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發財的計劃
作者:萬物並作      更新:2021-03-05 23:50      字數:5133
  看著這個道士說瞎話,正心實在是無語,他很想告訴對方,在下便是路正行,便是你說的那個路王爺。

  但路正先不能這麽說,因為他還要放長線釣大魚,他覺得這道士行事古怪,背後一定還有更多的貓膩。

  董月軒則是越聽越生氣,因為這個道士咒自己生了鬼胎,她眼中已經燃燒出了怒火,道士則是很不理解自己在編排王爺,眼前這個小販的老婆怎麽會如此阪憤怒,難道說她們和王爺沾親帶故?

  董月軒用手拉了拉路正行,意思讓路正行替自己出氣,路正行捏了捏她的手,意思是說再等等,但董月軒顯然是咽不下這口氣,她不想再等。

  江湖兒女的脾氣哪人受得了這樣的窩囊氣?

  路正行隻好把嘴湊在董月軒的耳朵邊說道:“別看他今天鬧得歡,早晚要跟他拉清單,我會跟他算賬,你別生氣,到時候一定讓你出了這口惡氣。”

  口沫橫飛的 道士看著這個小飯兩口子在一塊滴滴咕咕,有些不明白之前他忽悠人的時候,對方通常都會極感興趣,而眼前這兩個人似乎有些太不上道。

  道士決定見好就收,他擔心自己是什麽話說錯了,便把難免精致的銅鏡拍在路正行手裏,然後對路正行皇後其詞的說道:“我把這驅魔的寶物給了你,隻要你心誠則一定會靈驗的,隻要你心有感恩之心,方法得當也就會靈驗,否則對你們是大大的不利,這其中的要害我就不說了,你們自然天命了,既然你們不太耐煩也不想聽,我還有事就先走了。”說罷他轉身就走。

  走可是走,不過這道士走得並不快,他在等。

  等什麽呢?

  通常他使出這一招欲擒故縱的把戲和話術後,走上兩步後麵的人就會忙不迭地叫他,他才會勉為其難地回頭向對方講明這銅鏡的使用秘訣,然後對方一定會表示感恩,給他些銀子,然後到時他就會表示這銀子不是給自己的,是給上仙保佑對方用的,這麽一說,這銀子不是自己收的,是神仙收的,前麵的話也就說圓滿了。

  可路正行和董月軒兩個人沒有這覺悟,因為他們早已認出這倒是是在胡說八道,走便走吧,哪個會喊你?

  道士走走停停,倆人在後麵看著他偷樂,道七覺得今天的把戲肯定穿幫了,但究竟出了什麽問題,他卻想不明白,咬了咬牙便忍痛放棄了這個騙錢的機會。

  騙錢這種手段要願打願挨,對方不上當,不往套裏鑽,騙子也無計可施。

  道士明白如果這個時候再轉回頭去糾纏對方,此前說的這些話就全部自相矛盾了,對方自然更不會信任自己,所以騙人也是需要成本的。

  騙子並不是很有錢,他還指望著今天騙完錢晚上好好的快活一番,畢竟東鎮的那個月春樓他好久沒有去了。

  可現實就是這麽不隨人意,所以他隻好一邊走一邊心疼得滴血。

  這麵鏡子花了他2錢銀子,他還畫足了功夫,按照師傅教的方法刻上了相關的圖文。

  早前他認真路正行富富有錢,打算騙他們個3、5兩,這才能算回本,可哪想到這兩個人是鐵公雞一毛不拔,這讓他覺得很失敗很痛心。

  路正行則是隨手把鏡子就扔到了路邊的水溝裏,連看也沒看。

  董月軒還在生氣,因為這個死道士,這麽惡劣的編排自己,說自己生了個鬼胎,這太不吉利了,如一定要好好的收拾收拾這個道士。

  路正行看著董月軒氣憤的樣子,覺得有點兒可樂,他告訴她道士就是蒙人,騙錢而已,和算命的沒有什麽本質區別,隻要給了錢叫他們怎麽說就怎麽說。

  並且路正行告訴董悅軒,他剛才仔細觀察過,這個人這絕對是個假道士,因為道士的衣領處,他還看出了一絲和尚僧服的衣領邊緣,看來這個家夥除了扮道士以外,裝和尚上恐怕也是他的副業之一。

  路正行看得確是很準,道七走到前麵的樹林裏,越想越想不通,他這一路來騙了很多人,怎麽能在這兩個人生活上失手呢?

