奔襲雷州,三日而下,借雷州之地屯兵馬運糧草,集結吳越大軍六萬,連渡徐水、齊水攻下齊州、瀘州、徐州,魯州刺史投降,魏國虎踞東南。

  李奕以先渡澤水之功封屯將,以一屯之兵下澤陰封曲都,掌兵四百為先鋒夜襲風州重鎮上陽失利。

  “韓將軍,末將隻帶回這七位兄弟。”李奕一身衣甲破破爛爛,但是卻仗劍而立,任由大雨澆在身上。

  “李奕,我四百先鋒何在?”韓睢麵色鐵青,此番魏王盡起吳越之兵,夏侯速手下三位副將各領一軍,桂長安全軍軍略魯州,駐守離石與文軍對峙,畢昇率軍襲擾梁、陳,李鍾兵進風州,李鍾率領鄭壽、張彤二校尉自東攻風中、南充,韓睢、趙睿、平軻三校尉攻上陽,防備陳州援兵。

  韓睢寒門子弟,九死一生以軍功封校尉,素來與趙、平二位故國遺老後代不和,此番兵敗,難免受人奚落,因此很是惱火,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幹將,竟然全軍覆沒。

  “將軍,我與四百兄弟偷入上陽,破開城門,可是負責接應的四部卻無影無蹤,四百兄弟浴血奮戰寡不敵眾。”李奕聲嘶力竭,看不清臉上是淚水還是雨水,微微顫抖的身軀,也不知是冷是悲。自己率領四百兄弟奇襲上陽城門已經得手,可是本來該來接應自己的四部全部未到,自己甚至爆發了凡俗武者最高境界真武境的實力,但是對方數千人,十數倍與自己,層層疊疊,四百人就隻有這七位實力不俗的兄弟在自己的保護下,突圍而出。

  “哼。”韓睢冷哼一聲,也不知道是生誰的氣。

  “將軍,再給我四百人,半月必破陽城。”李奕長身而立,氣勢如虹,韓睢身旁一名二十餘歲歲的文士,眉頭微皺。

  “笑話。”韓睢瞥了一眼李奕,自己雖然看重李奕,但是兵敗而歸不殺他就已經是看在他如自己一般搏殺上位的麵子上,還想要一曲兵,天真的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十日、十日破陽城。”李奕咬牙昂首,直視韓睢,身後傷痕累累的七人動容。

  “你……”韓睢想要說什麽卻被打斷。

  “韓將軍,明心願助李奕都尉一臂之力。”卻是明心出口打斷韓睢,明心緩緩起身。

  “明大人,你怎麽?”韓睢被明心打斷說話心中雖然惱怒,可是卻也不敢當真發作,明心在夏侯速將軍那也是數

  得上的。

  “嗯,韓將軍,這事你就不用管了,從此在下手中一千五百道兵給你調遣,李奕,希望你別讓我失望。”明心沒有回應韓睢,他從李奕的身上看到了一股久違的銳氣,絕對不同於這些行伍裏的大老粗,似乎可以給自己一些意想不到,原本寂寥的心,似乎重新燃燒起來,當然,他也不確定,隻能將手裏全部道兵交於李奕豪賭一場。

  “定不負君。”李奕鄭重抱拳一禮。身後七人同樣抱拳一禮。

  清晨,道兵營

  “兄弟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我等軍人自是刀口舔血,此番兵進上陽,定然有很多人會死,你們怕不怕?”李奕並沒有換去浴血戰衣,但是此時氣勢磅礴,看著這一千五百人,是魏國最精銳的部隊之一,每一個士兵都是精銳。

  意料之中的安靜,落葉可聞。

  “你們看,我這身戰衣,看我身後的這七位浴血戰將,不是鐵血漢子,必然是怕了。”李奕解開破破爛爛的戰衣,七零八落,滿是血汙。

  “是個爺們就吭個聲,明心的道兵,難道是娘們麽?”李奕手下七位心腹之一,鐵塔般的左山魁大聲嘶吼。

  “左山魁,我看他們是怕了。”劉宇飛收刀入鞘。語氣輕蔑。

  “胡說,明大人手下沒有孬種。”

  “就是,我等不怕死。”

  “腦袋掉了碗大的疤,誰怕誰啊。”

  “李都尉,你說吧,怎麽幹,我們聽您的。”

