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五章 憶往
作者:閑聽落花      更新:2020-05-05 06:35      字數:2197
  ..,最快更新錦桐最新章節!

  李桐聽的又是驚訝又是想笑,也不知道是因為手裏的熱茶,還是因為寧遠的話,有一種十分溫暖的感覺。

  她對寧皇後的印象,兩輩子加一起,也就是寧皇後三個字,沒想到她還打過仗。

  “後來阿爹和阿娘給大姐挑婆家,挑了好幾年,多數是阿娘看不中,阿娘看中了,阿爹又覺得不好,偶爾阿爹阿娘都看中了,大姐又沒看上,我記得有一回,阿爹阿娘都看中了,大姐覺得也行,我沒看中,那是春天,我把他誘到個野蜂窩下麵,一箭把蜂窩射下來,蜂窩砸在他頭上,把他蟄的差點活不了,後來就算了。”

  寧遠聲音一路走低,“後來說大姐要嫁給皇上,我那時候小,不懂事,大家都跟我說是好……”

  寧遠的話突然哽住,微微仰頭看著亭子外,好半天才接著道:“我看到大姐哭,大姐說她哭是因為要出嫁了,嫁得遠,舍不得我,舍不得家……”

  寧遠的話再次哽住,低頭轉著手裏已經空了的杯子,李桐站起來,從寧遠手裏拿過杯子,重新添了茶粉,沏了茶推到他麵前。

  “後來,我一直很後悔,當年我要是不把那個野蜂窩砸到小周頭上,大姐就不會遠嫁京城了。”

  “沒有野蜂窩,也許就會有別的什麽事。”

  “大哥也這麽說。”寧遠端起茶,“可我還是很後悔,越來越後悔。”

  “你到京城,去看你姐姐沒有?”李桐將話題從後悔上拉開,命和運,都是無數的巧合,她曾經後悔的恨不能將自己千刀萬剮,又能怎麽樣呢?

  “沒有,現在,沒什麽好看的。”寧遠這一句聲音極其低落。

  李桐不知道說什麽好,從前她三十多歲就虔誠修佛,後半生更是投入在佛法中,她疑惑最多,想的最多的,就是輪回和天命,有幾年,她深信自己前世必定虧欠了薑煥璋和薑家諸人,這一生她是來還債的。

  至於天命,她問過青空大和尚,什麽叫天道?什麽又是天命,青空大和尚說他也不知道,凡人怎麽可能參得透天道和天命呢?但是他說,人的命並不是沒有貴賤,皇帝更替關係天下,和螻蟻一般的平民的命,輕重必定是不同的。

  螻蟻一般的平民,想要改命都幾乎不可能,皇帝,隻能更難吧。

  可是她這一世,跟從前已經完全不同了……

  “想什麽呢?”寧遠看著怔怔出神的李桐問道。

  “想佛法。”李桐將杯子裏涼了的殘茶倒進茶海裏,重新給自己沏茶。

  “佛法?天命?”寧遠接道:“都說命,我不怎麽信,都說命該如此,可命到底該怎麽樣,誰知道?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就說是還前世的債,麥杆搭橋救活螞蟻,就能從絕戶命到生兒子,這不是笑話兒麽?”

  李桐看著他,沉默不語,他說的這些,她從前想了幾十年,也沒想明白,現在,還是不明白。

  “不說這些了,這麽好的月色。”寧遠突兀的轉了話題,李桐轉頭看著亭子外,“哪兒來的月色?”

  天空一片黑沉,不光沒有月,連星星都看不到。

  “月在心裏。”寧遠探出半個身子,看了看,縮回來,指著自己胸口笑道:“就跟修佛一樣,心裏想想就有了。”

  李桐笑起來,看來他心情好些了,這是取笑她剛才那句想佛法麽。

  “我啟蒙的那位先生,是南邊人,兩浙一帶,說的一口南方官話,總是抱怨北邊太冷,抱怨北邊的丫頭粗,長相粗說話粗什麽都粗,說南邊的女兒家才叫女兒家,一個個都是水靈靈的嫩蔥兒一樣。”

  李桐歪頭聽著寧遠的話,心裏提著一絲警惕等他最後那句反轉。

  “他喜歡所謂天然無雕飾的景兒,閑了就總往鄉下山裏逛著看景,每次出去回到府裏,說到景就歎氣,說北地的女兒家不好,看見男人不害羞一個個眼神直愣愣的看,先生長的挺好看,那時候還很年青。”

  寧遠中間解釋了一句,李桐想笑又抿住嘴。

  “說他們兩浙的女兒家看到男人,都是以袖掩麵,未語無臉紅,那才叫嬌花兒一樣的女兒家。”寧遠說著,舉起袖子半遮麵,脖子扭了兩扭,李桐笑出了聲。

  “他總是抱怨,後來,阿娘就買了幾個南邊的丫頭給他使喚,那幾個丫頭還真是,你跟她說話,還沒說話呢,就從臉紅到脖子了,跟她說話吧,她嚶嚶嘰嘰,我那時候就覺得,南方的女兒家哪是什麽嬌花兒,明明就是一灘泥,粘粘乎乎拿不起用不了。”

  “是跟你說話這樣吧?跟別人說話必定不是這樣。”李桐笑的茶都潑出來了。

  “你想說我長的好看是吧?”寧遠倒是明白極了,李桐一邊笑一邊點頭,她就是這個意思。

  “可是你就沒象她們那樣。”寧遠上身往李桐傾過來,“你看,咱們倆,孤男寡女,深更半夜,我這麽好看,你也這麽好看,就咱們倆,你也沒羞成一塊紅布。”

  李桐瞪著寧遠,簡直不知道說什麽才好,這叫什麽話?

  寧遠往後仰回去,拍著桌子笑。

  “既然沒什麽事,你該回去了。”李桐站起來,寧遠也跟著站起來,慢吞吞晃到亭子台階前,看著李桐進了月洞門,慢慢下了台階,轉身走了。

  …………

  墨七修河工的差使之後,就進了吏部,領了份正經差使,墨相和墨二爺十分欣慰,墨七卻被拘的苦不堪言,每天早上能多晚就多晚,中午必定要回府吃飯。

  午後,墨七從府裏出來,沿著最熱鬧的馬行街,晃晃悠悠一路看著熱鬧,不情不願、能多慢就多慢的往吏部去。

  在一家綢緞莊門口,墨七被人群阻住了。

  綢緞莊門口,楊舅爺被幾個夥計圍在中間,整個人抖成一團,哭的鼻涕都出來了。

  “去看看!”墨七跳下馬,小廝推開圍觀的人群,護著墨七擠進綢緞莊。

  “怎麽回事?”墨七擠進去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