  所以他決定還是在哪兒跌倒在哪兒爬起來,屠龍未果再磨頭

  所以這貨在樹林裏更換了衣服,換上了和尚的打扮。

  他先是脫下了道士的官帽,把假發摘了下來,露出了光光的腦袋,上麵有幾個排列整齊的香疤印記。

  不僅如此,這位仁兄還把臉上的胡子也摘了,全身換上了和尚的衣服,把道士的服裝藏在了樹洞裏。

  然後他繞了一個大圈,從另一個方向又繞回了山神廟的門口,這樣一來就有些奇怪,因為和尚通常都是不會來山神廟的,原因很簡單,和尚並不相信什麽山神。

  這一次他又裝模作樣地來到了路正行和董月軒的麵前,左手拿著一串佛珠,口中念念有詞,念著佛號,一副虔誠的樣子。

  可惜自以為裝扮巧妙的這個假和尚,他壓根沒想到,自他剛一出現,路正行就認出了他,路正行在董月軒耳邊竊竊私語道:“看我說的怎麽樣,這小子現在又開始裝和尚了,我跟你打賭,他還得再找咱們來!”

  董月軒不敢相信那個騙子剛在這裏騙了沒成功,竟然再敢騙他們,他就不會再騙個別人了,難道騙子真的有這麽傻?

  可事實證明路正行說的沒錯,剛才假扮道士的這貨又晃晃悠悠的來到了路正行和董月軒的麵前,隻不過此時他操著一口濃鬱的北方口音。

  他見到兩人裝作急匆匆的問道:“你們剛才可曾見過一個招搖撞騙的道士?”

  路正行輕輕按住董月軒自己答話道:“道士沒有見著,我們隻見過一個和尚跑了,跟您長得挺像的。”

  聽到路正行的話言語中帶刺兒,這位騙子仁兄老臉上一哆嗦,險些就要掛不住,轉身便跑蛋,但他看著了董月軒一臉執著的望著自己,一臉執著地望著自己,他以為董玉軒還是可以騙的。

  他哪裏知道,董月軒此刻也認出了他,董月軒這麽看著她,是因為董宇軒想不通,一個人怎麽能這麽無恥!

  於是他岔開話,對董月軒裝模作樣地說道:“看你這婦人貴氣滿麵,隻不過有一絲陰雲籠罩,怕是中了什麽邪?是不是剛才那個道士騙你們了?”

  董月軒毫不客氣地對這個騙子說道:“那個道士不是什麽好東西,但凡在我們眼前想騙人的人都沒有什麽好東西,都不得好死,你說是不是?你不會也是個騙子吧?!”

  和尚聽了這話身上一哆嗦,這話是不是在罵自己呢?

  但董月軒似乎隻是在罵那個道士,罵了也就罵了和尚安慰自己,他罵的是那個道士,那聲道士的服裝現在被他放到樹洞裏了,隻剩一身衣服了,而他是和尚,所以他一再告誡自己不要生氣。

  騙子是靠騙為生的,如果動了怒生了氣,那就不是騙子,那就變成攔路搶劫了,這位仁兄覺得自己的武力值並不怎麽高,而且在這種熱鬧的場合他也不好意思殺人搶劫。

  被董月軒罵的這麽殘忍,他的臉上還是紅一道白一道一臉難堪,路正行見狀樂了。

  他對這個騙子說:“那個道士絕對不是個什麽好東西,估計肯定是個斷子絕孫的壞蛋,你這和尚看起來就沒有那麽壞,不過你和尚是不能結婚,恐怕也沒有後代吧!”