  “好,我就知道明大人交給我的怎麽會是孬種,你們是魏國最精銳的道兵營。”李奕單手攥拳舉起,聲音淩霄,遠遠地傳出去。明心遠遠地望著,表情淡漠。

  “好……好……”一千五百人,氣勢淩霄。

  “好,左山魁、劉宇飛。”李奕背後李字戰旗高高揚起,借著火光隨風而舞。

  “在。”左山魁二人出列。

  “上陽突襲之機已逝,但如今秋雨連綿,河水必然暴漲,你二人率軍三百旌旗招展,前往陽河分支,決堤引水,水淹上陽,記住要擺出千人的陣勢。”

  “得令。”二人領命,率一部道兵旌旗招展,做千人假象,浩浩蕩蕩奔著陽河而去。

  “費儀、費戈,你二人潛入上陽,散布水淹城關的消息,隨時準備接應大軍入城。”二人領命而去。

  “孫芬,韓服,周記你們三人領百人藏身上陽城西門,多旌旗、多布機關。”三人領命而去,尋找幽閉之處。

  “明風、明月,你們是明大人的心腹之人,跟隨我之左右。”李奕有一千五百人在手,已是勝券在握,那條搏命之計已然放棄,新的計謀才能減少傷亡。條條命令安排下去,有條不紊。

  上陽城

  “報,大人,一路軍馬直奔陽河而去。”探子急匆匆跑到上陽太守府,稟告給太守年嶽西。

  “何處兵馬?有多少人?”年嶽西嚇了一跳,城尉李勤連忙詢問。

  “大約有千人。”

  “二位將軍,如何應對?”聽到有千人奔著陽河而去,年嶽西手都有些抖。

  “城中尚有大軍四千餘,若是堅守,便有萬人也無所懼,雖如今秋雨連綿,河水暴漲,但若想水淹上陽,無疑癡人說夢。”李勤對於上陽很是熟悉,對於水淹上陽,是絕對不信的。

  “李將軍所言極是,我料想城外必有伏兵,若是出城,可就上當了。”副城尉孫幹也開言到。

  “嗯,如此,我們不加理會?”年嶽西此時鎮定下來。

  “報,太守,西門發現敵軍藏匿,約有千人。”探子又來稟告。

  “哼哼,果不出二位將軍所料,即刻封閉城門,不準進出。”

  三日後,夜,陽城西。

  “明風、明月,我率領百人即刻偷襲陽城,你二人見城中混亂,明風率百人多擂鼓呐喊,佯攻南門,明月強攻西門,我會斬落門栓,你乘機殺入,成敗在此一舉。”李奕安排好輕語、輕言,與百人具穿夜行衣甲,遮住口鼻,輕步疾行。

  李奕率領百人以飛勾雲梯,借著夜色登上城樓,悄無聲息的除掉西門百餘守軍,打開城門,待得城中驚醒,李奕已然帶兵殺到刺史府,放起火來,明風、明月也已突破城中守衛,與李奕匯合,風州刺史死於亂刀之下,一千一百道兵,死傷不過三十七人。

  李奕留輕言、輕言五百餘人看守城中投降士兵親族,封閉四門,自己帶領五百道兵,四千陽城守軍直奔上陽。

  “本將軍奉刺史大人命令,前來駐守上陽,快開城門。”一名華貴衣甲的將軍安坐馬上,一旁的小兵扯著嗓子對著上陽城喊話,小兵一口地道的風州話,隻是有些顫音,他後麵便是李奕裝扮的士兵,還有五百道兵。

  “太守大人,城下來了一路軍馬,約有五千,是刺史大人的旗號。”李勤不敢定奪,飛報年嶽西。

  “可有印信,誰帶兵?”年嶽西聽聞有大軍前來,大喜過望。

  “大將魏峰。”李勤是認得魏峰的,不過魏峰卻不一定記得李勤。

  “速開城門,前往迎接。”年嶽西、李勤快步來到城門,一聲令下,城門大開。

  “啊,哈哈,魏將軍親自前來,上陽無憂啊。”年嶽西抱拳拱手,笑嗬嗬的向著魏峰走過來,後麵跟著李勤、孫幹。

  魏峰麵色鐵青,雙手後背,嘴裏不知道含著什麽,鼓鼓的不能說話。

  “兄弟們,建功立業就在今朝。”李奕一馬當先,手起一劍,魏峰身首異處。年嶽西大驚失色,就要往回跑,可是李奕早已趕到,一劍穿胸而過,李勤、孫幹因為迎接魏峰,沒有騎馬,也被李奕趕上,一劍一個梟首。

  五百道兵呼嘯而至,城中守軍見太守、將軍全部身死敵手,頓時混亂,各部將約束不及,隻有小規模抵抗,又有費儀、費戈兄弟乘機裏應外合,四千守軍請降。

  李奕飛馬報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