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哪個學院最優秀
作者:山舞      更新:2020-03-03 11:52      字數:2282
  司馬懿自然還有後續的計劃。

  隻是因為現在已經吸引到趙徽的注意。

  司馬懿隻能暫時把後續計劃擱置。

  “回太守大人,司馬懿也隻是想到這些,後麵也是不知該怎麽辦了。”司馬懿道。

  雖然有自己的計劃,但是司馬懿卻不會直接說出來。

  連陳烈也隻是知道目前為止的計劃。

  對於陳宏這樣,在官場上經曆了數十年的老狐狸,不到最後時候,司馬懿不會將自己的計劃告訴對方

  看著司馬懿的眼眸,陳宏這隻老狐狸,也不能斷定司馬懿說的是不是謊話。

  他完全無法從司馬懿的眼神,看出司馬懿的內心。

  以陳宏在官場上經曆數十年,曆練出來的這一雙眼睛。

  像陳烈司馬懿這樣的十幾歲的少年,心中怎麽想的,很難逃過他這一雙法眼。

  陳烈怎麽想的,陳宏基本都能猜出來。

  就是他手下的郡丞都尉,心中的一些念頭,陳宏也能看出來。

  但是司馬懿這裏,他是真的一點都看不透。

  甚至連司馬懿說的話,是真是假,他都無法段定。

  “這件事情,還有多少人知道?”陳宏道。

  雖然陳烈說了,隻有他和司馬懿兩人。

  但是陳宏心中認為,應該還有其他人。

  他雖然是太守府,可是對於幽州數百裏內的山賊,並不是很了解。

  這幾年,他剿滅了很多山賊。

  但是山賊的行蹤,都是從薊城州牧府中傳到他手中的。

  而不是陳宏自己查探到。

  在幽州,隻有趙徽的情報網最強。

  陳宏雖然也有一些人在範陽郡內打聽消息,但是不管是人數,還是那些人的能力,都比不上趙徽。

  連他對於數百裏內,有多少山賊都不確定,更不要說陳烈了。

  陳烈知道的,他必定都知道。

  而司馬懿雖然是一個妖孽般的少年,但是在幽州孤身一人,又能知道多少?

  陳宏認定,在司馬懿背後,肯定還有其他人。

  隻是司馬懿沒有告訴陳烈。

  司馬懿道:“還有鄭家大公子鄭培。”

  司馬懿兩年前來到幽州的時候,就和鄭培認識了。

  兩人都在幽州學府裏學習。

  這所趙徽當初為世家子弟成立的貴族學府,如今在大漢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

  畢竟院長是當今大儒盧植。

  對於世家子弟,有無數的人想要拜在盧植門下。

  即使來到幽州學府,不等於會被盧植收為弟子,但是說不定他們表現好一點,就被盧植看中了。

  幽州學府中的學生,已經不僅隻是幽州的世家子弟了。

  而是來自大漢的全國各地。

  甚至還有幾個人是來自交州。

  當然學府的學費,也是從之前的三萬錢漲到了現在的五萬錢。

  這是一筆普通百姓,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

  但是對於世家來說,特別是司馬懿這種豪門出生的,五萬前也隻是毛毛雨。

  那些世家之前買官的時候,可都是以百萬為單位。

  三公級別的,更是以千萬為單位。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隻是付出幾萬錢,就有可能成為盧植的學生,他們不會有一點猶豫。

  不過司馬懿來這裏,並不是衝著盧植而來的。

  他不需要大儒來教導他,他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識。

  兩年前,司馬懿看到了一份幽州民報。

  讓他知道了幽州學府教授的知識。

  當天他就收拾好行李,帶著護衛出發了。

  他渴望那些他沒有接觸過的知識。

  即使當時他的父親,他的大哥,全家人沒有一個讚同。

  司馬懿也是毅然決然,不顧一切阻撓。

  他需要那些知識。

  事實證明了,他兩年前的選擇沒有錯。

  如果這兩年,他一直待在河內,他絕對不會有現在的進步。

  在河內,能學的他基本都已經學了。

  差的隻是曆練,隻是沉澱。

  而來幽州,他學到了更多,特別是看待事物的觀念上。

  司馬懿改變了很多。

  在同齡人中,他非常聰慧,可以說是妖孽。

  在河內的時候,司馬懿即使在成熟,在沉穩,他也是一個少年,在自認已經將所有知識全學了之後,他心中多少有些自滿、自得,看不上其他少年。

  在河內,司馬懿根本沒有幾個朋友。

  其他同齡少年,司馬懿很難和他們有共同語言,雙方不在一個層次。

  就算有交集,司馬懿也隻是禮節上的交流。

  在他的心底,是看不上那些人的。

  但是來到幽州,進入幽州學府之後,司馬懿才知道,當初的他,實在是坐井觀天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知識,是他所不知道的。

  他知道的也就是前人已經書寫下來的。

  前人不知道的,他也還是不知道。

  兩年前,他看到幽州民報,決心來幽州的時候,心中不無想要打幽州學府的臉。

  他想親自確定一下。

  但是來到幽州的兩年,他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

  但是他心中的疑問沒有減少,反而越開越來多。

  似乎永遠都解不完。

  就是學院中的那些老師,很多都回答不了他的問題。

  兩年時間,他知道了很多事情。

  幽州學府雖然是貴族學院,在這裏學習的全都是豪門世家的子弟。

  雖然也有一些商賈子弟,但是他們在這沒有地位,隻是那些世家子弟的跟班。

  司馬懿了解到,這所幽州學府,隻是有幽州明麵上最好的學院。

  它的名氣最大,學費最貴,名師最多,還有德高望重的大儒盧植。

  但是這裏教授的知識,並不是最全的,也不是最深奧的。

  在薊城城外,還有一座薊城學院,那裏收的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子弟。

  那裏的老師沒有一個是名揚四海的博士。

  但是那裏的學生,一個個都不比幽州學府的差,反而很多人比幽州學府的那些世家子弟過更優秀。

  除了這個薊城學院外,司馬懿還聽聞,在幽州某個地方,還有一所軍校。

  那裏的學生,都是幽州這幾年戰死士兵的孩子,或者是立下大功的將士的後輩。

  據說那裏的學生,才是幽州最優秀的少年。

  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對趙徽也是越來越好奇。