  這話更缺德,罵人都不帶髒字,而且讓人無法辯駁。

  和尚已經打算走了,隻不過他轉過身,卻發現路正行拉著他的衣袖,他不知道這是要幹嘛。

  他轉過身來卻見路正行一臉神秘的對他說道:“大師父我突然想起來了,剛才的確有個大道士經過,還給了我們一麵銅鏡,想騙我們的錢,不過他沒得逞,他送的那麵銅鏡太晦氣,我們把它已經扔到汙水溝裏去了,你要不要去找找看?”

  一邊說路正行,一邊指著那臭水溝,這片子往水溝裏看去,卻壓根兒看不到銅鏡,原因很簡單,路正行給他指示的是另一個方向。

  他的確想下去把他撈起來,因為這可是他心血的結晶,但總得找個借口吧,於是他口中前言不搭後語的解釋,這鏡子是妖邪之物,自己要拿去銷毀。

  董月軒在一旁看著覺得好笑,路正行明明是扔到了東邊,卻告訴這騙子扔在西邊,這騙子豈不會累死?

  用這種方法捉弄騙子,董月軒覺得是件有趣的事情,於是她也幫著路正行表示,鏡子的確正扔在那個地方了。

  有時候假話說上兩遍就是騙子也會信,這一次騙子真的信了。

  畢竟天底下利益攸關,投其所好的事情,誰又能不信呢?

  和尚挽起袖子,脫了鞋子下到臭水溝裏找鏡子。

  路正行和董月軒兩人坐在凳子上遠遠的遙控指揮,他們覺得這件事情實在是很有趣。

  騙子找啊找,找哪裏能找得著鏡子,隻不過路正行和董月軒卻很開心。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便到了到下午,進山神廟的人逐漸少了。

  那個騙子沒找著徑自坐在臭水溝邊擦拭著髒兮兮的手一臉晦氣。

  路正行則是拉著董月軒進到廟裏和那執事士一同去吃飯,臨走的時候還讓人把牛車也趕到了山神廟裏。

  遠遠的,董月軒還看到那個騙子坐在臭水溝邊,一臉痛苦的表情。

  路正行則指著那個騙子佯裝不知地問執事:“那個人坐在臭水溝變也不知道是在幹什麽,難不成有神經病?”

  執事遠遠地瞄了一眼的那個人道:“你別理他,這是三鎮五鄉有名的混子,隻不過他的騙術太差,近些年恐怕連鍋都揭不開了,有小半年沒見過他了,也不知道他跑到哪裏去了,今天卻又這麽跑了回來真是奇怪。”

  聽人這麽說路正行和董月軒相視一笑,原來那人果是個名正言順的騙子。

  執事收了答了路正行的好處,還幫著路正行操心生意上的事情,畢竟路正行賣給他的香燭質量是最上乘的,而且價錢又非常的公道,他很開心,因為山神廟裏這些香燭的質量越好,前來燒香的人交的香火錢也就越多。

  路正行問起了這林州周圍的事情,主要是問一些神鬼的事情,路正行表示自己聽說了很多關於朝廷裏鬧鬼的事情,執事則是按住路正行手,東張西望,過了半天覺得安全了才小聲阪對路正行說道:“現在朝廷有人正在查這件事情,這些事情還是不議論的為好。”

  路正行隻好放下這個話題不提,兩人又討論了起來今後生意上的事情,路正行想知道這山神廟裏到底還能需要些什麽東西。

  麵對著美酒親潤,執事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他告訴路正形這山神廟有點太小了,香客多的時候人都擠不進來所以他很想把這廟一些隻是缺乏銀兩。

  不管想做什麽是投其所好,那可是必須得路正行也是老江湖了,自然明白這一點。

  他便表示自己家有個親戚,手裏有銀子,看能不能雙方一塊兒把這事兒幹成。

  隻是告訴路正行,隻要在500兩銀子就可以再蓋出一座大殿來,這樣每年的收入能翻一倍。

  執事向路正行表示,隻要路政行能夠籌來700兩銀子,他直接給路正行50輛回購,將來有了好處大家還可以平分。

  路正行也裝作見財眼開,連忙告訴對方,不如大家合作,路正行可以到官府找人把這廟再擴大些,今後兩個人平分著廟裏的紅利如何?

  官府對於山神廟那都是有管製的,他們不希望這些廟建得太大,不然人們聚集的太多害怕出事,所謂聚眾則生亂就是這個道理。

  執事聽說路正行有這樣的門道自然很高興,便和路正行極其認真的地算計了起來,他告訴路正行隻要妙能見大成原來的4倍,那他們每年的銀錢可以達到兩三千兩。

  所以就算路正行跟他37開,他覺得也行,畢竟路正行出錢有。又能疏通關係,路正行表示要37,倆人談了半天幹脆35和65。

  如此一來,現在兩個人已經成了生命夥伴關係,路正行表示明天就把銀子弄來。

  銀子其實就在路正行身上,之所以不願意當時拿出,畢竟這是件重大的事情,要讓對方相信才好。

  路正行回到客棧把這件事告訴了董月軒,董月先聽得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路正形投資一座山神廟幹嘛,但當聽說一年就能弄出兩三千兩銀子的時候董玉軒嚇了一跳,她以為這山神廟賺不了幾個錢,卻沒想到利潤如此豐厚。

  路正行用通訊器連夜和董卿取得聯係,跟他聊了聊自己要投資神神廟的事情,而且他告訴呂清自己還找了個合作夥伴,呂青聽的是目瞪口呆。

  結果呂清過了一會兒,突然開始大笑起來,路政型不明,所以,呂清這才得意地嘲笑路政行道,原來你這個錄的財神爺的錢都是這麽轉來的,你的心也太黑了。

  朱正廷也不在意他跟呂青說,如果他把全國的彩神廟統一壟斷做成品牌經營,估計一年能給朝廷交不少銀子,如此一說,李青澤是心裏有些癢癢。

  顯然呂青也想做這筆生意,隻不過官府開山神廟,這聽起來總是有一些降低水準的意思。

  路正行讓呂青給自己在官府裏行個方便,呂青則不以為然。

  他告訴陸正興,路正行現在已經是王爺,王爺本身就可以和官府的人溝通,隻要拿出王爺的腰牌和印信,誰敢不聽呢?

  呂看告陸正行,最好別說自己是王爺,隻要說自己是王爺的管家,就可以因為王爺的名頭太嚇人,隻安把王爺的腰牌拿出去,估計縣令立刻就嚇尿了。

  所以路正行當天晚上找了個人,拿著自己的腰牌去見縣令,縣令見到王爺的腰牌,頓時開了一張空投批準文書,也就是說山神廟的麵積路正行,想填多大就填多大。

  看到文書路正行樂了直接在空處填上了60畝,他覺得60畝這個數字很吉利,所以就這麽寫了。

  第2天早上路正行帶著董月軒在鎮上吃了飯,溜溜噠噠地又來到了山神廟三十廟裏的小廝看到他們倆來就像見了財神爺,連忙就把隻是叫了出來。

  在廟裏的一個房間中,路正行先是拿出了一張大白量的銀票,隻是看得臉都樂開了花,接著路正行又拿出了那張官方文書。

  官方文書有兩份,一份是放在建屆現場用的,另一份是給申請人的。

  路正形把另一份揣了起來,隻把施工的那一份遞給了執事。

  隻是看到文書上的字樣神情大變,態度變得謙恭了許多 連忙白路正行抱拳施禮。

  他竟然直接稱呼路正行為大官人,因為能批下這樣的文書的人,跟官府的勾搭一定很深,這人明白論這方麵的實力自己不如對方,所以他要小心伺候著,同時他把昨天說好了35開直接改成了28開分帳,他哪裏敢占官家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